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長庚(1194 -?
)字如晦、紫清、白叟,為白氏繼子,故又名白玉蟾,號蠙庵、海蟾、海瓊子、海南翁、武夷散人、神霄散吏。
閩清(今屬福建)人。
入道武夷山。
嘉定中,詔征赴闕,館太乙宮,封紫清明道真人。
曾舉童子科,后出家為道士,師事陳楠九年,楠死,游歷天下,后隱居著述,致力傳播丹道,為南宗第五代傳人,即"南五祖"之五,飛升后封號為"紫清明道真人",世稱"紫清先生"。
有石刻留惠州西湖玄妙觀。
幼聰慧,諳九經(jīng),能詩賦,長書畫,善篆隸草書。
楊慎《
詞品》稱 "亦有思致,不愧詞人"。
陳廷焯《
白雨齋詞話》云:"葛長庚詞,一片熱腸,不作閑散語,轉(zhuǎn)見其高。
其《虞美人》諸闋,意極纏綿,語極俊爽,可以步武稼軒,遠出竹山之右。
"又云:"葛長庚詞,脫盡方外氣,李易安詞卻未脫盡閨閣氣。
" 所著《海瓊集》,附詞一卷《玉蟾詩余》。
又有《玉隆集》、《上清集》、《
武夷集》(后由弟子
彭耜編為《海瓊玉蟾先生文集》)、謝顯道編《
海瓊白真人語錄》、《
道德寶章》、《海瓊詞》、
彭耜編《
海瓊問道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