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人物:
達(dá)云
相關(guān)人物:
共 2 位
。
共 20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迎仙客
元 ·
鄭德輝
雕檐外紅日低。
畫棟畔彩云飛。
十二欄干欄干在天外倚。
許
達(dá)云
:這??望中原??梢膊贿h(yuǎn)。正末唱:
我這??望中原。
思故里。
不由我感嘆酸嘶。
帶云:看了這秋江呵。唱:
越攪的我這一片鄉(xiāng)心碎。
紅繡鞋
元 ·
鄭德輝
淚眼盼秋水長天遠(yuǎn)際。歸心似落霞孤鶩齊飛。
則我這襄陽倦客苦思?xì)w。我這??憑闌望。
母親那??倚門悲
許
達(dá)云
:仲宣。既然如此感懷。何不早歸故里。正末
云
:吾兄怕不說的是哩。唱:
。爭奈我身貧歸未得。
普天樂
元 ·
鄭德輝
楚天秋。
山疊翠。
對無窮景色。
總是傷悲。
好教我動旅懷。
難成醉。
枉了也壯志如虹英雄輩。
都做助江天景物
凄其
。
云:老兄。小生有三樁兒不是。許
達(dá)云
:可是那三樁兒不是。正末
云
:是這氣這愁和這淚。許
達(dá)云
:氣若何。正末唱:
氣呵做了江風(fēng)淅淅。
許
達(dá)云
:愁若何。正末唱:
愁呵做了江聲瀝瀝。
許
達(dá)云
:淚若何。正末唱:
淚呵彈做了江雨霏霏。
石榴花
元 ·
鄭德輝
現(xiàn)如今寒蛩唧唧向人啼。
哎。
知何日是歸期。
想當(dāng)初只守著舊柴扉。
不圖甚的。
倒得便宜。
許
達(dá)云
:大丈夫得志食于鐘鼎。不得志隱于山林。正末唱:
則今山林鐘鼎俱無味。
命矣時兮。
哎。
可知道枉了我頂天立地居人世。
許
達(dá)云
:仲宣。今年貴庚了。正末唱:
老兄也恰便似睡夢??過了三十。
上小樓
元 ·
鄭德輝
一片心扶持社稷。
兩只手經(jīng)綸天地。
誰不待執(zhí)戟門庭。
御車郊原。
舞劍尊席。
許
達(dá)云
:仲宣。當(dāng)初肯與蒯蔡同列為官??刹缓脕?。正末唱:
我怎肯與鳥獸同群。
豺狼作伴。
兒曹同輩。
兀的不屈沈殺五陵豪氣。
么篇
元 ·
鄭德輝
據(jù)著我慷慨心。
非貪這瀲滟杯。
這酒呵便解我愁腸。
放我愁懷。
展我愁眉。
則為我志愿難酬。
身心不定。
功名不遂。
云:吾兄將酒過來。許
達(dá)云
:酒在此。正末飲科
云
:再將酒來。許
達(dá)云
:仲宣。為何橫飲幾杯。正末唱:
倒不如葫蘆提醉了還醉。
山中得玉藻侄捷報
明 ·
張嗣綱
七言律詩
紫泥封到小茅廬,報到吾家千里駒。
姓字叨蒙標(biāo)虎榜,勛名應(yīng)擬
達(dá)云
衢。
九秋丹桂風(fēng)飄細(xì),三月桃花浪涌高。
我亦教孫云路去,他年得接景蹤無。
后感君恩
其五十
清 ·
趙泰億
七言絕句
我為倫常討亂臣,兇徒增怒日交嗔。
快來言語成臣罪,獨賜分疏荷上仁。
按:右。李義淵者投疏言。大行大王不幸有倦勤之疾。先朝顧命之群臣。深惟宗社之大計。奉承東朝之圣教。策命我殿下于儲位。以定邦國之大本。又曰。辛丑以后事。皆非先大王之意。臣請對陳白曰。先大王不幸無嗣。殿下以肅廟之子。先王之弟。自當(dāng)依明廟故事。紹統(tǒng)矣。辛丑。升儲。實先王奉東朝命。命之授受之節(jié)。光明正大。有辭于天下后世。今義淵。乃不曰大行大王傳授。直曰。顧命大臣。策命定國本。此正如唐時閹宦。自稱以定策國老門生天子者之為。此為萬萬駭悖。又曰。辛丑以后事。皆非先大王之意。誣逼先王。莫大于此。此而不罪。倫常頹矣。上初命絕島定配。李領(lǐng)相陳白請鞫問。允之。義淵受二次刑斃。其間沮敗鞫事之疏。相繼投進(jìn)。前持平李倚天陳疏曰。大臣以定策國老門生天子之言。陳
達(dá)云
。唐朝昏亂之日。閹豎輩援立庸君之事。何敢以此引喻提說于咫尺前席乎。若此不已。將至于君不君。臣不臣云云。即胥命于金吾門外。傳曰。即遣史官。與之偕入。而仍胥命納符陳書啟。又傳曰。有面諭之事。即為入來。承旨尹惠教來傳。又陳書啟不敢入。又特下備忘。復(fù)遣尹惠教傳諭。使即入來。又陳書啟。又下別批。尹惠教更來傳。不得已與領(lǐng)相同為詣闕。引見時。慰諭縷縷。李相陳門生國老之說。只斥義淵大臣策命之說。以辛丑事。全歸于大臣定策。如唐時宦者輩。自以為功者之言而已。曷嘗有他意。而倚天乃以援比昏亂之日為言。言出抑勒。事甚冤誣。上洞加開釋曰。向者筵席所達(dá)。予猶記憶。已知其本意如此。予既洞悉。更何足為嫌。厥后。前承旨李圣肇,前參判李裕民,前典籍許錫等。以此事相繼投疏?;螂磉_(dá)綱目楊復(fù)恭言。搆捏妝撰。無所不至。至于合啟。批答乃曰。至于定策門生等語。是筵說也。他事雖不知。此則言猶可記。今以此為罪。過矣。亟停勿煩。(后罷職之日。上以此言為不過妄發(fā)。)
題文園獅子林十六景
其七
磴道
(乾隆甲午)
清 ·
弘歷
六言詩
砌石砧??躋攀,羊腸縈
達(dá)云
關(guān)。
莫笑小許勝大,峭茜頗傲塞山。
往在己酉。嶠南權(quán)碩士宗洛。鳴其先祖竹林公
(山海)
冤。得復(fù)爵。余以詩賀之。竹林乃與端廟六臣。同時殉節(jié)者也。今年又以多士上言。蒙旌閭贈職之恩。甚盛舉也。更贈短律。聊以歌詠圣代樹風(fēng)聲之美典云爾
(宗洛慶州人)
(庚戌)
清 ·
尹愭
七言律詩
公議年來幾叫閽,溫綸取次慰忠魂。
泉涂改照黃麻誥,宅里生輝赤角門。
可獨賢孫誠孝感,真蒙圣主獎崇恩。
祠前鴨樹抽新葉,遙帶子規(guī)樓月痕
(順興邑內(nèi)。古有銀杏樹。枝葉延數(shù)里。端廟朝忽槁死卜之。曰鴨樹復(fù)生。興州可復(fù)。蓋銀杏名鴨腳樹。而興州即順興也。時莫曉其意。已而有錦城之禍。革興州屬豐基。肅廟朝復(fù)端廟位。又復(fù)興州。前數(shù)年。其枯蘗之下。忽生芽蘗。日漸茂。其根柢所布及咸叢生成林。盡千古異事也。竹林復(fù)爵后。宗洛歷其下。乃口祝而斫其二枝以行。興之距慶四百馀里。而宗洛之行適迂回。一朔僅
達(dá)云
谷祠。云谷祠者。權(quán)氏始祖太師公之祠。而竹林之所配享也。宗洛視其枝。理拆皮脫無生氣。乃插之祠前。眾咸大笑之。已而果生。今三年頗盛云。無乃殉節(jié)諸人忠烈之氣所感而然耶。古亦有若萊公竹者。其理固不可誣也。又今年得子規(guī)樓舊基重建之。圣心曠感。恩典靡所不及。故落句及之。)
。
共 20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