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 首
雪銷平野,正云開天宇,燈輝花市。
明滅吐吞無盡藏,巧斗飛橋激水。
鐵馬響冰,牙旗穿夜,簫鼓聲歌沸。
豐年歡笑,釀成千里和氣。
相歡交□游嬉,賣薪買酒,歌舞升平里。
記得前年隨玉輦,吹下天香撲鼻。
璧月騰輝,仙球穩(wěn)縋,歸有傳柑遺。
來年此夜,通明仍許歸侍。
若有杖兮,十尺驪龍。
大逾赤藤,長過桃筇。
帝胡為乎常攜,元不離于玉手。
豈其有他故兮,羌習勞之所取。
繼南度龍,君哉孝宗。
氣銳圖存,心切除兇。
時天步之孔艱,勢千勻之一發(fā)。
悲白金之憑陵,痛綴旒之抗捏。
軫懷淵衷,丙枕不安。
莫或遑處,所思汗漫。
爰鐵柱之有杖,是致力之一物。
帝恒任而心勞,至近侍之莫識。
嘗游一日后園忘攜,命黃門使之取之。
重一人之不勝,并二力而曳來。
何其重之至是,蓋楚宮之所胎。
鍊以為杖,取其剛重。
以重自勞,戒其高拱。
方有志于中原,假騁力之有地。
恐斯須之或逸,肯相忘于富貴。
著手靡怠,運智日間。
俄頃不去,標準相覵。
杖之倚之,無日或止。
自勞自習,何時可已。
原孝宗之杖鐵,信戒逸而靡他。
異武王之為銘,豈昌邑之所荷。
置諸座右,坐時習也。
扶之前后,立時習也。
嗟以是而跡觀,宜天下之運掌。
何勞苦之若此,竟畫淮而棄壤。
嗚呼,古之帝王。
以相為杖,履險扶顛。
治民安上,滿不至溢。
高不至危,杖不以鐵。
肇八百基,宣光再興。
果以明哲,帝何不爾。
未復舊物,只憑鐵杖。
偏安吳越,有朱張大賢而不用。
謾求辦事之臣,縞素興師而旋遣玉帛。
無所誠可以感乎天人,徒外物焉是取。
舍大廈之柱石,寶非惟賢。
物不其德,人謀未盡。
天意何悅,厥今燕云隔絕兮。
天日未臨,風塵澒洞兮。
豺虎交侵,若余者杖行湖山兮。
學變化龍,倘失所依兮。
將誰適從,茍登庸于大朝兮。
可仗義而安危,雖不及古之人兮。
逝將袖里之明月,擬撥亂而反之正。
內(nèi)修外攘而平治,愿勿使后視今之猶昔兮。
旁求鐵漢作股肱,任柱國而扶持也哉。
妒婦千秋逞己私,用人一路竟凌遲。
河南正論垂青史,迤北乖風快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