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勞永嘉

相關人物:共 1 位
共 3 首
判府秘丞郎中永嘉陳公鎮(zhèn)橫浦之明年,化洽政成,民無札瘥,歲無荒饑。冬既寒而雪,春方交而雨。邦民德之,乃因民所欲而尊其知。正月之望,張燈公廨,以旁施于亭也,令民游觀無禁。前乎此也,陰云晻曖,連日不開。膏火既舉,霾云掃青,萬象軒豁。城之中邊,士女闐咽,以游以嬉,以歌以舞。穹壤之間,同一和氣,官民之際,同一至樂,穆乎休哉。屬吏徐鹿卿偶得周旋其間,思有以寫父老之所欲言而不能言者以為公壽。顧其詞語淺薄,不足發(fā)越,乃雜取東坡先生上元諸詩括成酹江月一闋,與邦民共歌之
雪銷平野,正云開天宇,燈輝花市。
明滅吐吞無盡藏,巧斗飛橋激水。
鐵馬響冰,牙旗穿夜,簫鼓聲歌沸。
豐年歡笑,釀成千里和氣。

相歡交□游嬉,賣薪買酒,歌舞升平里。
記得前年隨玉輦,吹下天香撲鼻。
璧月騰輝,仙球穩(wěn)縋,歸有傳柑遺。
來年此夜,通明仍許歸侍。
鐵柱杖 明末清初 · 河弘度
愚嘗讀史。至宋慶歷元祐間。君子滿朝。庶為措天下于泰山之安。而竟為小人誤。馴致靖康禍。汴京陷。二帝北高宗南。未嘗不掩卷發(fā)嘆??欢魈橐?。蓋高宗射足以連中其筈。文足以喜讀春秋。加以親奉道君手札。日來救父母。而即真之后。敢于忘親。罷斥李伯紀之忠謀。偷安一隅。一誤于汪黃。宗忠簡沮死。再誤于秦檜。岳武穆抱冤。終至拜犬豕而不恥。通天之罪??蓜傺栽?。至若孝宗繼之。聰明剛果。銳意恢復。至勞玉手而不離鐵柱杖。不可謂無志。然而卒無所成。畢竟畫淮中流為界。割金商之半。棄四州之地。何哉。說者皆謂天意息民。女貞無釁?;蛑^高宗時。猛將精兵日盛。而從中沮之。孝宗則有其君無其臣也。愚獨以為不然。嘗見南軒張宣公營葬魏公甫畢。上書言事而無施。帝嘗謂辦事之臣難得。宣公對以愿求曉事之臣。辦事之臣。則他日敗陛下事者。未必非此人也。朱夫子屢上封章。一言一策。無非痛切時病而無補。當時有如此二人。茍能任之勿疑。展布所學。則亦可以三二帝而四三王耳。奚翅復舊疆而止哉。夫君相造命者也。人謀不臧而歸諸天數(shù)者妄也。有朱張兩鉅賢。誠千載一時。而不能用。徒區(qū)區(qū)于鐵柱杖。而日無臣者誣也。愚故不然或說也。論古傷時。乃序而賦之。其詞曰。
若有杖兮,十尺驪龍。
大逾赤藤,長過桃筇。
帝胡為乎常攜,元不離于玉手。
豈其有他故兮,羌習勞之所取。
繼南度龍,君哉孝宗。
氣銳圖存,心切除兇。
時天步之孔艱,勢千勻之一發(fā)。
悲白金之憑陵,痛綴旒之抗捏。
軫懷淵衷,丙枕不安。
莫或遑處,所思汗漫。
爰鐵柱之有杖,是致力之一物。
帝恒任而心勞,至近侍之莫識。
嘗游一日后園忘攜,命黃門使之取之。
重一人之不勝,并二力而曳來。
何其重之至是,蓋楚宮之所胎。
鍊以為杖,取其剛重。
以重自勞,戒其高拱。
方有志于中原,假騁力之有地。
恐斯須之或逸,肯相忘于富貴。
著手靡怠,運智日間。
俄頃不去,標準相覵。
杖之倚之,無日或止。
自勞自習,何時可已。
原孝宗之杖鐵,信戒逸而靡他。
異武王之為銘,豈昌邑之所荷。
置諸座右,坐時習也。
扶之前后,立時習也。
嗟以是而跡觀,宜天下之運掌。
何勞苦之若此,竟畫淮而棄壤。
嗚呼,古之帝王。
以相為杖,履險扶顛。
治民安上,滿不至溢。
高不至危,杖不以鐵。
肇八百基,宣光再興。
果以明哲,帝何不爾。
未復舊物,只憑鐵杖。
偏安吳越,有朱張大賢而不用。
謾求辦事之臣,縞素興師而旋遣玉帛。
無所誠可以感乎天人,徒外物焉是取。
舍大廈之柱石,寶非惟賢。
物不其德,人謀未盡。
天意何悅,厥今燕云隔絕兮。
天日未臨,風塵澒洞兮。
豺虎交侵,若余者杖行湖山兮。
學變化龍,倘失所依兮。
將誰適從,茍登庸于大朝兮。
可仗義而安危,雖不及古之人兮。
逝將袖里之明月,擬撥亂而反之正。
內(nèi)修外攘而平治,愿勿使后視今之猶昔兮。
旁求鐵漢作股肱,任柱國而扶持也哉。
讀全唐文雜題絕句 其一 (丙戌) 清 · 申緯
七言絕句
妒婦千秋逞己私,用人一路竟凌遲。
河南正論垂青史,迤北乖風快洗之(褚遂良請千牛不簡嫡庶表曰。臣聞主祭祀之胄。必資于嫡長。擢文武之材。無限于正庶。故知求賢之務。有異于承家。前王制禮。緣情斯極。永嘉以來。王涂不競。在于河北。風俗頓乖。嫡侍庶而若奴。妻遇妾而如婢。廢情虧禮。轉(zhuǎn)相因習。搆怨于室。取笑于朝。莫能自悛。死而無悔。降及隋代。斯流遂遠。獨孤后罕雎鳩之德。同牝雞之晨。嚴禁庶子不得入侍。自始及末。怨曠未弭。圣朝御治。深革前弊。人以才進。不論嫡正。自玆二紀。多士如林。今者簡千牛舍人。方此為制。臣竊思審于理未安何者。母以子貴。子不緣母也。今以母非正室。便言子無貴仕。則趙哀孕于越婢。遙集產(chǎn)于胡嫗。田文,枚皋皆妾子也。文則播美于強齊。皋則有聲于隆漢。未聞前載有所間然。此類甚多。備存史冊。今反棄古。宲從近事。以妒忌之政。施明揚之日。非徒英雋交屈。固亦競端斯始。王者設教。務慎其源。源流一開。為弊心甚。倘側(cè)室之子。負才而不用。君棄于上。家輕于下。忠孝不展。友愛無施。如此等人。豈不怨憤。至于昨來檢括粗人。公孫武遠及崔仁師等兒。多是嫡子。故知善惡由乎積習。邪正寧限嫡庶。必然之理。不言可明。伏愿更量可否。還遵昔制。不使側(cè)室之胄。有高才而被屈。正妻之子。雖至愚而獲用。則分鑣諍訟。無因發(fā)矣。前選已了。不可更追。乃今補闕。猶得詳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