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房玄齡

相關(guān)人物:共 41 位
共 131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才兼藻翰,思入機神。
當官勵節(jié),奉上忘身。
房玄齡 隋末唐初 · 李世民
五言絕句
太液仙舟迥,西園隱上才。
未曉征車度,雞鳴關(guān)早開。
賦秋日懸清光賜房玄齡 隋末唐初 · 李世民
五言排律
秋露凝高掌,朝光上翠微。
參差麗雙闕,照耀滿重闈。
仙馭隨輪轉(zhuǎn),靈烏帶影飛。
(一作照)波無定彩,入隙有圓(一作光)暉。
還當葵藿志,傾葉自相依。
① 兩京記:貞觀五年,太宗破突厥。宴突利可汗于兩儀殿,賦七言詩柏梁體。
絕域降附天下平(帝),八表無事悅圣情(淮安王)
云披霧斂天地明(長孫無忌),登封日觀禪云亭房玄齡。
太常具禮方告成(蕭瑀)。
折檻行(766年) 唐 · 杜甫
引用典故:白馬將 房魏
嗚呼不復(fù)見,秦王學士時難羨。
青衿胄子困泥涂,白馬將軍若雷電。
千載少似朱云人,至今折檻空嶙峋。
婁公不語宋公語,尚憶先皇容直臣。
⑴ 永泰二年,以觀軍容使左監(jiān)門衛(wèi)大將軍魚朝恩判國子監(jiān)事,故曰青衿胄子困泥涂,白馬將軍若雷電。當時大臣鉗口,效婁師德之畏遜,而不能繼宋璟之忠讜,故以折檻為諷
朝享太廟賦(750年) 唐 · 杜甫
初高祖太宗之櫛風沐雨。
勞身焦思。
用黃鉞白旗者五年。
而天下始一。
歷三朝而戮力。
今庶績之大備。
上方采厖俗之謠。
稽正統(tǒng)之類。
蓋王者盛事。
臣聞之于里曰。
昔武德已前。
黔黎蕭條。
無復(fù)生意。
遭鯨鯢之蕩汩。
荒歲月而沸渭。
袞服紛紛。
朝廷多閏者。
仍亙乎晉魏。
臣竊以自赤精之衰歇。
曠千載而無真人。
及黃圖之經(jīng)綸。
息五行而歸厚地。
則知至數(shù)不可以久缺。
凡材不可以長寄。
故高下相形。
而尊卑各異。
惟神斷系之于是。
本先帝取之以義。
壬辰既格于道祖。
乘輿即以是日致齋于九室
所以昭達孝之誠。
所以明繼天之質(zhì)。
具禮有素。
六官咸秩。
大輅每出。
或黎元不知。
豐年則多。
而筐筥甚實。
既而太尉參乘。
司仆扈蹕。
望重闉以肅恭。
順法駕之徐疾。
公卿淳古。
士卒精一。
黕宗廟之愈深。
抵職司之所密。
宿翠華于外戶。
曙黃屋于通術(shù)。
氣凄凄于前旒。
光靡靡于嘉栗。
階有賓阼。
帳有甲乙。
升降之際。
玉柱生芝。
擊拊之初。
覺鈞天合律。
筍簴仡以碣磍。
干戚宛而婆娑。
鼗鼓塤篪為之主。
鐘磬竽瑟以之和。
云門咸池取之至。
空桑孤竹貴之多。
八音修通。
既比乎旭日升而氛埃滅。
萬舞陵亂。
又似乎春風壯而江海波。
鳥不敢飛。
而元甲??嵺以岳峙。
象不敢去。
而鳴佩剡爚以星羅。
已而上乾豆以登歌。
美休成之既饗。
璧玉儲精以稠謺。
門闌洞豁而森爽。
黑帝歸寒而激昂。
蒼靈戒曉而來往。
熙事莽而充塞。
偫心麌以振蕩。
桐花未吐。
孫枝之鸞鳳相鮮。
云氣何多。
官井之蛟龍亂上。
若夫生宏佐命之道。
死配貴神之列。
則殷劉魏之勛。
是可以中摩伊呂。
上冠夔卨。
代天之工。
為人之杰。
丹青滿地。
松竹高節(jié)。
自唐興以來。
若此時哲。
皆朝有數(shù)四。
名垂卓絕。
向不遇撥亂反正之主。
君臣父子之別。
奕葉文武之雄。
注意生靈之切。
雖前輩之溫良寬大。
豪俊果決。
曾何以措其筋力與韜鈐。
載其刀筆與喉舌。
使祭則與食則血。
若斯之盛而已。
爾乃直于主。
索于祊。
警幽全之物。
散純道之精。
蓋我后常用。
惟時克貞。
膋以蕭合。
酌以茅明。
嘏以慈告。
祝以孝成。
故天意張皇。
不敢殄其瑞。
神奸妥帖。
不敢秘其精。
而撫絕軌享鴻名者矣。
于以奏永安。
于以奏王夏。
福穰穰于絳闕。
芳霏霏于玉斝。
沛枯骨而破聾盲。
施夭胎而逮??寡。
園陵動色。
躍在藻之泉魚。
弓劍皆鳴。
汗鑄金之風馬
霜露堪吸。
禎祥可把。
曾宮歔欷。
陰事儼雅。
薄清輝于鼎湖之上。
靜馀響于蒼梧之野。
上窅然漠漠。
惕然兢兢。
紛益所慕。
若不自勝。
瞰牙旗而獨立。
吟翠駮而未乘。
五老侍祠而精駭。
千官逖聽而思凝。
于是二丞相進曰。
陛下應(yīng)道而作。
惟天與能。
澆訛散。
淳樸登。
尚猶日慎業(yè)業(yè)。
孝思烝烝。
恐一物之失所。
懼先王之咎徵。
如此之勤恤匪懈。
是百姓何以報夫元首。
在臣等何以充其股肱。
且如周宣之教親不暇。
漢武之淫祀相仍。
諸侯敢于迫脅。
方士奮其威棱。
一則以微言勸內(nèi)。
一則以輕舉虛憑。
又非陛下恢廓緒業(yè)。
其瑣細亦曷足稱。
丞相退。
上跼天蹐地。
授綏登車。
伊鴻洞槍藟。
先出為儲胥。
本枝根株乎萬代。
睿想經(jīng)緯乎六虛。
甲午方有事于采壇。
紺席宿夫行所如初。
圣有制作。人具爾瞻。
是環(huán)也。用之撝謙。
成乎其規(guī)。故有典有則。
全乎其素。故匪彫匪刻。
動法天旋。溫如玉色。
可以觀象見意??梢匀?span id="hdv5dvl" class='peopleLink highlighted2' onclick='ShowAuthorProfile("15080", "poem_sentence_5_1367484", "文昭")'>文昭德。
終日佩之。其儀不忒。
懿夫圖通既固。雅麗且殊。
皓質(zhì)中澈。騰光外敷。
守其明也。處暗室而不昧。
偕其道也。映素服而如無。
鄙南容之圭。貞而猶玷。
嗤卞氏之璧。瑾而不瑜。
升諸組綬。不亦宜乎。
或有黃雀酬恩。鄭商所利。
其名則一。其實則異。
皆浮俗之所珍。乃老氏之遐棄。
寧若斯為美也。將君子而比義。
文而不華。垂之如墜。
循環(huán)無極。參日月之在躬。
佩服有常。于韋弦而戒事。
固知宣尼之旨。有要有倫。
于此表禮創(chuàng)物。乃將卑服謙身。
是以成形而不受其彩。散璞而不失其真。
瑩爾情性。潔白惟純。
導(dǎo)爾情性。貞明日新。
舍之則禮容若缺。用之則法度是循。
物既合權(quán)。古稱其善。
常虛心以隨運。雖匪石而可轉(zhuǎn)。
睹妙用之昭宣。知前哲之舒卷。
夫九功不成。
八音不會。
所以功成作樂。
乃知樂之為大。
上帝以亭育道周。
故鈞天慇勤。
軒轅以創(chuàng)業(yè)功成。
故云門砰磕。
不才狂智之士。
敢議圣唐之樂。
我高祖神堯皇帝歷數(shù)在躬。
鈞樞初握。
撥亂反正。
戮諸夏之鯨鯢。
枯楊生荑。
掃中原之霜雹。
太宗以電擊肅慎。
洗白刃于遼水。
高宗以風行營邱。
飏青煙于太岳。
二宗一祖。
功高道邈。
我開元神武皇帝夷內(nèi)難。
纂前緒。
皇綱弛而更張。
帝典墜而還舉。
俾萬人之從欲。
安一物之失所。
頃年祀后土。
夜吐神光。
中歲燎皇天。
晝聞山語。
曠綿古而未覿。
非軒頊而誰與。
宜樂功成。
當崇簨簴。
貞觀草創(chuàng)。
已模五莖六英。
開元增修。
更葉黃鐘大呂。
命夔典事。
大制宮懸。
鳴絲則文動。
奏金則武宣。
羽旄含其春露。
干戚耀其秋天。
慶云既同于舜日。
大風無異于漢年。
于是八音具奏。
六樂斯備。
工無奪倫。
守不假器。
伏羲之瑟琴有序。
女媧之笙簧畢萃。
乘逸韻于伯牙。
得遺音于師摯。
窮搏拊之深術(shù)。
盡戛擊之幽致。
動角則寒谷花明。
扣商則春林葉墜。
聲無誤曲。
周郎之顧何施。
調(diào)有雅音。
季子之聽應(yīng)異。
初舞而魚躍龍騰。
終曲而鶴翔鳳至。
誠可以克諧神人。
交暢天地者矣。
且述者彰于有圣。
作者表于有功。
徵乎正始。
系彼國風。
聲邪則道澆俗弊。
調(diào)雅則人和年豐。
當今八風通。
六律同。
其音正。
其氣雄。
文昭德而那對。
武盡美而未工。
聆響皆清。
比無聲而無臭。
聞風自悅。
何自西而自東。
誠宜播在金石。
永永無窮。
有龐眉垂白之老。
擊壤而歌曰。
功成作樂兮帝力則那。
樂正崇德兮雅頌則多。
云門之典兮大呂之歌。
金石節(jié)奏兮絲竹駢羅。
天地已正兮神人以和。
雨階舞羽兮三邊止戈。
擊壤鼓腹兮不識其他。
客有獻成功之頌。
九重深兮其若何。
萬物本乎天。人本乎祖。乃立宗廟。以安神明。德厚流光。追養(yǎng)繼孝。順而下之曰義。等而上之曰仁。國家稽合禮文。損益前載。崇功貴仕。得祠四室。于王制酌諸侯二昭二穆之義。于祭統(tǒng)見君子盡志盡物之誠。惟太尉中書令南康郡王。懿文經(jīng)武。保合昌運。左右德宗。格于皇天。始恢隴坻之旅。終化岷峨之俗。貴為上公。位極元臺??怂林伊ΑD藞D孝享。作新廟于京師大安里。古者揚其功烈。銘于祭器。近古以魯鐘衛(wèi)鼎。追琢先德。不若鏤文字于麗牲之碑之為詳也。乃謹而書之云。公姓韋氏。京兆杜陵人。自扶陽重侯用經(jīng)明至宰相。后裔蕃昌。德與位偕。積十六葉。至六代祖范。字元禮。以字行于代。仕周為車騎大將軍。入隋為沂州刺史。啟土郿城。易名曰莊。實生孝恪。雅有文憲。武德初由侍御史為洛州別駕。生司農(nóng)府君諱機。為第一室。端誠正志。休有厥聲。專對出疆。艱貞復(fù)命。著西征記以獻。太宗嘉之。剖符澶州。修起儒術(shù)。三典卿曹。陟降屯夷。操持貴倖。不避彊御。善理宮室。得其時制。史氏書之。為唐名臣。以夫人隴西郡君辛氏配。司農(nóng)生坊州府君諱馀慶。為第二室。清和修潔。履道不回。歷右饒衛(wèi)兵曹參軍。以至二千石。以夫人武功蘇氏配。坊州生贈太子少保府君諱岳。為第三室。方嚴貞干。政事修明。在武后時。以直忤旨。由太原令移佐睢陽。出入四紀??冃型?。歷殿中監(jiān)。剖符八州。廬海潮虢。眉徐衛(wèi)陜。所至之邦。有威有懷。凡再追命。以夫人扶風郡夫人竇氏配。少保生贈太子太師府君諱賁。為第四室。盛德循行。含章自牧。歷藍田尉。淑聲流聞。上纂崇厚。下貽風訓。凡三追命。以夫人涼國太夫人段氏配。噫嘻。自扶陽至郿城。積丕烈于前史。自考廟至顯考廟。流熾昌于后葉。列于禘嘗。儲厥義方。故南康郡王苞五常。貞四教。秉靈杰。出含道。中立初誓偏師。建奇功。捍大患。立大節(jié)。以儒衣法冠授律鑿門。佩亞相之印綬。修元侯之節(jié)制。就加宗工。入掌金吾。撫征全蜀。命賜備厚。由地官轉(zhuǎn)天官。參總端右。平章宰政。進中書令。加司徒太尉。戚鉞秬鬯。鑾旂雕戈。有嚴有翼。乃蔚乃赫。忠厚博大以阜俗。信廉仁勇以成師。南蠻納邸。西羌解辮。象胥譯戎捷。樂府陳夷歌。守正持重。推誠畢力。開地通道者九千馀里。生聚教訓者二十一年。天文紀功??淘诮鹗?。暨德宗棄天下。太上居諒闇。危言急病。體國忘身。毅然君子之道。卓爾大臣之節(jié)。永貞元年秋七月。考終命于理所。策贈太師。有司奏謚曰忠武公。自廟成距今。凡八年矣。以公天子守臣。安危注意。不得視滌濯。承吉蠲。而元兄國子司業(yè)聿。實奉朝請。薦其常事。孝友而才。稱于士林。初公之仲兄曰暈。屯田員外郎贈鄧州刺史。叔氏曰肇。太子左庶子兼御史大夫贈左散騎常侍。咸以器望而延褒錫。公之夫人贈魏國夫人張氏。其祖禰與外王父。皆秉國均。為天下華腴。嗣子工部員外郎行立。銜恤無怙。齊喪中禮。大凡四廟之支。旁尊偫從。烜赫昭融。不可勝書。至若質(zhì)明光近。沐浴盛服。虛中以理嘉薦。匪懈而無違心。大糦沈齊。馨香條鬯。既思其志意。若聞乎容聲。洞洞乎。屬屬乎。有以見舉十倫而備百順。昔素王之以戰(zhàn)則克。以祭則受福。其斯之謂乎。司業(yè)悼手足之凋落。感春秋以悽愴。永懷明發(fā)。俾篆斯文。銘曰。
新廟有侐,靜深奕奕。
孝孫匪懈,元袞赤舄。
洪閥章章,乃侯乃王。
漢稱扶陽,唐有南康。
二十三葉,沛然蕃昌。
四室崇崇,斯焉享嘗。
烈烈南康,溫良能斷。
謀猷樽俎,文武楨干。
汧岐之西,祲沴銷散。
井絡(luò)之下,天文昭煥。
撫封全歸,冥漠德輝。
聿修孝享,家法無違。
以昭以穆,以嗣以續(xù)。
和氣婉容,苾芬烹熟。
子孫小大,罔不祗肅。
神之聽之,報以介福。
元和元年冬十月。內(nèi)省少監(jiān)致仕孫公寢疾。薨于京師廣化里私第。享年若干。十有一月。有詔追贈揚州大都督。法賻布絹。各以百數(shù)。明年十一月。葬于涇陽縣之某原。命婦諸孤。家老故吏。以服勞詔祿恩華慶賞之不可以不識也。請鏤豐碑。楬于鮮原云。唯圣唐仁澤汪濊。威靈燀耀。乃法辰象。以嚴武師。惟肅宗創(chuàng)新軍于北落。克靖患難。惟德宗置中護于內(nèi)朝。而為總制。翊宸嚴以宣七德。正師律以張四維。勤勞警巡。柬拔忠厚。不失于正??吮F浣K者。惟公有焉。公諱榮義。字某。其先吳郡人也。軒裳延耀。本冠邦卿。版籍推遷。幸來京轂。今為京兆涇陽人。曾祖翣。皇右金吾衛(wèi)中候。祖庭玉。贈兗州刺史。父知吉。皇開府儀同三司行右領(lǐng)軍衛(wèi)大將軍知內(nèi)侍省事上柱國魏國公?;蜥柩呤?。道在安卑?;蝼夤?jié)加恩。義彰追遠。以至于先公貴位。名重前朝。宏內(nèi)省之事任。受大封之徽命。承休襲慶。終踐代官。裕蠱教忠。備遵家法。公端良謹重。潔白詳明。事無尤違。心必誠信。至德中。策勛至上柱國。起家掖庭局監(jiān)。轉(zhuǎn)掖庭局丞宮闈局令。再為內(nèi)謁者局。敘品至朝議大夫。恩錫章服。又加中散大夫。貞元十七年充右神策軍護軍中尉判官。才浹辰。遷內(nèi)常侍。充副使。越翌日。兼右街功德副使。十九年拜右驍衛(wèi)將軍。充右神策軍護軍中尉右街功德使。明年有詔知內(nèi)侍省事。歲中加特進右武衛(wèi)大將軍。封樂安縣開國男。德宗棄天下。順宗諒闇。整訓爪牙。勤宣翼戴。進驃騎大將軍。益封樂安縣公。食邑一千五百戶。今皇帝踐祚。以年疾加侵。固辭戎政。重違誠懇。恩禮舊勞。拜開府儀同三司。既積沈恙。累章陳乞。乃下優(yōu)詔。遂其致政之請焉。初公以大歷中奉使交廣。裔夷嗇禍。有梁氏尋氏聚為寇??。公與守臣決策。潛師盡殪。南服以清。厥猷茂焉。建中中。將軍許庭游將命北蕃。公為之介。屬張光晟暴斃。其眾與陰方為仇。野心煩言。將逞憾以報。才全智免。終靡盬而歸。俄而希烈干紀?;礉宀痪浮J苤兄?。合兵符。取桂嶺湘川之眾。益漢陽夏口之鎮(zhèn)。以當劇賊。且護成師。收應(yīng)山。援安陸。凡鄂之成績。公有助焉。尋又監(jiān)慶州行營兵馬。皆奮策畫。用寧邊鄙。暨夫拊循爪士。參贊禁營。乃升副車。超踐中尉。講軍志。循武經(jīng)。比詩人祈父之職。得易象貞師之義。承睿謀以決勝。授偫帥以懋功。肅肅然安人而禁暴。雄雄然由中以制外。積勞不伐。受寵若驚。恩波深而守以慎懼。爵祿厚而不萌侈汰。其或方國問遺。歲時交歡。公曰。有齒以焚。古人所誡。無脛而至。廉士不居。外不易于人。中不易其操。泛然虛受。悉助軍實。強力匪懈。推誠在公?;蚣谛虚f。而法干吏理。茍書所至。必械系送之。心無私焉。直而后已。當親重之任。護腹心之臣。入近天子之光。出列諸侯之上。豈徒然哉。先魏公信向釋氏。薰修心法。嘗于邑里奏建寶應(yīng)眾善寺。五代之壤樹依焉。至公又請于寺內(nèi)置無垢凈光法華三院塔額。檀施臧獲。為凈人者十輩。所以修先志。所以崇佛乘。孝子信士。斯為至矣。昔漢室以灌嬰為謁者。隨何為護軍。正伯參珥貂之制。環(huán)列據(jù)銜珠之重。驃騎儀同。品皆第一。護封益食。事軼常均。及屏去熏灼。翛然恬曠。家居得謝。以至沒身。其動也。本兵柄而不可犯。其靜也。冥道樞而無所累。納忠循理。議者嘉之。前夫人郭氏。驃騎大將軍贈開府儀同三司全羽之女??斯D道。不幸先沒。今夫人東平郡君呂氏。柔嘉有儀。晝哭遵禮。奉終誠信。以前夫人祔焉。長子某次子某官某等。棘心雪泣。銜恤無怙。趨承軒禁。嗣續(xù)忠勞。公之兄前保壽寺上座內(nèi)供奉監(jiān)義大德道系。舍筏之宗。已超學地。在原之痛。猶切孔懷。公之弟某官某等。同氣聯(lián)華。致美有裕。忍哀襄事。先遠是圖。龜兆告猷。芻靈啟路。卜佳城于此室。體魄焉依。轉(zhuǎn)樂石于他山。聲塵斯在。銘曰。
大君御極,修理百職。
抑抑樂安,逢時竭力。
超侍軒墀,抱公絕私。
乃將命令,以會師期。
保合誠信,周旋險夷。
韜鈐講貫,印紱葳蕤。
帝座之西,星文昭晰。
鉤陳之北,武旅森列。
為之總制,所以關(guān)決。
凡在拊循,士皆感悅。
委重三朝,成功九霄。
退身崇讓,息偃迢遙。
逝川閱水,截道驚飆。
恩崇幢蓋,吹咽笳簫。
涇流湯湯,谷水池陽。
舊邱崇岡,若斧若堂。
宰樹如云,仁祠在旁。
刻銘于茲兮,永永不忘。
共 131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