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郎顗

共 6 首
入朝感舊(1056年5月) 北宋 · 宋庠
七言律詩
二紀便蕃冒主恩,歸來榮感兩驚魂。
昌辰盡見群龍出(自注:漢郎顗云群龍在位,以喻眾賢。),急景俱隨駭駟奔。
史冊褒賢空汗竹,山丘馀泣已陳根。
此身不減靈光殿,遺老班中巋獨存。
神廟之中年,天下方全盛。
其時多賢侯,精心在農政。
耿侯天才高,尤辨水土性。
縣北枕大江,東下滄溟勁。
水利久不修,累歲煩雩禜。
疏鑿賴侯勤,指顧川原定。
百谷滿倉箱,子女時昏聘。
洋洋河渠議,欲垂來者聽。
三季饒兇荒,庶徵頻隔并。
誰能念遺黎,百里嗟懸磬。
況此胡寇深,早夜常奔迸。
上帝哀煢嫠,天行當反正。
必有康食年,河雒待明圣。
自非經界明,民業(yè)安得靜。
愿作勸農官,巡行比陳靖。
畎澮遍中原,粒食詒百姓(后漢書陳忠傳天心未得隔并屢臻注隔并謂水旱不節(jié)也尚書曰一極備兇一極無兇并音必性反郎顗傳歲無隔并大平可待史記蔡澤傳決裂阡陌以靜生民之業(yè)而一其志宋史食貨志至道二年太常博士直史館陳靖上言農田事以靖為京西勸農使按行陳許蔡穎襄鄧唐汝等州勸民墾田)。
沛沛磕磕洪澤湖,荒荒納納龍所都。
十六巨鰲戴地底,老蛟波面行頭顱。
太乙陰精不解事,弄此伎倆狂且迂。
四海之外復四海,禹益撰著言非誣。
何不移住扶???,偏安盆沼徒區(qū)區(qū)。
胎簪巖腹一勺耳,七十二派群相呼。
尾大不掉勢東瀉,如奔萬馬長馳驅。
歲當丙子祀桐柏,旌旗十道唐鄧衢。
入廟拜宣天子詔,道士伐鼓吹笙竽。
神?白晢踞高榻,赭袍皂幞卷髭須。
旁列水官擁水卒,身材生硬形骸粗。
剪紙招神酹以酒,次及兩廂東西隅。
我來淮南似舊識,河梁本與新交殊。
老子峰頭日將落,瀲滟晴色紅霞鋪。
拄頰清吟恣眺望,幾行垂柳鳴千烏。
黑云崩壞西風起,五神車下鞭石趨。
譬彼將軍拔趙幟,怒飆鏖戰(zhàn)蚩尤符。
浪鼓滂硠茅屋破,渴虹飲盎飛天吳。
奮隆拔地雨大作,天漏曾不停須臾。
蝦蟆登床狐晝語,陽侯作意嚇腐儒。
長庲誰其鍤□?,荊山潼沱事有無。
杞人抱憂胡為乎,蒼水使者多良圖。
郎顗不用生嗟吁,王褒九懷空嗚嗚。
噫嘻王褒九懷空嗚嗚,漢代陳登真丈夫。
五行之志昔曾誦,郎顗高談賈生痛。
咄咄天漏何術塞,商羊只足向人哢。
豐隆奮地火欲流,羲和停行轡不動。
黿鼉鼓鬣來堂坳,蛙黽鳴股上屋棟。
甑口釜底爨煙稀,婦子抱泣老農哄。
夏憐四壁千村無,秋傷五?八月空。
去天一握綠章聞,長吏低回官牒送。
行野愁踏土木災,朱牒限比官糧重。
賣犢鬻女充道衢,百錢斗米堪作貢。
河伯雨師亦常職,跋扈飛揚太豪縱。
長庲告瘁澤門晰,鴝鵒跦跦?何用。
羊盤烏櫳莫嗟咨,秋雁一聲燕麥種。
污邪甌窶破豚蹄,朝元高閣鳴鐵鳳。
前有率居后李寧,東方無絕技。
近日寫生佳處知者稀,虛舟醉眠徒為爾。
泥金竹鶴涉樊籬,設色花鳥虧形似。
誰能畫此野田黃,眼前突兀東鄰李。
讀書萬卷工體物,偶然游戲前身是。
日本名紙雞子白,高麗貢墨雅光紫。
明窗雪屋供點染,妙解通靈具至理。
正翹側刷態(tài)殊絕,珊瑚瑟瑟叢刺里。
使我神明還舊觀,畫中定得詩中旨。
且須火急添功力,濠梁之崔非良史。
君不見今人不識鄭漁仲,此意由來吾獨揣。
丈夫平生不得志,疏魚注蟲真佳耳。
安得從君窺指訣,歸歟他年臥田里。
本草經外辨鳥獸,農作圖中把耒耜。
布衣所愿只如此,風塵落拓嗟已矣。
題罷長歌重太息,故園春色迷桑梓。
壬子仲冬日惟申,節(jié)交長至微陽舒。
是耶非耶聞鶴聲,胡為夜半來吾廬。
爾時懿齋正治易,上師姬孔追商瞿。
在陰子和感鳴鶴,始悟卦氣應中孚。
中孚用事十一月,涉川大信昭豚魚。
六日七分乃至復,此法出自稽覽圖。
云是甲子冬至起,孟氏章句無差殊。
至于四百八十七甲子,復遇冬至如合符(《唐書·律志》大衍《卦候議》:「據(jù)孟氏,自冬至初,中孚用事?!埂痘[圖》曰:「甲子卦氣起中孚,六日八十分之七。」《易·復》疏云:「《易緯稽覽圖》:『卦氣起中孚,故離、坎、震、兌各主一方。其馀六十卦,卦有六爻,爻別主一日,凡主三百六十日,馀有五日四分日之一。每日八十分,五日四百分,四分日之一又二十分,是四百二十分。六十卦分之,六七四十二,卦別各得七分,是每卦得六日七分也?!弧古c《漢書·律歷志》《易》九厄節(jié)如淳注以七八九六乘八釋入元以次災歲數(shù),又明災歲數(shù)必以七八九六乘八之故,云:「八十歲則甲子冬至,一甲子六十日,一歲三百十〔當是「六」字?!呈?,八十歲得四百八十甲子又五日。五八四十,為四百日又四分日之一。八十歲有八十分,八十分為二十日,凡四百八〔當是「二」字?!呈眨闷呤伯斞堋甘棺?。〕甲子。八十歲合四百八十七甲子,馀分皆盡,則一甲子冬至也?!蛊湔f互相發(fā)明,蓋即漢儒以六日七分推災異之法。《后漢書·郎顗傳》云「今春當旱,夏必有水,臣以六日七分候之」是也。)。
王者于此通三統(tǒng),為求歷元之權輿。
一元四千六百十七歲,經歲災歲合計乃得諸。
其中災歲所得數(shù),坎離震兌相乘除。
謂是易候無妄傳,或即孟喜陰陽災變書。
方今亦遭無妄運,萬姓陷溺嗟淪胥。
不思變復翻改歷,附會九執(zhí)紛岐趨。
坐令春非我春、夏非我夏、秋非我秋、冬非我冬,四時失序民以愚。
倒行逆施亂天紀,詎止孟陬殄滅而已乎。
所幸鶴尚知夜半,能通消息參盈虛。
有如復雷在地中,潛龍上應乾元初。
陽動已兆帝出震,九皋介鳥如告吾。
吾聞元法至于甲寅窮,樂葉圖徵言非誣。
行見來歲冬日至,日月合璧星連珠。
靈臺候望云物祥,圜丘降格天神愉。
治歷明時徵革象,醲薰元化欣重??。
曠蕩復返太平世,而今乃后煦嫗覆育萬物咸昭蘇。
⑴ 《三統(tǒng)術》以八十章為一統(tǒng),積千五百三十九歲,三統(tǒng)積四千六百十七歲,一元適盡?!稘h書·律歷志》《易》九厄節(jié)云:「四千六百一十七歲,與一元終?!苟独m(xù)漢·律歷志》云:「元法四千五百六十者,經歲四千五百六十?!辜淳哦蚬?jié)所謂「初入元,百六」「次三百七十四」等數(shù)是也。災歲五十七,即九厄節(jié)所謂「陽九」「陰九」等數(shù)是也。合計則為四千六百一十七歲。
⑵ 《禮?王制》疏云:「如《律歷》之言,此是陰陽水旱之大數(shù)也。所以用七八九六相乘者,以水數(shù)六、火數(shù)七、木數(shù)八、金數(shù)九,故以此交互相乘也。以七八九六陰陽數(shù)之自然,故有九年、七年、五年、三年之災?!埂稌x書·食貨志》引傳曰:「三統(tǒng)之元,有陰陽之九焉,蓋天地之恒數(shù)是也?!顾^「陰陽之九」者,《文選·吳都賦》劉淵林注引《易·無妄》曰:「災氣有九,陽厄〔當做五字?!酬幎?,四合為九。一元之中,四千六百一十七歲,各以數(shù)至陽厄,故云百六之會?!挂杉础稘h書·儒林傳》孟喜所得《易》家候陰陽災變書,為劉歆《三統(tǒng)術》所本。
⑶ 《續(xù)漢·律歷志》注引《樂葉圖徵》曰:「天元以甲子朔旦冬至,日月起于牽牛之初,右行二十八宿,以考王者終始。或盡一,其歷數(shù)或不能盡一,以四千五百六十為紀。甲寅窮?!怪^《殷歷》以千五百二十歲為一紀。如天紀起甲寅,則地紀為甲戌,人紀為甲午,三紀盡,得四千五百六十歲,乃復遇甲寅為元?!埂稘h書·律歷志》太初元年詔「復得閼逢攝提格之歲」是也。此詔為改定三統(tǒng)歷之本,茲不具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