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換
詩社
詩詞書店
人物:
沈光文
相關人物:
共 12 位
。
共 97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馮外孫支孚自龍灣來省
明 ·
黎淳先
七言律詩
別來三月非吳下,訪我茅茨自去年。
臺上風云看駿足,樽前言論藉蟬聯。
心懸桑梓移輕棹,讀罷蒿莪悲遠天
(時艾孚居外艱)
。
不是馨兒王仲祖,庾公那得有名傳
(王濛字仲祖,庾子躬外孫,見鏡自照曰:“王
文開
那生好馨兒?!保?/span>。
次韻
其一
(甲申)
明末清初 ·
崔鳴吉
七言絕句
南風薰入舜弦歌,洛水
文開
禹導河。
生晚苦遭陽九會,此心終奈古人何。
聞唐船漂到濟州。感嘆有題
明末清初 ·
黃煒
七言絕句
中原消息若為真,始識今年
永歷
春。
大義人間終不眛,天公有意故通津。
無題
(癸巳)
明末清初 ·
樸長遠
五言絕句
永歷
兼隆武,中原有二王。
不知姜閣老,何似舊鷹揚。
庚子元旦駐師林門
(庚子)
明末清初 ·
張煌言
七言律詩
中華正朔古相傳,
永歷
于今十四年。
玉幾南荒新日月
(聞乘輿播遷緬甸)
,金戈北道舊山川。
春來水逐桃花長,老去人憎柏葉先。
猶幸此身仍健在,擬隨斗柄獨回天。
題寧靖王齋壁
(此詩收于范咸《重修臺灣府志》〈藝文〉,又載六十七《使署閒情》、王瑛曾《重修鳳山縣志》〈藝文〉、魯鼎梅《重修臺灣縣志》〈雜記〉、余文儀《續(xù)修臺灣府志》、盧德嘉《鳳山縣采訪冊》〈藝文〉、連橫《臺灣詩薈》、賴子清《臺灣詩醇》、《臺灣詩?!?、侯中一《
沈光文斯庵先生
專集》、陳漢光《臺灣詩錄)
明末清初 ·
沈光文
五言律詩
修得一間屋,坐來身與閒。
夜深常聽月,門閉好留山。
但得羈棲意,無嗟世路艱。
天人應共仰,愧我學題蠻
(江寶釵編校)
。
番婦
(此詩收于周鐘瑄《諸羅縣志》〈藝文〉,又載連橫《臺灣詩薈》、賴子清《臺灣詩醇》、侯中一《
沈光文斯庵先生
專集》、陳漢光《臺灣詩錄》、龔顯宗《
沈光文
全集及其研究資料匯編》。編者按:周璽《彰化縣志》〈藝文〉錄為齊體物之作。)
明末清初 ·
沈光文
五言律詩
社里朝朝出,同群擔負行。
野花頭插滿,黑齒草涂成
⑴
。
賽勝纏紅錦,新妝掛白珩
(作者注:「項常掛瑪瑙珠?!梗?/span>。
鹿脂搽
⑵
抹慣,欲與麝蘭爭
⑶
。
⑴ 編者按:「黑齒草涂成」,連橫《臺灣詩薈》作「黑草齒涂成」。
⑵ 編者按:「搽」,連橫《臺灣詩薈》作「涂」。
⑶ (作者注:「番抹鹿油以為香?!梗?。(江寶釵編校)
隩草戊戌1654仲冬和韻
(此組詩收于侯中一《
沈光文斯庵先生
專集》、吳幅員《臺灣詩鈔》、陳漢光《臺灣詩錄》、龔顯宗《
沈光文
全集及其研究資料匯編》。編者按:《
沈光文斯庵先生
專集》題作〈隩草〉。)
其一
明末清初 ·
沈光文
五言律詩
寧不懷鄉(xiāng)國,并州說暫居。
無枝空繞樹,彈鋏又歌魚。
煉骨危疑集,盈頭珍惜梳。
感追無限際,悔絕昔年裾
(江寶釵編校)
。
隩草戊戌1654仲冬和韻
(此組詩收于侯中一《
沈光文斯庵先生
專集》、吳幅員《臺灣詩鈔》、陳漢光《臺灣詩錄》、龔顯宗《
沈光文
全集及其研究資料匯編》。編者按:《
沈光文斯庵先生
專集》題作〈隩草〉。)
其二
明末清初 ·
沈光文
五言律詩
隨時卻不悶,而悶實難排。
浪撼江空雨,風翻天半霾。
熱腸知未冷,晚節(jié)慎無乖。
榮辱漁家少,乘潮又泛箄
(江寶釵編校)
。
隩草戊戌1654仲冬和韻
(此組詩收于侯中一《
沈光文斯庵先生
專集》、吳幅員《臺灣詩鈔》、陳漢光《臺灣詩錄》、龔顯宗《
沈光文
全集及其研究資料匯編》。編者按:《
沈光文斯庵先生
專集》題作〈隩草〉。)
其三
明末清初 ·
沈光文
五言律詩
義旗嗟越絕,剩得此頑民。
矯矯心如石,絲絲鬢欲銀。
中山幾度醒,故國十三春。
尚慎虛瞻陟,天寒夜泣旻
(江寶釵編校)
。
共 97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粵公網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于本站
聯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