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李汛

共 6 首
勝地東林十八公,廬山千古一清風(fēng)。
淵明豈是難拘束,正與白蓮出處同明李汛嘉靖《九江府志》卷一五)。
乾坤幻壚冶,川岳序穹卑。
惟人濯厥靈,中立奠二儀。
是身稟元化,賦受天弗違。
孰謂眇此軀,存亡有攸歸。
曰彼土親膚,何能愜寸私。
遺體實(shí)蒙被,安養(yǎng)勖自來。
景純得泉脈,孚子法坤維。
回互顧眄間,九宮析幽微。
鏡山宏佛學(xué),早契司馬機(jī)。
轘轅等虛泡,培塿質(zhì)成規(guī)。
驗(yàn)法既已神,趨向靡有遺。
內(nèi)明常湛湛,外視亦夔夔。
竅妙發(fā)馀事,玄感坐可期。
猗歟孝友士,青眼必見知。
去去聿相值,至言探矢辭。
次方子澄韻 明 · 李汛
七言律詩
鏡山老去復(fù)何為,黜陟人間總不知。
吟嘯峰頭應(yīng)有分,往來江上亦無期。
菱歌扇底風(fēng)生面,柘舞臺前月滿卮。
遠(yuǎn)水孤云誰是主,可將酩酊為君辭。
環(huán)祁皆青山,何者與子友。
青蘿枕北樞,白石倚南斗。
松皋展鶴翰,煙嶺束閶口。
此山之最佳,取益云已久。
悠然臥其間,豈但樂杯酒。
相對兩忘年,不覺先白首。
聞之為長歌,馀響震林藪。
借問歌為誰,鏡山老詩叟。
鏡山夕照 明 · 陳廷策
五言律詩
鏡山凌碧漢,圓影郁崔嵬。
流曜窺蓬戶,浮光落客衣。
石痕留返照,鴉背帶殘暉。
樵語并僧話,匆匆踏蹬歸。
按:整理自《古今圖書集成》瑞州府部
自寒松亭至白沙亭 其一 (己巳) 清 · 蔡彭胤
五言絕句
十月癸酉晴。仲氏與余。招百源為寒松鏡浦之游。重,會兩從,鄭弟億萬從焉。南行夾團(tuán)鏡山而去。涉川者再。前十里至寒松。蒼髯偃蓋。人立龍?bào)础0崔\而入亭。泠風(fēng)往來。笙簧間作。于是左右相顧。醒然而喜。世所傳在昔誰家子。三千種碧松。其人骨已朽。松葉尚茸蒙之詩。正實(shí)錄也。歷松間登寒松寺吉祥殿。丹碧玲瓏。拓窗而坐。數(shù)里深松。蕭然有山家之趣。酒一行。命僧凈掃南楣。大書尋真錄。出寺門數(shù)十步。平沙浩浩。如玉如雪者。白沙亭也。登其亭則西北群山。空空濛濛。忽有忽無。東南大海。蕩蕩茫茫。萬里無極。有艇掛席而去。若在畫圖中也。自亭而稍下。得四仙藥鼎則石方且厚。長廣可數(shù)尺。凹其中為鼎。鑿鼎之外四面為云形。穴其一邊。蓋意煮藥于鼎。措火四面。以物窒其穴。仍安其蓋。藥成則開其穴而瀉之也。傍有石臼。三茶泉參差而出。其二蕪沒。其一湛湛然。甃以石如瓶口。水與甃平。大旱而不減。大水而不溢云。于是各飲一鐘。清爽甘冽。若有異香。東望奇巖劈立。雪浪跳入其間者。蓬壺也。傍有一片古石僵在沙上者。四仙碑也。千年仙跡?;匈忏辟狻O埋R徘徊。心骨俱爽。直欲遺世而獨(dú)往也。自白沙亭循海而出。大波相激。飛沫濺人衣。白鷗出沒于其中??墒窃娂椅锷?。未至竹島。呼舟涉湖。過竹島之前。筼筜森然。葉聲戛戛也。緣海岸而馳。渡江門橋入松林間。鏡湖堂跂然而出。畫船泊其下。鴉鬟出其中。長篴寥亮于舡上。于此興復(fù)不淺。歷階而梯升于堂則檐楹傾側(cè)。軒戶破裂。壁上詩板。亡慮四五十人。皆文章鉅公。其中有崔陽浦淀二絕。一曰蓬壺一入三千年。銀海茫茫水清淺。驂鸞今日獨(dú)飛來。碧桃花下無人見。二曰朝元何處去不歸。玉洞杳杳桃千樹?,帀髟麻e無眠。萬里天風(fēng)香滿浦也。酒數(shù)行。登于船。余謂百源曰。始吾儕與按廉來。匆匆忽忽。不盡泛湖之樂。今日不醉無歸。遂中流沿洄。俯仰上下。湖水清鑒人。篙工曰此湖無深淺。只四五尺。過鶴巖至紅妝巖。憶紅妝故事。命妓唱趙石澗新羅圣代老安詳。千載風(fēng)流尚未忘。聞?wù)f使華游鏡浦。蘭舟今復(fù)載紅妝之詩。行酒樂甚。轉(zhuǎn)入外浦。奇奇窈窈。如在壺中。不知有天地也?;氐晴R浦臺則日已入矣。微月生浦。海山依俙。送此萬里目。曠然散我愁者。良謂此也。更考詩板。鹿門詩下有洪叔都事公次韻。而皆和陽浦蓬壺絕也。臺左右無樹木。只有老樹空身。舊有碧桃。今也則亡。臺閣不甚高。而蓋在千尺岸上。故望之屹然也。酒且闌。命回棹還泊堂之下。乘月并馬。大醉而歸。是游也出令曰。此中專于吟諷則心有所拘束。不得恣意登眺。今日禁毋為古律詩。但以長短絕。信口酬唱以樂之。咸曰諾。于是乎錄于左。
紫鸞馭天風(fēng),飛出蕊珠宮。
東浮滄海水,萬里入寒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