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久久国产亚洲精品观看2025_亚洲欧美中日韩中文字幕在线_日韩一区在线视频_国产在线高清不卡免费视频

人物:李魁

相關人物:共 6 位
共 6 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40 【介紹】: 明貴州永寧衛(wèi)人。萬歷三十五年進士。崇禎元年,累官右僉都御史、巡撫福建。招撫鄭芝龍。擢總督兩廣軍務兼廣東巡撫,用鄭芝龍平廣東海盜劉香等。十年,以兵部尚書兼右副都御史,總理南畿、河南、山西、陜西、湖廣、四川軍務。自知兵力不足以制農民軍,乃以撫助剿。次年,受張獻忠、羅汝才等降。十二年,張、羅再起,文燦因此被逮處死。
維基
熊文燦(1575年—1640年),字大濛(一說大蒙),號心聞,貴州永寧衛(wèi)(今四川敘永)軍籍四川瀘州人。
官至兵部尚書,總理南畿、河南、山西、陜西、湖廣、四川軍務。
因圍剿張獻忠不力,被崇禎帝下獄處死。
貴州永寧衛(wèi)學生,萬歷三十四年中貴州鄉(xiāng)試第二名舉人,三十五年(1607年)登丁未科會試第一百八名,廷試三甲七十四名進士。
戶部觀政,授黃州府推官,遷禮部主事,升郎中。
出封琉球還,擢山東左參政,歷官山西按察使,山東右布政使。
丁憂歸里,從此徙家蘄水。
崇禎元年(1628年),熊文燦就職福建巡撫,鄭芝龍由廈門攻銅山,文燦招降芝龍,任命為海防游擊。
因討海賊李魁奇、劉香有功,為楊嗣昌所薦。
文燦提出“五難四不可”,竭盡推托,崇禎仍委以大任。
崇禎十年(1637年)四月,熊文燦任兵部尚書兼右副都御史,代王家禎總理南畿、河南、山西、陜西、湖廣、四川軍務。
后楊嗣昌建言「四正六隅、十面張網」之策,增兵餉大半,圍剿農民軍,“隨賊所向,專任剿殺”。
初期此舉頗見成效。
文燦督主軍務后,明軍連打勝仗,農民起義陷入低潮,張獻忠、羅汝才亦在其中。
崇禎十一年(1638年)五月,張獻忠詐降于熊文燦。
張獻忠投降后,名義上是歸順明朝,實際是向熊文燦催索餉銀,屯兵數(shù)萬于谷城,伺機而動。
崇禎十二年(1639年)五月初九日,張獻忠重新反叛,一路勢如破竹,占領谷城縣城,知縣阮之鈿服毒自盡。
五月二十三日,獻忠抵房縣,同羅汝才、白貴、黑云祥等部會合,遂占領房縣,郝景春被處死。
文燦令左良玉、羅岱率兵進剿,張獻忠、羅汝才在播箕寨兩山之間設下埋伏,良玉中計大敗,士卒死者一萬多人。
熊文燦因此被崇禎帝定為“私通”罪,入詔獄。
崇禎十三年(1640年)十月,棄市。
后崇禎遺兵部尚書楊嗣昌督軍進剿。

人物簡介

全粵詩·卷五六九
王猷(一五八二 — 一六三一),字胤方,號壯其。
東莞人。
王希文族孫。
明神宗萬歷四十四年(一六一六)進士,授行人,升戶部主事,視稅崇文門。
時魏忠賢專權,猷力求外補,因出任泉州知府。
值海盜鄭芝龍擁兵進逼府城,內外空虛,人無守志。
猷督兵嚴守,屢挫其銳,芝龍知不可犯,退兵求撫。
后芝龍舊部李魁奇等復叛,猷授芝龍方略,命討之。
又捐俸筑炮臺以扼其險。
會官兵失利,叛軍舟師直抵內港,猷親身督戰(zhàn),發(fā)巨炮擊沉其舟,敵潰逃。
又先后擒獲海盜首領,浙閩粵海患乃平。
升興泉道副使,卒于任。
追贈太仆寺卿。
有《壯其遺集》。
明張二果、曾起莘修崇禎《東莞縣志》卷五、清郭文炳修康熙二十八年刻本《東莞縣志》卷一二、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二八三有傳。
王猷詩,向無刻本,僅族內流傳鈔本。
今以張淦祥、楊寶霖主編《莞水叢書》第二種影印民國初其后人王潤家鈔本《壯其遺集》為底本(已為海內孤本)整理,并所輯佚詩,合為一卷。
維基
王猷(1582年—1631年),字胤方,號壯其,廣東東莞人。同進士出身。萬歷四十四年(1616年),登丙辰科進士。天啟七年,調任泉州府知府,擢興泉道副使。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585—1644 【介紹】: 明浙江馀姚人,字爾韜,人稱四明先生。
萬歷四十一年進士,官工部營繕主事,進員外郎,魏忠賢興三殿工,諸曹郎奔走其門,邦曜獨不往。
遷漳州知府,誘擒海上武裝首領劉香,擊滅李魁奇。
歷四川按察使、福建左布政使,并有聲。
崇禎十六年進左副都御史,李自成破都城后,服毒自殺。
福王時謚忠介。

人物簡介

維基
張茂頤(16世紀—1631年),字元貞,號紫坡,江西臨江府新喻縣人。
張茂頤是張一作之孫,知縣張啟宗之子,萬歷二十八年(1600年)舉應天鄉(xiāng)試,同年父親亦在江西中舉。
天啟二年(1622年),張茂頤登進士,工部觀政,天啟四年(1624年)授工部屯田司主事,監(jiān)督易州山廠,看到當?shù)厣虡I(yè)蕭條,就提出改變炭價舒緩民困。
三年后朝廷缺員,然而魏忠賢黨羽厭其不附,結果僅轉任虞衡司員外郎。
天啟七年(1627年),主丁卯科廣東鄉(xiāng)試,于儀式演說中也不諂媚魏珰。
崇禎元年(1628年),張茂頤自工部郎中外任廣東高廉道參議,在當?shù)囟Y士愛民,多次集結文人校對文集,刻有《高涼人文集》;其時???span id="ci6gp5p" class='peopleLink highlighted2' onclick='ShowAuthorProfile("113123", "people_123948_0_5", "李魁")'>李魁奇入侵電白縣,他立刻移節(jié)捍御,賊人最終逃走。
崇禎四年(1631年)升任江西副使,負責籌備兵餉,當年冬天朝參在晚上渡河時暴卒,死后貧窮得無法殮葬,縣人晏日啟授官浙江,帶領僚屬協(xié)助治喪回鄉(xiāng),有《司爟火政志》、《大炭審編錄》、《撫松軒雜抄》、《高涼條議》、《視海條議》、《帶山房文稿》等作品在家。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江西豐城人,號匡山。天啟五年進士,擢御史,號稱敢言。崇禎中出按淮陽,列上太監(jiān)楊顯名貪恣事狀,請朝廷并治其黨羽,被誣調他曹。后復官。
維基
李右讜(?
—1645年),字獻思,號匡山,江西嘉興府豐城縣人。
萬歷二十八年(1600年)庚子科江西鄉(xiāng)試舉人,天啟五年(1625年)乙丑科進士,知陽江縣,寬洪簡厚,坦易可親,愛民如子。
海寇李魁奇破沿海諸郡邑,勢甚熾,右讜捐資筑銃城于北津、雙漁、海朗諸要害,賊攻圍數(shù)旬無所得,解去。
秩滿內遷,士民立石建祠。
崇禎四年(1631年)以卓異擢山西道監(jiān)察御史,號稱敢言。
巡按南畿,定溧陽、桐城亂。
再按京畿,冒溽暑親歷固關、倒馬、龍泉三關,兵馬、城壁、將領最殿,皆以次查考。
時屬郡議開礦佐軍,疏諫得止。
潞王欲造王店,部民驚擾,右讜移書責王以藩臣宜守祖訓,王氣折,事寢。
淮揚流氛猖獗,奉命按視,至蠙城,即以祖陵守御為慮,請加防筑,上嘉納,賚金進級。
中貴楊顯名視鹺兩淮,多不法,右讜連章暴其罪狀,得旨撤回,右讜亦尋自劾歸。
弘光帝繼位,他和李日輔以原官起用,南京失陷后逝世初擊珰,顯名有異援,多蓄健兒刺客,禍且不測,堂吏泣諫,右讜不聽,疏竟上。
里居數(shù)載,當事重其行,有興除輒造請,以為常。
縣城頹圮,右讜與邑令相視形勢,增修雉堞,民不勞而功成。
駐防兵望煙冗食,難于遽裁,白太吏立撤之,耗餉以節(jié)。
舊苦編差,每僉充,身家與歲租立盡,力請兩臺,題疏永革。
右讜平居恂謹,臨大事毅然不可犯,有蹇諤風,世稱真御史。
有《西臺奏疏》。
曹履泰 朝代:明末

人物簡介

維基
曹履泰(?
—1648年),字大來,號方城,浙江海鹽縣人。
明末政治人物。
明朝萬歷三十四年(1606年)丙午科舉人,天啟五年(1625年)乙丑科進士,于福建同安縣任縣令五年,施政嚴保甲、練鄉(xiāng)勇,保固地方不遺馀力,因此招撫鄭芝龍,同黨李魁奇、鐘斌仍為海寇,蹂躪中左所,履泰日率領父老子弟練兵,軍容甚盛,諸海盜相戒勿犯;后任吏科給事中,明亡,投效唐王于側,于贛州遭遇清兵,拒降跳崖僅輕傷,次年返鄉(xiāng)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