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趙微明

相關人物:共 4 位
共 14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寒日蒿上明,凄凄郭東路。
素車誰家子,丹旐引將去。
原下荊棘叢,叢邊有新墓。
人間痛(一作長)傷別,此是長別處。
曠野多蕭條,青松(一作風悲)白楊樹。
評注(點擊查看或隱藏評注)
(集作為)別未幾日,一日如三秋。
猶疑望可見,日日上高樓。
惟見分手處,白蘋滿芳洲。
寸心寧死別,不忍生離愁。
贈文二(徵明 明 · 莊昶
七言律詩
一燈何處寫相知,對坐寒窗暮雨時。
詩本平生非杜甫,琴才臨老遇鐘期。
盡堪出手名家早,但覺忘年得友遲。
肯許無言真妙處,欲將千古慰深思。
紅燭高燒夜著花,阿咸聞薦入京華。
銀魚佩更通仙籍,紫閣趨時草制麻。
太史名傳司馬氏,東山屐倒謝玄家。
書來深慰家庭慶,奕世恩光未有涯。
暫為除煩想,因之得勝游。
疏鐘古寺夜,寒葉亂山秋。
欲證無生話,誰憐不盡愁。
人間一泡幻,吾意在丹丘。
少日聲名二從偕,英才個個冠吾儕。
高文賦雪同梁苑,絕學論天似魯齋。
每愴新阡頻瘞魄,誰憐舊契獨忘骸。
今來卻負曹公約,慚愧車行返自崖。
牙纛光輝擁別筵,還思聚散更茫然。
飄纓禁里相逢日,簪筆臺端并命年。
孤竹國臨滄海辟,雙梅文入碧紗傳。
松楸幸在觀風地,惟冀仁恩表舊阡。
我來溯嶺水,風帆到無恙。
碧樓暫閉戶,遐興數(shù)日養(yǎng)。
灘瀨聒枕席,催我動煙榜。
月出照江城,龜潭誰與訪。
茂宰蕊城來,笙歌載一舫。
蒼霞為君笮,碧波為君釀。
行廚錦鱖腴,羽觴泛汪汪。
張燭迓暝渚,齊橈泛曙漲。
不期也冥會,當興且無讓。
倚船八九人,湛樂笑相向。
文藻競璀璨,杯杓詫洪量。
春繁花萼叢,浪激塤篪唱。
人風真可樂,山水滿俯仰。
貪前掠鮮美,戀后恐漏忘。
銜尾魚隊進,驤首鹢身飏。
屈曲挐音通,豪笛夾五兩。
屏山忽退飛,遠畫卷?障。
鶴巖聳高標,云根倚滉瀁。
宛孌羽化跡,因之憶玄閬。
眷彼桃花谷,堪理綠玉杖。
花灘水盤渦,木道云沙蕩。
砯沖輾雷轂,劃漩沸甕盎。
壯哉薦至險,仙凡此其防。
遮莫惡溪惡,沛然誰我抗。
濡毫我傲兀,撐篙黃帽仗。
世路足湍險,西江久風浪。
丹丘映眉睫,勸君肆跌蕩。
調(diào)刁終夜風,靈穴鼓怒壯。
秪今萬竅虛,蘋吹息纖纊。
舉酒囑飛廉,周旋朝日亮。
豐隆暫低昂,天意看弛張。
奔峭勢稍殺,洲渚渙以暢。
新肥谷雨水,活活溢晴望。
清為文縠淪,滑若琉璃曠。
威紆七松岸,隱軫五老嶂。
亹亹玉筍逼,船入云蘿帳。
相見何太晚,一笑遣塵妄。
默尋妙有運,融結(jié)壯肇創(chuàng)。
雖非神禹跡,亦勞巨靈匠。
削成萬玉攢,奇詭紛色相。
飛來鸞鶴侶,欲集駭同?。
我非謝康樂,焉能強名狀。
但覺世情遠,冥心起惆悵。
神襟契元化,身界寓蕩漾。
卷篷呼季祥,此游信天放。
滅沒浮云名,君須齊得喪。
王喬兩兄是,我輩亦禽尚。
小鬟紅粉薄,蟬鬢插山榴。
墜珥時流盼,彎蛾不識愁。
朝朝臨寶鏡,日日上高樓。
過客多相指,將行又駐留。
注:小鬟(李賀追賦畫江潭苑)蟬鬢(徐夤依溫飛卿華清宮二十二韻)墜珥(李群玉長沙九日登東樓觀舞)彎蛾(溫庭筠江南曲)朝朝(魏氏贈外)日日(趙徵明思歸)過客(姚鵠和秘監(jiān)從翁河亭晚望)將行(李中姑蘇懷古)
六十七研銘拓本歌(乙丑) 清 · 錢載
唐研三:華清宮、于佑、李洞。宋賜研三:范仲淹、馬知節(jié)、周必大。銅雀瓦研二:黃庭堅、王獻臣。歙石摹羽陽瓦一:游景叔。研之主有名氏者三十有九:王鞏、李方叔、翠微居士、彥清、蘇養(yǎng)直、韓元吉、虞仲房、陳景元、石林、定之、張龍辰、趙芳洲、富山樵侶、句曲外史、云石道人、柯敬仲、子充、篁墩、賓之、魯川、徐汝寧各一;庭堅、王寵各二;芾、子昂各三;東坡、徵明各四。而觀者為之銘者不與焉。無名氏者十有七:其一無字,盤螭紋特精;其二畫,一山水,一竹。女子者二,皇妹晉國仲姬也。合之,凡六十有七。銘詞之可錄者,東坡為王鞏云:「王鞏,魏國文正公之孫也,得其外祖張鄧公之硯,求銘于軾。銘曰:鄧公之硯,魏公之孫。允也其物,展也其人。思我魏公文而厚,思我鄧公德而壽。三復吾銘,以究令名。治平四年三月廿五日?!估罘绞逶疲骸阜切浅啵毸谝詽?。宜筆與墨,與手相得?!苟焦茹~雀瓦有云:「其屋歌舞除風雨,初不自期,為翰墨主。」虞仲房有云:「銘之者誰,曰虞仲房。淳熙丙午?!官e之有云:「墨無停宿,水宜易新?!?span id="9qki2hm" class='peopleLink highlighted2' onclick='ShowAuthorProfile("20230", "poem_preface_975968", "徵明")'>徵明紅絲研云:「色示絲,澤示肉。儼九苞,載棲竹。」錄之不勝錄也。于佑研不小,顧元貞間會稽呂京題云:「余得之廢市中,形制小小,豈佑好吟覽,置之囊中者耶?」夫必其小者,則東坡之雪浪齋、雅宜之如虹矣。贈人者二,子昂寄贈京口石民瞻、篁墩,云:「歸之石田,與同壽也?!谷麸w梁玉壺冰、庭堅之紫云、必大之洮瓊、仲姬之玄瓊、芾之龍泓、富山樵侶之龍吟,又李洞之隱日堂、子充之樂園、景元之碧虛丹館,皆題字之可喜者。前人既已集之,而余復觀之,遂為歌之。
天寶六載制異今,玉蟾賒見妃子臨。
秦宮遠矣漳水深,研真與假空愁侵(「真研不損」,蘇文忠語。)。
以研賜臣臣克任,以研贈友友獲箴。
不惟其研惟其心,魏公鄧公蘇公欽。
蘇銘一字不換金,宋書規(guī)晉蔡薛森(薛道祖。)
獨懷端明蹤莫尋,承旨待詔行骎骎。
躡前諸老來獻琛,顧使女子荒織纴,青花鴝鵒知其音。
誰為此冊富林藪,款識欲隨鐘鼎剖。
小篆八分行草手,集如法帖十八九,邱(遲。)(約。)回文式缺有。
玩物喪志圣所否,以畫代之良亦偶。
于君錦囊許探取,覽古登高吾璧友。
自銘乞銘太紛糅,一字三字惟敬守。
青州紅絲不屬某,某歌即銘殿厥后。
⑴ 一言可以終身行之者,其恕乎?此圣門一字銘也。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此圣門三字銘也。見陸放翁文。
共 14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