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封敖

相關人物:共 5 位。
共 6 首
大封茅土鎮(zhèn)褒中,醉出都門殺氣雄。
陌上晚花迎虎節(jié),馬前新月學彎(一作雕)弓。
珂臨響澗聲先合,旆到春山色更紅。
欲識真心報天子,滿旗全是發(fā)生風。
紫微雞省待論思,少作英辭寤柬奇。
高浪駕天輸朗漢,紫霄即日奮長離。
然明東里今同道,德裕封敖適此時。
應笑迂慵畸已甚,嗚呼鶴巘綴蟬枝。
黃氏世居歙之譚渡在唐貞元中有孝子芮嘗被褒詔樹其里為貞節(jié)坊子孫蕃盛至今碩夫其后也近領新除便道過歙予甚欲一拜孝子之祠而賀碩夫坐以瘍痱莫能如志因成近體一律奉寄
百年譚渡水聲長,一郡猶傳孝子黃。
不為病軀親藥餌,定瞻遺像設椒漿。
云礽又見承新寵,父老仍思立舊坊。
坐想晝游真得意,青山喬木總生光。
唐時顯慶輅,皇宋夸物在。
一鳳鳴虞廷,雍容六十載。
周官三百六,歷歷皆所司。
唐區(qū)十五道,各各駐旌旗。
開口姚元之,放手杜黃裳。
瑕瑜不相掩,才力堪低昂(公以姚、杜兩公自命。)。
奉詔教翰林,我擬策一通。
謂有陸贄直,而兼長沙忠。
萬金何足感,一言長在心。
仰止一品集,封敖涕淚深。
哭柴耕南(甲申) 清 · 袁枚
君家行之侄,交我方垂髫。
因之得見君,如漆初投膠。
君年過三旬,玉骨森清標。
爛爛巖下電,溫溫席上瑤。
我來才十八,墜地虎子驕。
意氣欲摩天,落筆尤嘐嘐。
樹無大根本,水有狂波濤。
豎旗不書降,逢戰(zhàn)必欲鏖。
武林老名宿,憎其年少佻。
飛言如雨攻,赤舌將城燒。
君唶曰否否,此子終凌霄。
孤山梅花榻,西泠楊柳橋。
為渴置茗具,為饑設臐膮。
賢兄洪都來,卓犖人中豪。
以愛及所愛,握手如同胞。
我時賦西征,寒冬無敝貂。
賢兄資我行,長江為買舠。
釣臺攜手登,滕閣同車遨。
或聯韓孟韻,或賭舍人梟。
高安官署中,諧語窮昏朝。
此時燈燭光,至今如隔宵。
贈我赤側金,才得揚征鑣。
桂林金中丞,專章薦封敖。
從此走長安,奮翮登金鰲。
改戴惠文冠,鳴騶行江皋。
君來助相理,除苛更解嬈。
以我所贈資,卻買吳娃嬌。
亡何棄之去,南觀湘江潮。
余亦賦遂初,小隱歸山椒。
從此隔東西,芳訊久寂寥。
丙子冬十月,忽寄書相招。
代持戔戔帛,勸麾孑孑旄。
余方奉老母,五斗難折腰。
奚能擁皋比,遠走楚粵郊。
此事竟掉磬,此心猶郁陶。
忽聞怛化去,同人先號咷。
未知返櫬無,何處掩蓬蒿。
未知有兒否,誰為守宗祧。
因之感我懷,掄指自抑搔。
四十九年中,何者常忉忉。
蒼生君相在,久已心中拋。
文章身后名,于我浮云飄。
惟有數知己,恩深淚難消。
傾蓋猶繾綣,矧乃弱冠交。
問我推解情,已慚范叔袍。
問我死生諾,又慚左伯桃。
來生為兄弟,此權非我操。
泉路盡交期,此說終虛要。
惟有托豪素,長歌一慟號。
梗概略抒寫,風雨聲刁騷。
仲彥此圖從顧湘舟藝海樓藏本臨摹,并錄原跋。據徽宗稱,因得韓滉所畫德裕見客圖,復用模寫,冀以傳永。然考《唐書》,滉卒于德宗時,見其子皋傳,尚在德裕相武宗之前五十馀年,則此圖必非滉畫,特其為德裕見客,或流傳有緒耳。至楊榮謂其時武宗欲殺楊嗣復、李玨,德裕乃率三宰相入見,相與救之。意坐閣所論,必預計其所以為之解者,圖或為此而作。而圖中客三人服色各依《馬周傳》,四品五品朱,六品七品綠,八品九品青,恐非宰相所服。且本傳所謂三宰相,乃德裕與崔鄲、崔琪等詣延英事,即見《楊嗣復傳》,非德裕外尚有三人,如圖之所畫,是其說又非也。顧就榮所引「德裕為相時,嘗諭御史有事見宰相,必先白臺乃聽,自是無敢輒至閣者」,可知德裕屏絕私謁,偶或見客,便即傳為異事,故《韋夏卿傳》亦有「德裕任宰相,罕接士,唯瓘往請無間」之語。(瓘,夏卿子。)其實當時朝士,若右拾遺封敖、給事中劉濛、膳部員外郎杜牧,自非常見宰相,在德裕何從器之知奇之?《唐書》乃各于其傳著之耶?惟所見之客,至于流播丹青,度其姓名事實,必亦章章在人耳目間,惜千馀年后無從知也。為作兩律紀之。
燕見開東閣,還如政事堂。
圍腰齊搢笏,壓角等施床。
侍女兩鬟立,來賓三坐抗(古浪切。)。
唐時參宰相,畫出尚矜莊。
⑴ 「故事,公卿皆搢笏于帶,而后乘馬。」見《張九齡傳》。
⑵ 「故事,舍人初詣省視事,回丞相送之,施一榻堂上,壓角而坐?!挂姟杜崽箓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