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何群

相關(guān)人物:共 1 位。
共 6 首
上圣以文明闡化,撝讓臨朝。
每精窮于學(xué)問,爰下至于芻蕘。
心專探討之勤,率親草芥;
志切咨詢之道,靡間薪樵。
斯蓋務(wù)小善以畢納,庶大猷而孔昭者也。
嘉往哲之徽言,述先王之至治,必有學(xué)以務(wù)其訓(xùn)誘,必有問以通夫擬議。
欲求善以無斁,乃詢蕘而聿至。
且夫圣人有狂言之擇,實(shí)務(wù)多聞;
而樵夫知王道之談,豈宜遐棄?
莫不功專時集,事切疑思,罔間丘樊之賤,率求訓(xùn)教之辭。
是必?fù)衿渖普?,俯而就之?div id="vhllsoj" class='inline' id='poem_sentence_10_1169329_comment'>
當(dāng)請益請業(yè)之初,蒿萊盡及;
暨咨事咨才之際,草莽無遺。
誠以統(tǒng)御綿區(qū),興隆景運(yùn),君雖尊,有教則不可弗學(xué);
民雖小,有善則誠宜下問。
故乃罄藪澤以旁求,奉謀猷而不紊。
祗承誘誨,當(dāng)刈楚之良材;
廣務(wù)咨謀,受析薪之丕訓(xùn)。
則知學(xué)不好也,無以臻乎善道;
問非博也,無以納乎嘉謨。
故我每樂聞于典教,遂俯及于薪芻。
將務(wù)四聰之達(dá),何慚一得之愚?
博習(xí)親師,奚間采樵之士;
疇咨熙載,必親往囿之徒。
夫如是,則閱習(xí)彌勤,咨諏益顯,雖莠言之勿用,諒蕪音而必選。
不窮不倦,率求林藪之譚;
曰都曰俞,并及草萊之善。
向若非求博諭,靡極周咨,雖愚言之或善,在上德而罔知,又安能恢教本以昭若,導(dǎo)化源之遠(yuǎn)而?
是以高宗求巖野之賢,命而納誨;
西伯舉屠釣之老,立以為師。
此所謂詢事考言,篤信好學(xué)。
伊片善以咸取,欲大謀之先覺。
故《詩》曰,「先民有言」,而「詢于芻蕘」。
播英規(guī)而孔邈。
明堂賦 宋末元初 · 羅椅
大哉明堂乎!
造作經(jīng)圣人之手,典章系歷代之傳。
宮室壯京師之勢,紀(jì)載備經(jīng)史之編。
賦詳于范文正,詩昉于班孟堅(jiān)。
拾古人咳唾,豈不能于敷宣?
然而眾甫各喙,竊有疑焉。
宗祀文王,《孝經(jīng)》已載;
朝會諸侯,祀禮已具。
左個右個,《月令》以為天子之居;
五室九階,《周禮》以為宗廟之?dāng)?shù)。
至于大戴,乃渾辟雍以為一;
暨乎蔡邕,則合太廟而同處。
射饗養(yǎng)老,教學(xué)選士,皆在其中,靡所不聚。
宜乎袁準(zhǔn)之譏,以是為未可據(jù)也。
人鬼混黷,死生錯雜,囚俘截耳,瘡痍流血,此為何理,無乃謬說?
況茅茨采椽,至質(zhì)之物,車乘玉輅,旗建日月,無乃非類,文質(zhì)無別?
若夫橋門聚觀,豈冠帶之能容;
大射爰舉,豈三侯之能設(shè)?
誠足以破諸家之說,而流千載之惑也。
且夫自古王都,其門有九。
應(yīng)門以前,雉門以后,明堂在焉,四尺八牖。
又名中朝,爵祿所詔。
何群公不是之取,而徒議論之紛糾?
噫,是未可以口舌辨也,必當(dāng)證之于古。
天子廟及路寢皆如明堂制,獨(dú)非明堂之注乎?
蓋古之宮室,必南向而治。
故凡曰明堂者,皆其治事之所。
宗廟之明堂所以享祀,而路寢之明堂所以居處,辟雍之明堂則所以弦誦饗射與夫饋酳選舉者也。
故皆可以言明堂,而非拘拘然一語也。
吾嘗以朱子《月令之圖》與《考工記》而參詳,粲然可證,豈云荒唐?
夫所謂象木即《月令》之青陽,而象金者即《月令》之總章,玄堂者即其象水,則象火者獨(dú)非明堂乎?
古者制度,多取于井,豈惟都邑與土疆?
王者宮室,蓋莫不然。
故凡言明堂者取其向之南而離之乎下,此則固無東西南北之室矣,又何必明堂而表章哉?
若乃度筵度幾,曰修曰廣,可隨當(dāng)代之制,豈必嘐然曰必古之是仿?
方今書文混一,治象明兩,三年大比而興賢,萬邦效職而來享。
臨雍邦老,郊廟格饗,鹵簿之廟既設(shè),封禪之儀將講。
愚敢獻(xiàn)明堂之一賦,而振千載之遺響。
昔者屈原既放。仿偟山澤。作為天問之篇。蓋托于問天。以自紓其憂思感古之懷。其事怪其理淫。而其文特奇甚。其志又可悲也。故先儒亦不以其淫怪而斥之。余嘗讀之。喜其文而賞其志。未嘗不慨然以嘆。端居覽物。乃益有所感發(fā)。遂效其體作一篇。凡造化之玄奧。物理之叢雜。斯文之興喪。道術(shù)之邪正。幽明禍福之故。世道人心之變。參錯繆盭。可惑而可憂者。皆舉以為問。句而韻之。而荒誕神怪。與屈子之所已問者一無及焉。總四十章。而為韻者九十有二。以其效天問而作。題曰續(xù)天問云。
問冥冥元化,孰尸其功。
宇宙之變,焉始焉終。
誰信誰詘,而四時成。
誰闔誰辟,而晝夜行。
太虛之大,無外無際。
夫曰無外,而何所窮止。
有外則局,無外則無所系。
有無之極,終焉所詣。
函三之始,萬有泯焉。
何馮馮混混,而二儀分焉。
辟焉而生,闔焉而死。
何天地之大,而有成毀。
前之所終,而后之始。
始終之變,相尋無已。
幾闔幾辟,而有此天地。
清濁肇分,上浮下凝。
何高而不傾,而厚而不崩。
日月之麗,孰陳列之。
山河之奠,孰融結(jié)之。
林林之生,各全其天。
蜚走動植,巨細(xì)紛綸。
孰秉其機(jī),而使之然。
日行冬夏,厥涂移焉。
何不恒其德,而或卻或前。
玄穹蕩蕩,無方無所。
而三百六十,孰量厥度。
萬熒之森,孰為其宗。
何經(jīng)緯錯綜,有衡有從。
圜包駛運(yùn),機(jī)輪無停。
何樞極之貫,厥居有恒。
東南何缺,西北何偏。
何覆載之大,而不得其全。
何水有溫,而火無寒。
海潮盈虛,孰吸孰噓。
二曜代明,靈德相逑。
何偪斗薄蝕,而自瞇其眸。
無為之功,必有其宰。
厥狀何肖,厥居何在。
曰道曰器,為一為二。
上下之分,相去有幾。
于皇明命,是為物則。
何群生均稟,而多慝寡淑。
姚姒明德,上格旁播。
何父子昆弟,獨(dú)梗其化。
菑兇之降,寔由人作。
何禹湯之仁,而墊焦為虐。
畀德之豐,必付其位。
何鄒魯之勤,而卒以窮死。
何厚于盜,蹠蹻寵樂。
何仇于仁,顏冉夭厄。
儒明義理,老尚玄默。
西方之教,泯然空寂。
何大道之一,而群言相角。
孰真孰偽,誰順誰逆。
法象無二,術(shù)數(shù)多岐。
倚蓋鳥卵,何說得之。
仙夫養(yǎng)形,制鍊精氣。
胡藐?duì)栔|,而敢竊天秘。
物化有終,胡獨(dú)不死。
浮屠明鬼,言闊而■。
業(yè)報(bào)環(huán)回,冥境孔彰。
果有之哉,無亦荒唐。
何天道之正直,而有時而錯。
淫未必禍,善未必福。
武侯盡瘁,興漢于蜀。
胡右彼僭猾,而星精遽踣。
宋氏之顛,飛也奮猷。
胡假壬以逞,忠勇為劉。
三代之英,繼踵比肩。
孔孟之沒,千五百載而寥焉。
何圣賢之生,疏數(shù)相懸。
朱宗博約,陸慕簡易。
何同師孔孟,而旨?xì)w殊致。
源同流異,孰真洙泗。
茫茫大運(yùn),何尾何首。
元會之說,曷本曷究。
十二之分,今焉僅午。
何方中之候,而遽爾晦暮。
陟降左右,厥有明言。
而圣賢之沒,果有不亡者存。
檀而肇辟,箕而肇教。
何神圣之墟,而遺風(fēng)眇眇。
卓卓圃牧,值麗之痡。
何群賢蔚興,而國以不扶。
好惡之倫,今何繆錯。
煦拊驁逆,掊擊貞直。
芝蘭何瘁,榝艾何遂。
鸞鳳何逝,鴟梟何厲。
人心之蔽,曷其能廓。
天理之常,曷其能復(fù)。
志士傷時,憂心慬慬。
有問乎天,天胡無聞。
矯矯雙鴻鵠,羽翼忽已分。
豈不念佳匹,飄然辭濁氛。
君子悵獨(dú)晤,美人曠何群
雜佩空瑤響,流蘇陳綺文。
清心馀玉映,麗質(zhì)罷蘭薰。
非乖莊生達(dá),尚挹荀令芬。
徵歌惜傾國,流夢為行云。
去來杳難跡,盼睞恍有聞。
亮無排空馭,毫素表殷勤。
驅(qū)車適齊魯,饑渴求善士。
觀瀾洙泗濱,濯纓滄溟涘。
美哉洵泱泱,大道亦孔邇。
百谷何群飛,天風(fēng)揚(yáng)海水。
賓客競平津,塵埃生闕里。
行行薊北門,滔滔長安市。
橘柚雖佳樹,渡淮化為枳。
眾醉思獨(dú)醒,轉(zhuǎn)嘆于陵子。
年來踏遍伽倻云,釋子三分仙七分。
香社憑君聊托契,瑯寰從古可藏文。
偏憐庭樹晚含色,時有巖淙深入聞。
南國衣冠今夜靜,煙塵六界定何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