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謝舉

相關(guān)人物:共 4 位
共 8 首
南史曰:孝綽。繪之子。年十四。父黨沈約、任昉、范云等聞其名。命駕造焉。昉尤相賞愛。梁天監(jiān)初。孝綽起家著作左郎。為歸沐詩贈任昉。昉報曰:
閱水既成瀾,藏舟遂移壑。
彼美洛陽子,投我懷秋作。
久敬類誠言,吹噓似嘲謔。
兼稱夏云盡,復(fù)陳秋樹索。
詎慰耋嗟人,徒深老夫托。
直史兼褒貶,轄司專疾惡。
九折多美疹,匪報庶良藥。
子其崇鋒穎,春耕勵秋獲(○南史劉勔傳附孝綽傳引作、托、惡、藥、獲五韻。又《類聚》三十一、文苑英華二百四十引壑、作、謔、索、托五韻。又梁書謝舉傳作秘書監(jiān)任昉出為新安郡別詩。引托一韻?!对娂o(jì)》七十八。)。
靈茅挺三脊,神芝曜九明。
菊花偏可憙,碧葉媚金英。
重九惟嘉節(jié),抱一應(yīng)元貞。
泛酌宜長主,聊薦野人誠。
⑴ ○《類聚》八十一?!对娂o(jì)》八十六。
包山信神仙,主者上真職。
及棲鐘梵侶,又是清涼域。
乃知煙霞地,絕俗無不得。
巖開一徑分,柏?fù)砩畹詈凇?div class="6111616" id='poem_sentence_3_34450_comment'>
僧閑若圖畫,像古非雕刻。
??褪┟髦?,湘蕤料(平聲)凈食。
有魚皆玉尾,有烏盡金臆。
手?jǐn)y鞞鐸祛(唐言楊枝,祛一作供),若在中印國。
千峰殘雨過,萬籟清且極。
此時空寂心,可以遺智識。
知君戰(zhàn)未勝,尚倚功名力。
卻下聽經(jīng)徒(生公有聽經(jīng)石),孤帆有行色。
六朝門 謝舉 唐末 · 周曇
七言絕句
叛奴逃數(shù)豈堪留,忠節(jié)曾無肯到頭。
朱異早能同遠(yuǎn)見,青衫寧假帝登樓。
愛爾不曾流輩視,溫溫眉宇獨(dú)全天。
新開白屋能傳業(yè),舊種蒼松可記年。
隴畝草寒收菽粟,軒窗日晚弄云煙。
誰知華表歸來鶴,溯向秋風(fēng)倍愴然。
文靖金先生九世有賢孫焉。才離經(jīng)名已動人。余自先世。忝有通家好。艷之稔矣。顧余早歲嬰玄晏之病。未及與之相識。乃其心未始以一日而他也。今年春赴試海陽。(光州。)訪玉川趙丈。(惝。)席間偶睹一秀才。眉宇翩翩有秀氣。徐以叩之。即余平日所愿言而不得者。今一朝而得之逆旅之中。斯會也。豈偶肰比哉。遂從而年之則十有八矣。詰其有亦富矣。余乃愕眙。以為以君之年有君之才。若學(xué)不廉之戲。君其辭矣哉。雖肰是邂逅也。非吾輩誼也。曷若相就訪之。以敘殷勤之為愈也。曰諾。后二三日。余著忙不及踐言。而秀才乃先之。余謝不敏。旋又益究其所未究。蓋朝焉而俄已夕矣。秀才將歸。余復(fù)以負(fù)荊自盟。而又無以躬造焉。自是以后。雖未嘗不幸夫一覿。而慚愧之心。離曠之懷。日永而月積。不料秀才今又枉臨于寂寞之濱。相守數(shù)旬。雖逐日所課。未免于科學(xué)。而觀其志氣卓肰。以余較之。有不可以尋丈計者。此在乍眄。固可目擊而心挹。矧茲游從既熟。肝膽相澈。余雖骯臟疏鹵百無知識。安得不為君而屈也。又況千里之蹄。不欲受轅下纏縛。往往慷慨語以宇宙內(nèi)事為。莫非己分。凡諸隱顯鴻纖。方無往而不沛肰也。余于是又安得不為之益屈也。蓋余少也迂。世上事為無一可欲??捎呶┙袢怂岫活櫿?。而秀才獨(dú)以余可教。眷眷之意或溢辭表。噫。人生天地。知己鮮矣。間有之而死生參商。情輒倍并。吾與秀才何幸而并一世同一國。又復(fù)以聯(lián)一榻。若是之奇且巧也。居亡幾余且遠(yuǎn)適。而秀才又告別矣。是其別矣。義不可喑無言相勉。遂摻裾而言曰。向之一榻之幸。今則不幸而契闊矣。吾家有別藏在仙云浦上。后逍遙前楞枷。水石花卉。甲于吾境。昔吾曾王考醉隱府君當(dāng)明陵乙卯群陰蔑貞之際。謝舉投老。實在茲地。叔祖龜巖府君又從而繼述之。兩祖遺澤。不于今淺淺。吾與君趁明春團(tuán)會。俯仰藏脩于山光湖色之中。君曰何如。君于此興復(fù)不淺。仍曰諾。余重為之告曰。士逢斯世??频谥?。既不能辭。則是亦末如之何也。但惟念君子事業(yè)。不特在此。將與秀才遍游域內(nèi)。歷訪諸老先生。庶幾有以慕效其萬一而師法之。不終為孤陋之歸。君曰何如。君起而曰我思古人。實獲我心。其斯之謂矣。吾與子曷不勉旃。余亦曰唯唯。遂書之紙以為贐。系以詩焉。
百年交誼寸心明,叵耐今朝送遠(yuǎn)行。
歸對菊花應(yīng)憶我,海村新月若為情。
老饕聞?wù)f官烹好,甚欲煩君作孟嘗。
且置汲江炊玉軟,洗葷偏愛野蔬香(曾聞楓皋公言楊根官烹之美。君又盛稱飯品甲于國中故云。)。
人生幾知己,山海隔茫茫。
詩得秋之氣(君曾有詠秋詩九章),墨生王者香。
各天同皓首,何日共清觴。
舊雨凋零甚,臨風(fēng)感慨長(來書言楊蓮卿,陳少室。皆已游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