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選項(xiàng)

位置
更多分類

作者
朝代

體裁
韻部

辭賦
序曰。弘文館者。右集賢殿也。猶漢之有天祿,石渠。唐之崇文,丕顯。宋之翰林,金鑾也。三代以上。圣人之道行。至春秋寖衰。吾夫子懼其失也。書之六藝。以垂于后。后之瞽者。因得以有目。其聾者。因得以有聞。不為異端所害者。猶綿綿數(shù)千載間。為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因書以得其言。因言以求其實(shí)。其為修身齊家治國(guó)平天下之道。雖不及圣人。然圣人。亦人也。人與圣人。初未嘗有異。故因其所為而求之不已。則亦庶幾焉。此典籍之官所由設(shè)也。昔楊雄,司馬相如。善于賦。然未聞?dòng)刑斓?,石渠之作。以贊揚(yáng)斯文。而徒務(wù)為長(zhǎng)楊,上林荒亂之詞。以?;笃渚@畎?,杜甫。雖不追二子。然亦唐之作者也。未聞?dòng)谐缥模э@之述。以羽翼當(dāng)時(shí)之世教。而虛誇明堂郊廟之文。其為詞靡而不正。宋以賦取士。然以拙俗為程文。該博為支離。雖有作者。奚足玩焉。且賦者。古詩之流也。諷之者含意。言之者無罪。所以揄揚(yáng)德業(yè)。褒贊成功也。穆以海外固陋。何敢竊喻于揚(yáng)馬諸君子哉。若言順而義切。避邪而慕德。則亦所不讓。乃作弘文館賦。其詞曰。
若稽古昔我先王之偃武修文也。
握乾符闡坤,珍。
薄漢唐之造。
接湯,武之仁。
塵清于外。
獸還于農(nóng)。
爰定鼎于華陽兮。
郁瑞氣之蔥蘢。
樹金城之萬雉兮。
屹左右乎社稷。
雙闕崨嶪以造天。
千門磢磕而敞豁。
于時(shí)子來之萬姓欣戴。
般輸之巧手未訖。
搢紳先生有若周召之羽翼乎姬室者。
乃昌言曰。
易云天垂象。
圣人則之。
制作之謂也。
天有紫微上帝之宅。
惟奎及璧。
是近是側(cè)。
是謂文星。
委精則晉有良相。
增彩則周用再平。
所以輔理乎天文者也。
故有天祿,石渠之府。
崇文,金鑾之作。
嵥峛乎正寢之南隅。
崒?shí)跷囱胫笠础?div id="w0sggk0" class='inline' id='poem_sentence_29_1400478_comment'>
講六藝百家之書。
考二帝三王之術(shù)。
此隆代之所設(shè)。
而為治之上法也。
而況圣上。
體元?jiǎng)?chuàng)始。
誕敷文德。
將使論兵之口。
宣禮讓之風(fēng)。
彎弓之手。
秉游夏之筆者乎。
請(qǐng)先立所以主乎人文者以則天。
王曰俞哉。
宏儒碩生。
聞之踴躍。
莫不明目張膽。
從有司卜。
于是。
素靈射彩乎正位。
坤母不秘其所寶。
爰構(gòu)豐宇。
廓我大道。
其為狀也崙菌蔥翠。
瑰瑋噏倏。
霮?瞟眇。
爽朗昭廓。
翔若鳥跂。
滯若峰矯。
虹梁偃騫兮龍?bào)J。
云窗窈窕兮電繞。
夜月紗欞。
春風(fēng)珠箔。
若乃溫房面陽而南牖。
涼室納飔而西辟。
三冬而秋衣猶暖。
六月而香燈可親。
銀屏吐霞。
玉階生春。
接天語之軋軋。
淪余骨兮鴻恩。
薦珍羞于七寶。
若星羅乎晴旻。
和氣吞吐乎流蘇。
瑞靄繚縟乎金杯。
可令巢父不敢洗其耳。
顏闔不敢鑿其壞。
伯夷,子陵之徒。
亦相與謀曰。
盍歸乎來。
是以懷瑾握瑜之士。
釋來莘野。
收綸渭濱。
元元本本。
駢闐云屯。
朝夕論思。
日月獻(xiàn)納者也。
嗟夫。
滄海宜龍?chǎng)H之游。
太山非蚊蜹之托。
盛恩不可以虛受。
特位豈為乎凡材。
茍非其器。
終纏厥災(zāi)。
故千選而百揀。
經(jīng)累世而靡怠。
雖金,張之勢(shì)胄。
許,史之豪貴。
族聯(lián)三后。
權(quán)傾四海。
千窺百覬。
曾不得躡其一足。
況世之齷齪者哉。
其謂之天上然也。
先王以之而遺后。
列圣由是而作式。
蓋自宇宙以來。
禮樂,文物,天經(jīng),地志,陰陽,性命之說。
萬匱千架。
于是乎積焉。
自秘書之所未嘗有。
鄴侯之所未嘗聞。
秦火以后。
此焉具存。
徒觀其繽紛云委。
狼藉土積。
玉軸牙簽。
縹襄緗帙。
殘編只字。
價(jià)直百璧。
蕓香辟蠹。
木天穹隆。
雖蒼梧之野曬。
不可一日而終也。
于是管輅之聰明。
世南之善讀。
史遷之普覽。
楊修之博識(shí)。
自青春而黃發(fā)。
亙兀兀而不輟。
徒唇腐而齒豁。
曾何記于百一。
宜其陋瀛洲之彥。
鄙云臺(tái)之寵。
鬼薦青藜者。
非劉向耶。
拭吐龍巾者。
非李白耶。
金蓮以游者。
非蘇軾耶。
悅主以義者。
非君實(shí)耶。
累代之英。
于焉咸集。
何謀不遂。
曷愿難獲。
萬理無所礙其懷。
千古莫能逃其口。
棲青云之縹緲。
攜天香兮滿袖。
紉椒蘭以為佩兮。
聆舜弦于南薰。
呈瑯玕以披腹兮。
非堯舜其焉陳。
風(fēng)文化于草上兮。
作耳目乎王室。
落清眺于白屋兮。
叫九天之閶闔。
豈厥寵之無緣兮。
默有補(bǔ)乎缺失。
時(shí)或風(fēng)雨凄凄。
哦新詩也。
冰釋泉涌。
攄清思也。
鳳飄龍起。
縱妙筆也。
周情孔思。
待詔策也。
岳海溟濛。
奏上林也。
峨峨洋洋。
誰患乎無知音也。
時(shí)或金殿宴罷。
玉堂更深。
骨冷魂清。
那得有夢(mèng)。
玉漏已罷于人間。
先生猶臥于天上。
或有進(jìn)而問曰。
古語有之。
文必由賢。
賢必有文。
文者。
賢之枝葉。
賢者。
文之本源。
今改集賢之號(hào)。
而為弘文者。
豈有說乎。
得無舍本而就末者耶。
先生聽言若驚。
搢笏而咍曰。
子以今之文。
為文翰之文乎哉。
果如是。
白面少年。
雕蟲弄文墨者皆是。
可乎。
夫文者。
天以日月星辰。
地以山川草木。
人于其間。
參三而立。
以忠信為體。
而刑政為用。
以三綱為本。
而四維為末。
五帝由體而務(wù)本。
其發(fā)也沖漠。
三王開用而示末。
其光也翕赫。
自文王之沒。
文喪于天下。
惟天獨(dú)付之一人。
曰仲尼。
宜其嘆文不在茲乎。
嗟梁木之既頹。
斯道寓于文詞。
托命蠱簡(jiǎn)。
不絕如縷。
端木。
僅得其一聞。
濂溪。
溯流而焉究。
然其源在于人心兮。
歷萬古如一日。
緊我后之明圣兮。
驅(qū)庶物于壽域。
窮洙泗之淵淵兮。
履三五之玄轍。
散皇明以燭幽兮。
鑄唐虞于至誠(chéng)。
慮圣德之或愆兮。
日親近乎老成。
鑒得失于前車兮。
戒金馬之荒跡。
孰不焦思而竭力兮。
誓殫節(jié)于今夕。
方將有事乎無事之地。
有為乎無為之天。
沕穆坱圠。
與天地同文兮。
通淳化于自然。
此其所以名弘文者也。
遂頌曰。
于皇我后。
冥符太上。
吾道盛兮。
營(yíng)之不日。
守我駿寶。
勛無競(jìng)兮。
虎殿龍樓。
左之右之。
神攸敬兮。
蜷??巋?。
洞寘礧磈。
吁可畏兮。
準(zhǔn)則八方。
玄化洋洋。
彌億載兮。
名雖自唐。
大道之行。
由我始兮。
文必有質(zhì)。
所謂彬彬。
惟圣指兮。
萬古斯文。
復(fù)形人心于胥樂兮。
樂只君子。
夙興夜寐。
彰圣德兮。
大人所處。
小人所視。
天其臨兮。
大學(xué)生某。
恭贊鴻業(yè)。
示來今兮。

晉獻(xiàn)公既即位。
思所以滅戎者。
乃學(xué)兵于司馬雄。
三年造其妙。
喜曰。
兵易為也。
寡人將無敵于諸侯。
況此戎乎。
伐之果利。
以其女歸。
曰驪姬。
驪姬者。
天下之奇戎。
乃能聾公之耳。
盲公之目。
惑公之心腹。
公亦不知其為戎。
而甘溺其術(shù)焉。
乃納之枕席之上。
處以公后之宅。
戎以是得勝晉之術(shù)。
私自計(jì)曰。
晉兵雖強(qiáng)于天下。
無不聽命于其君。
君者。
國(guó)之命脈。
而兵者。
其藩籬也。
與其輟藩籬。
孰若先命脈也。
于是巧舌百端。
奇謀決也。
蛾眉一嚬。
勁弩疾也。
香飄錦袖。
擁旌旗也。
舞輕細(xì)腰。
桓桓如飛也。
方其戰(zhàn)也。
猛將重足而趑趄。
謀臣鉗口而?囁。
殺太子。
不足以永和。
醯景父。
不足以塞欲。
太史臣史蘇。
痛哭而前曰。
公不聞女戎之無敵乎。
昔蘇娥喜裂帛之音。
而殷祀墟。
褒姒好舉燧之戲。
而周德衰。
此女戎之亂天子者也。
齊女解佩于梁園。
鄢郢之師敗期。
越女酣歌于吳臺(tái)。
會(huì)稽之兵夜襲。
此女戎之制諸侯者也。
公矍然曰。
果無御之之術(shù)乎。
史蘇曰。
豈無也哉。
夙夜端拱。
恭儉自約。
圖危于未然。
制變于不形。
此平戎之上策也。
黜妖而箴禍。
貴德而賤色。
明良日親乎左右。
荒淫不接乎耳目。
其策次也。
至如邪心內(nèi)戰(zhàn)。
忠言外隔。
初猶豫而不忍決。
終敗溺而顛越。
然后雖有風(fēng)牧之善戰(zhàn)。
呂望之神略。
無所措其間。
其策下也。
用之者危哉。
公猶不悟。
晉國(guó)之禍速矣。
悲夫。
史臣吊曰。
天胡不仁。
生此尤物。
非戎而戎。
不戰(zhàn)而戰(zhàn)。
莫如不聞。
聞必思見。
莫如不見。
見必思敵。
莫如不敵。
敵必?cái)】?jī)。
敗則有悔。
海不可及。
惡醉而強(qiáng)酒。
其醒何日。
先王之不邇聲色。
其有術(shù)歟。

嘗聞歲周于上。天道明矣。統(tǒng)正于下。人道定矣。非春無以為始。非德無以為繼。惟善始善繼者。非圣人何以哉。余于庚戌元月七日。居大學(xué)齋。聞春之來。悼時(shí)序之易流。感圣主之調(diào)元。遂招管城子。以記一時(shí)之意。覽者無笑其鄙拙云。其詞曰。
歲次黃犬。
天地同德。
日纏胄維。
月軌青陸。
梁園吹簫。
漢宮獻(xiàn)帖。
葭飛竹管。
龍掛畫棟。
獨(dú)臥書窗。
一場(chǎng)春夢(mèng)。
忽有冠者數(shù)十。
童子六七。
來打我戶。
以告春及。
驚起折屐。
顛倒衣裳。
鋪筵東園。
浩歌青陽。
淡新菜兮銀盤。
屹土牛兮紫陌。
少焉莢雨清塵。
籦篁酣歌于墻角。
條風(fēng)拂面。
楊柳喜舞于池邊。
吾亦不知其何為。
呼兒?jiǎn)栔?div id="qsi8maa" class='inline' id='poem_sentence_25_1400480_comment'>
則青帝已至于前矣。
余乃正塵襟峨青幘。
稽顙稱臣。
請(qǐng)吐胸臆。
來何容易。
去何太急。
催紅顏老。
曬綠鬢白。
夢(mèng)得作迎新之曲。
子瞻賦送舊之詩。
興則在矣。
念豈無之。
青帝曰否。
爾聽朕旨。
乾道不息。
四時(shí)行矣。
我自東來。
為歲之首。
擅天地權(quán)。
運(yùn)造化手。
二氣所交。
萬物所阜。
往不可遲。
來不可久。
一年一度。
一去一歸。
至于喜者自喜。
悲者自悲。
望者自望。
迎者自迎。
舉世莫知。
謂我有情。
高適。
催余之徐徐。
蘇轍。
欺余之堂堂。
然余行之至健。
肯為爾而或遑。
言未既。
童子作而呼曰。
今夕何夕斗杓東。
堯天舜日。
佳氣蔥蘢。
歡聲兮如雷。
喜色兮連空。
酌芳醑兮悵忘歸。
來習(xí)習(xí)兮谷風(fēng)。
冠者喜而和之。
歌曰。
五云爛兮大明宮中。
有一人兮眉八彩兮眼重瞳。
體元居正兮調(diào)玉燭。
蕩蕩乎淳化之難名兮。
民奠枕于壽域。
男有馀粟。
女有馀麻。
此億萬年大平之春兮。
不足為九十日而歌也。
青帝于是。
樂而起舞。
春已入于家家。

儒必斥莊子。為其說之怪也?;蛴胁还终?。則圣賢必不棄矣。況如吾者乎。其人間世篇虛室生白之說。不怪矣。要其歸則猶孟子之言浩然。朱子之言虛靈不昧也??陀性懹嗾?。既以此答。且自解曰。夫室虛則能白。白者。虛之所為也。以之為形容心體之本明者。莫切焉。于是賦之。由細(xì)而及大。據(jù)顯而喻微。以自省焉。雖然。莊生。非吾徒也。特取其說而寓言。豈所謂惡而知其善之類耶。其詞曰。
悶余生之愚昧兮。
索玄妙于虛靈。
迷所止而奚定兮。
靜收視而反聽。
方群動(dòng)之潛息兮。
兀隱幾猶枯木。
俄疏欞之得月兮。
炯吐輝之盈室。
詠平子之思玄兮。
誦南華之生白。
縱神馬以騁遠(yuǎn)兮。
吾焉滯乎一畝。
睋九天之閶闔兮。
屹崢嶸乎星斗。
洞中門以喻微兮。
小有曲則人知。
然不快于觀覽兮。
吾將去此而遐之。
嵬嵬乎宇宙之大兮。
能博厚而高明。
無云霓之纖礙兮。
有風(fēng)月之雙清。
爰揭揭予中立兮。
紛上下而求索。
何聲臭之靡接兮。
但鳶魚之飛躍。
茲雖足為妙觀兮。
樂莫大于反身。
天君引余而復(fù)初兮。
將吾造此經(jīng)綸。
會(huì)神明之主宰兮。
潛廣居之昭晢。
門玄牝以出入兮。
合自然為城郭。
曰茲為吾之虛室兮。
中積然而無累。
茍不私于方寸兮。
極高明乎天地。
才明德之復(fù)明兮。
奄發(fā)輝之難收。
懼昭昭之易暗兮。
爝禮火而燭幽。
警一物之來接兮。
灑智水以掃除。
所以樂天而知命兮。
閑利欲之籧篨。
赫英華之盎粹兮。
雖曰虛而為盈。
虛者能盈而盈者不能虛兮。
吾聞之于考亭。
儼十手之攸指兮。
孰云幽之可欺。
伊尹之守拙兮。
躡玄機(jī)之無為。
伯夷之餓于西山兮。
光與日而爭(zhēng)磨。
匪杜屋之重茅兮。
百風(fēng)雨其誰何。
是猶秉燭而夜途兮。
身投昧而愈光。
明已明而逮民兮。
曰堯舜與禹湯。
燭箕山之遠(yuǎn)覽兮。
舍風(fēng)瓢而洗耳。
豈厥本之有二兮。
蓋至極則皆理。
窺圣門之多賢兮。
唯庶幾者顏氏。
默終日而如愚兮。
樂仲尼之日月。
嗟至人之云遠(yuǎn)兮。
正路郁其茅塞。
誰不出乎斯戶兮。
一何迷其南北。
幸關(guān)洛之有人兮。
開先哲之未發(fā)。
吟春草于窗前兮。
目秋云乎天末。
精通靈而感物兮。
神動(dòng)氣而入妙。
盍吾書紳而佩服兮。
期屋漏之無愧。
方歸一而視萬兮。
何寡真而皆偽。
世固飭外而遺內(nèi)兮。
競(jìng)圖邪而斲樸。
矧異說之紛霏兮。
反聾瞽其耳目。
雄守玄而逐貧兮。
愈處窮而思送。
既不能以無物兮。
謂吾中之空洞。
孰超然而反本兮。
醒萬古之長(zhǎng)夢(mèng)。
亂曰。
天造草昧。
立性命兮。
人于其間。
獨(dú)也正兮。
胡為逐末。
困風(fēng)塵兮。
黃粱未熟。
白鬢新兮。
回首人間。
底事真兮。
孔稱浮云。
孟浩然兮。
卓彼先覺。
明此天兮。
敬以守之。
誠(chéng)為主兮。
今天下人。
勞且苦兮。
胡不歸來。
室猶古兮。

茶賦 明 · 李穆
凡人之于物?;蛲嫜苫蛭堆?。樂之終身而無厭者。其性矣乎。若李白之于月。劉伯倫之于酒。其所好雖殊。而樂之至則一也。余于茶。越乎其莫之知。自讀陸氏經(jīng)。稍得其性。心甚珍之。昔中散樂琴而賦。彭澤愛菊而歌。其于微。尚加顯矣。況茶之功最高。而未有頌之者。若廢賢焉。不亦謬乎。于是考其名。驗(yàn)其產(chǎn)。上下其品為之賦?;蛟?。茶自入稅。反為人病。子欲云云乎。對(duì)曰。然。然是豈天生物之本意乎。人也非茶也。且余有疾。不暇及此云。其辭曰。
有物于此。
厥類孔多。
曰茗曰荈。
曰??曰菠。
仙掌,雷鳴,鳥觜,雀舌,頭金,蠟面,龍鳳,召的,山提,勝金,靈草,薄側(cè),仙芝,懶蕊,運(yùn)慶,福綠,華英,來泉,翎毛,指合,清口,獨(dú)行,金茗,玉津,雨前,雨后,先春,早春,進(jìn)寶,雙溪,綠英,生黃。
或散或片。
或陰或陽。
含天地之粹氣。
吸日月之休光。
其壤則石橋,洗馬,太湖,黃梅,羅原,麻步,婺處,溫臺(tái),龍溪,荊峽,杭蘇,明越,商城,王同,興廣,江福,開順,劍南,信撫,饒洪,筠哀,昌康,岳鄂,山同,潭鼎,宣歙,鴉鐘,蒙霍。
蟠柢丘陵之厚。
楊柯雨露之澤。
造其處則崆?,嶱嵑,險(xiǎn)巇,屼峍,峉?,巖嵲,嵣?,崱峛。
呀然或放。
豁然或絕。
崦然或隱。
鞠然或窄。
其上何所見。
星斗咫尺。
其下何所聞。
江海吼??。
靈禽兮?颬。
異獸兮挐攫。
奇花瑞草。
金碧珠璞。
??蘘蘘。
磊磊落落。
徒盧之所趑趄。
魑魈之所逼側(cè)。
于是谷風(fēng)乍起。
北斗轉(zhuǎn)璧。
冰解黃河。
日躔青陸。
草有心而未萌。
木歸根而欲遷。
惟彼佳樹。
百物之先。
獨(dú)步早春。
自專其天。
紫者綠者。
青者黃者。
早者晚者。
短者長(zhǎng)者。
結(jié)根竦干。
布葉垂陰。
黃金芽兮已吐。
碧玉蕤兮成林。
晻曖蓊蔚。
阿那嬋媛。
翼翼焉與與焉。
若云之作霧之興。
而信天下之壯觀也。
洞嘯歸來。
薄言采采。
擷之捋之。
負(fù)且載之。
搴玉甌而自濯。
煎石泉而旁觀。
白氣漲口。
夏云之生溪巒也。
素濤鱗生。
春江之壯沒瀾也。
煎聲颼颼。
霜風(fēng)之嘯篁柏也。
香予泛泛。
戰(zhàn)艦之飛赤壁也。
俄自笑而自酌。
亂雙眸之明滅。
于以能輕身者。
非上品耶。
能掃痾者。
非中品耶。
能慰悶者。
非次品耶。
乃把一瓢。
露雙腳。
陋白石之煮。
擬金丹之熟。
啜盡一碗。
枯腸沃雪。
啜盡二碗。
爽魂欲仙。
其三碗也。
病骨醒。
頭風(fēng)痊。
心兮若魯叟抗忐(一作志)于浮云。
鄒老養(yǎng)氣于浩然。
其四碗也。
雄豪發(fā)。
憂忿空。
氣兮若登太山而小天下。
疑此俯仰之不能容。
其五碗也。
色魔驚遁。
餮尸盲聾。
身兮若云裳而羽衣。
鞭白鸞于蟾宮。
其六碗也。
方寸日月。
萬類籧篨。
神兮若驅(qū)巢,許而仆夷,齊。
揖上帝于玄虛。
何七捥之未半。
郁清風(fēng)之生襟。
望閶闔兮孔邇。
隔蓬萊之蕭森。
若斯之味。
極長(zhǎng)且妙。
而論功之不可闕也。
當(dāng)其涼生玉堂。
夜闌書榻。
欲破萬卷。
頃刻不輟。
董生唇腐。
韓子齒豁。
靡爾也。
誰解其渴。
其功一也。
次則讀賦漢宮。
上書梁獄。
枯槁其形。
憔悴其色。
腸一日而九回。
若火燎乎腷臆。
靡爾也。
誰敘其郁。
其功二也。
次則一札天頒。
萬國(guó)同心。
星使傳命。
列侯承臨。
揖讓之禮既陳。
寒暄之慰將訖。
靡爾也。
賓主之情誰協(xié)。
其功三也。
次則天臺(tái)幽人。
青城羽客。
石角噓氣。
松根鍊精。
囊中之法欲試。
腹內(nèi)之雷乍鳴。
靡爾也。
三彭之蠱誰征。
其功四也。
次則金谷罷宴。
兔園回轍。
宿醉未醒。
肝肺若裂。
靡爾也。
五夜之酲誰輟(自注。唐人以茶為輟酲使君。)。
其功五也。
吾然后知茶之又有六德也。
使人壽脩。
有帝堯,大舜之德焉。
使人病已。
有俞附,扁鵲之德焉。
使人氣清。
有伯夷,楊震之德焉。
使人心逸。
有二老,四皓之德焉。
使人仙。
有黃帝,老子之德焉。
使人禮。
有姬公,仲尼之德焉。
斯乃玉川之所嘗贊。
陸子之所嘗樂。
圣俞以之了生。
曹鄴以之忘歸。
一村春光。
靜樂天之心機(jī)。
十年秋月。
卻東坡之睡神。
掃除五害。
凌厲八真。
此造物者之蓋有幸。
而吾與古人之所共適者也。
豈可與儀狄之狂藥。
裂腑爛腸。
使天下之人德?lián)p而命促者。
同日語哉。
喜而歌曰。
我生世兮風(fēng)波惡。
如志乎養(yǎng)生。
舍汝而何求。
我攜爾飲。
爾從我游。
花朝月暮。
樂且無斁。
傍有天君。
懼然戒曰。
生者死之本。
死者生之根。
單治內(nèi)而外彫。
嵇著論而蹈艱。
曷若泛虛舟于智水。
樹嘉谷于仁山。
神動(dòng)氣而入妙。
樂不圖而自至。
是亦吾心之茶。
又何必求乎彼也。

蜿然異物。我夢(mèng)得之。
腹行尾立。請(qǐng)對(duì)以辭。
昔余生之不辰。屬唐家之中葉。
政已暴于猛虎。俗何回乎野鹿。
縮脩竇而畏捕。怨當(dāng)時(shí)之長(zhǎng)蛇。
或虎而翼。血人于牙。
先秋催稅。機(jī)絕半織。
雞卵折晢。大吠無歇。
民不堪毒。十室九離。
跼高天而蹐厚地。暖呼寒而豐啼饑。
此則百里之蛇也。狼頭鼠目。
拖紫紆青。羊狠虎視。
據(jù)社負(fù)城。吹毒燎而枯死。
扇虐焰而熏骨。遂使?jié)郎蕉贰?div id="is2om0a" class='inline' id='poem_sentence_13_1400483_comment'>
侶蟲蛇于海域。斬虺壯志。
竟蹭蹬于百越。此則朝廷之蛇也。
若余者。上無手下無足。
折翼去角。冬穴夏出。
永人爭(zhēng)募。捕余是役。
避世之虐。犯我之毒。
雖九死其猶甘。遠(yuǎn)公門之鞭撲。
然時(shí)政之使然。豈其心之所樂。
顧微物不足數(shù)兮。哀萬姓之失所。
余悲欲語?;腥惑@悟。
乃憮然曰。嗟哉。
是豈非蔣之怨而柳之所嘆者耶。昔先王制民之產(chǎn)兮。
薄稅斂而省刑罰。無一物不獲其所兮。
有比屋可封之俗。曰自樸喪而淳衰。
世道日澆而月薄。天地一網(wǎng)而無所逃兮。
反寄生于蛇蜴。吾不圖苛政之甚。
乃至于此極也。安得捕人中之蛇。
以為醫(yī)世之良藥。滌宇宙而開壽域。
然后使?fàn)杹碛挝覉@。來穴我丘。
脫其形。變化為龍。
獻(xiàn)明珠于隋侯。已矣乎。
唐虞世遠(yuǎn)。羲黃邈焉。
喋喋黔首。將安適焉。
人耶蛇耶。何其毒耶。

富陽城上。有墓若堂。
洞簫歸來。風(fēng)月蒼茫。
草臥黑甜。夢(mèng)見羽客。
翩翩來揖。一吐胸臆。
昔余往來乎風(fēng)塵??鸵κ现萁恰?div id="sgw0e8g" class='inline' id='poem_sentence_4_1400484_comment'>
猶犬馬之戀主。異飽鷹之飛絕。
振烏衣而春至。曳紅縷而秋別。
顧乏雞鳴之才。枉荷珠履之恩。
洋洋得意。五六馀春。
豈意又來。主人為非。
渭橋之巢松已折。洛陽之舞馬安歸。
紫鳳臺(tái)豈不好兮。孰喜余之塒也。
黃鶴樓豈無人兮。孰悲余之辭也。
寧如百士。從田橫于重泉。
又似三良。殉秦皇于九天。
孫輢之魂一飛。越鳧之憾幾年。
予驚蝶夢(mèng)。語不得伸。
極目江山。憂心如綸。
乃憮然曰。嗟哉。
豈非社去社來。喃主人者耶。
犯風(fēng)冒雨。傳文字者耶。
含忠履信。為知己死者耶。
千秋百代??梢越浜笫乐p薄者耶。
思汝美汝。為汝歌曰。
月明兮空村。草滿兮畫閣。
魂一夕而九逝。戀舊恩兮何極。

維甲寅之三月兮。我來自乎觀周。
欣行侶之無恙兮。遂駕焉而相求。
何適庵之遠(yuǎn)游兮。而旅赍之亟修。
喚一壺于青簾兮。雜逢歡于別愁。
造春游于松陰兮。逸醉袖而不收。
怨西笑之才定兮。送夫君于南陬。
不贈(zèng)言而贈(zèng)心兮。又得句而為羞。
既朝廷之得人兮。吾何為乎君憂。
然此行之可慎兮。摽胸臆而細(xì)抽。
乘蛟龍而跨海兮。馴鹍鵬于東流。
納吾舌于彼腹兮。拜故人于行辀。
信行止之以天兮。從秋蓬之攸摎。
臨漢水之漫漫兮。羨白鷗之雙浮。
欲寄目乎君征兮。君車疾而無由。
待君而知國(guó)計(jì)之所以兮。恨落日之難留(適庵伸之別號(hào))

愚嘗觀古人都邑之作。黃絹幼婦者多矣。至如班固兩都。張衡兩京。左太沖三都等賦。氣局軒豁。體勢(shì)雄偉。自漢魏以來。至于今罕有之。可謂天下之杰作矣。然未免夫后世虛妄之欺。嗟乎。此數(shù)人。以不世之才。牽于文章之癖。而有黃榴白鴉之虛誣。都邑之作。亦可謂之難矣。今愚以彫蟲之學(xué)。任班張之事。得無為學(xué)西施之嚬。而反有嫫母之惡乎。且夫寸晷之下。不可得考地志。則于三都之山川草木之名。宮闕鳥獸之類。亦不可坐知矣。故愚竊效崔滋三都之作。先述箕子之德。次及前朝荒淫以亡。然后濫記漢都經(jīng)營(yíng)之盛德為賦。雖不足窺前人之作。亦可觀風(fēng)化之何如也。其辭曰。
今夕何夕。云斂碧天。
天風(fēng)翩翩。明河涓涓。
客有西京談叟。松都辯生。
相與為友。連袂而行。
攄懷舊之蓄念。發(fā)思古之幽情。
挾天風(fēng)以壯觀。至漢都而乃息。
漢都主人。引客而入。
坐以華堂。醉以歡伯。
再拜問于談叟曰。西都之事。
可得聞歟。叟曰諾。
惟我西都。在海之東。
襟大江之溶溶。負(fù)巨岳之嵩嵩。
緬箕子之受封。振文風(fēng)于東方。
陳九疇與八條。納斯民于康莊。
遂令左衽之徒。變?yōu)橐鹿谥住?div id="io0owkw" class='inline' id='poem_sentence_14_1400486_comment'>
懿風(fēng)淳而俗美。宛鎬京之日月。
豈山溪之足賴。諒仁風(fēng)之暗結(jié)。
何孱孫之不繼。奄鞏基之瓦裂。
雖先圣之已矣。儼清風(fēng)之如昨。
民到今受其賜兮。聞弦誦之不絕。
茲西都之一區(qū)。異尋常之陳跡。
撫山川以浩歌。念明德兮傷神。
主人于是。聞言而喜。
將書其紳。松都辯生。
亦欲誇以中京之豐。乃言于主人曰。
蓋聞天以日月為紀(jì)。地以四海為綱。
咸陽為王者之里。洛邑為帝王之鄉(xiāng)。
拔萃于班固之賦。標(biāo)名于張衡之筆。
子亦聞松都之事乎。請(qǐng)為子陳之。
于赫麗祖。合三為一。
赫矣建都。是為松京。
郁郁青木。屹屹高城。
聳宮室之撐天。紛雞犬之相聞。
長(zhǎng)堤紫陌之逶迤。歌童舞兒之繽紛。
壯平皋之游畋。極后宮之繁華。
公子王孫之遨游。瓊姬玉女之如花。
擬金陵之豪華。倒秦關(guān)之險(xiǎn)阨。
風(fēng)流之浩浩無涯。羌難得而備說。
覽山川之壯固。實(shí)王者之攸御。
言未訖。主人赩然不悅曰。
客之言過矣。昔者。
西賓言戲而受侮于東主。憑虛好奢而見辱于安處。
不亦宜乎。吾聞固國(guó)不以險(xiǎn)。
興邦必以德。是以箕準(zhǔn)荒淫。
千年之基草沒。辛隅虐民。
操雞之業(yè)云滅。彼兩都之為墟。
曾不滿夫一噱。子獨(dú)不聞漢都之盛制乎。
當(dāng)其麗季板蕩。干戈不息。
文恬武嬉。上陵下讒。
下民仰而上訴。上帝怒而降監(jiān)。
乃致命乎圣祖。作生靈之明辟。
圣祖于是。授金尺于夢(mèng)寐。
協(xié)天人以決策。遂使區(qū)宇再造。
日月重光。于以定鼎于漢之陽。
壯哉地勢(shì)。天辟地設(shè)爾。
其首善之地。豪俠之窟。
四方之所輻輳。風(fēng)化之所由出。
前南山之崔嵬。后北岳之嶄巔。
真天府之勝地。宜列圣之相傳。
今圣主之在上。乃善繼而善述。
法夏禹之卑宮。察周書之無逸。
惟仁德焉是宅。何山溪之足說。
宇宙郁兮陽春。乾坤調(diào)兮玉燭。
俾圣子與神孫。傳萬世而不拔。
然則彼五百年松都之基。八百載西京之業(yè)。
又烏可與言于今日哉。辯生于是。
矍然失容。逡巡避席。
儻非主人之誨我。吾其為醢雞之燭臅也。
乃相與歌曰。平城月明。
松都云飛。故國(guó)無人。
吾誰與歸。再歌曰。
圣人作兮河水清。兩京破兮漢都開。
早歸來兮青云路。不知此身之登于春臺(tái)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