人物:釋心興

相關(guān)人物:共 2 位
共 2 首
古縣之白鶴山。即錦溪黃公藏修之地也。壁立千仞。下有長川滾滾。至山之下而演漾泓渟。深可行舟。金沙白礫。清瑩紺寒。即所謂羊江也。且鶴山之名。偶合于前賢講道之地。故黃公之守玆土也。遂乃誅茅拓地。構(gòu)數(shù)間屋子。而往復(fù)師門。退溪李先生手書白鶴書堂四大字。又詩以勉之。自此師教益勵。士心興起。門成鄒魯?;⑤驾?。龍蛇之難。入于煨燼。萬歷年間。一鄉(xiāng)士林。慨然興嘆。有兩先生俎豆之論。而舊址則山高路險。不可為永久之計。移卜于今撤享之地。到今遺跡永閟。士無依歸。環(huán)一境有識之士。尤不禁高山景仰之思。暮春之月。約同志若爾人。浴羊江登鶴山。終日嘯詠。如干詩篇。皆不忘前人之意也。乃蒙賢宰寄以序文。并惠四韻。豈直為當(dāng)日游士之。于前人尤有光焉。玆呈拙構(gòu)。敢冀斤教。
山自峨峨水自明,百年陳跡去無聲。
風(fēng)光不減當(dāng)時趣,羹慕深深此日觥。
消息金丹叢桂老,繽紛玉佩馥芬清。
玆游豈是偷閒者,俛仰中間不勝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