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90,分5頁顯示 2 3 4 5 下一頁
七言律詩
永嘉多名山水。清涼山尤奇。有瑰詭絕特之稱。余自幼少時。已聞而慕之。每欲往一登其絕頂。顧塵埃蹩躠。久不果能。癸亥春以事至山之傍近地。會天雨水盛。留滯不得還。因念雨馀岫立。又奇之奇也。適來玆山下。盍往觀諸。將行有戶之者曰之山于花紅樹綠宜。與楓赤時尤宜。游者以此時。與同志數(shù)人聯(lián)翩。步武上下斯為樂。今春早非其時。且何為獨往。應(yīng)之曰固也。其有說矣。昔明道游秦山則早春也?;掴值悄显绖t冬月也。謝康樂之上石門頂也。未聞有一人偕。豈非觀山水有術(shù)。不必多人之為樂。而紅綠之徒娛人耳目故邪。如君言。是為景物役也。遂行至龍穴寺。窺龍穴觀魚峰。欲踰峰頂。僧曰絕險。非辦命不能上。乃止。少選促駕行。路過故城。城堞猶存。俗傳麗王所筑云。行十馀里。始至山下。仰見諸峰。拔地峭堅。頂天而直上。緣崖有徑。窅窱如無有。下騎行。頫視猶悸。歷抵蓮臺寺。勞甚若將據(jù)頓地。宿地藏殿。翼日丙午。上御風臺。觀金塔峰。西望香爐峰。其北蓮花峰。飲聰明水。至致遠庵。有退翁題名。磨滅不可記。上風穴。僧言舊有崔仙棋局。今不可見。歷安中庵至二清涼。適有孤禽叫危石。石欲裂。南望祝融峰?;氐种逻h庵小憩。并山北稍上。窺金生窟。觀瀑布。雨后飛流甚壯。其上擎日峰。是日曉起候日上。北轉(zhuǎn)石徑甚巇。又北上抵滿月庵。觀紫鸞玄鶴諸峰。自是山益高。飛鳥見其背。俛視溪谷。碌碌不可見丈尺。西歷元曉庵。又東南下。歷二大乘至文殊庵。稍疲咽唇焦。敲巖冰以餐。西歷普賢庵上喚仙臺。洞壑尤絕。殆非人境意。戀戀不欲去。過清不可久。欲西南至外山。觀丈人峰探金剛窟。會日暮。僧持不可曰外面只是前面。笑而止。還宿蓮臺。丁未出山。從故城上而歸。嘗聞自宣城涉洛水。訪月瀾歷丹砂。過孤山日洞。以入是山。方窮奇極幽。恨余今不暇。異日者倘得復來游。游當于是乎始。姑志游歷之次第。并敘所得詩若干首存之。時觀之以自釋焉。
直將輕舉御泠然,期在孤鴻滅沒邊。
落日斷霞標玉界,白云流水鎖青蓮。
洞藏龍穴深無地,巖號魚峰上插天。
火急去看真面目,棱棱瘦騎不勝鞭。
追陪勝賞趁恢臺,晴晝陰濃不起埃。
繞舍江山朝暮態(tài),滿庭紅白淺深開。
云藏岳麓徵遺躅,風送鐘聲聽郁雷。
見說梅翁曾住此,傷心何日起公來⑴。
⑴ 退陶老先生題云庵寺韻。有江亭昔眺云藏岳。山寺今登岳出云之句。
無端飛雨過重城,羈思依然夢不成。
剩愧身心全欠約,可堪家國兩關(guān)情。
云收白岳晴光動,春返皇都淑氣生。
遙想故園今夜月,小梅花影透簾明。
蒼茫煙雨下秦川,彩鹢隨風不費牽。
湍駛稍知花改岸,波平更覺水如天。
千重螺髻光搖蕩,幾處樓臺影接連。
汗漫還疑河漢近,直通槎路會群仙。
寥落寒天日欲西,漢陽歸客欲還棲。
幽懷準擬開蒼雪,愁緒無端入石溪。
交臂虛違三益會,論襟遙寄一封題。
窮山歲晏仍愁疾,夢里那堪路忽迷⑴。
⑴ 天章嘗自號蒼雪。聞粹彥,國材與天章追到。已后余行。故云三益。
大漠蒼蒼雁叫哀,關(guān)河萬里客初回。
千年塞戍黃云積,八月陰山白雪來。
憂已折心無一寸,酒要排悶強三杯。
殊方卻喜吾人至,羈抱從今得好開。
我家何在海東濱,漂轉(zhuǎn)殊方會卜鄰。
離別安能顧妻子,蒼黃獨自奉昏晨。
天涯風俗相勤款,世上交情豈故新。
白日元非有私照,幾時窮冱見陽春。
長程草草向愁州,消息初聞涕自流。
靺鞨山前饒虐雪,混同江上逗行辀。
晝嗔鵲噪虛傳喜,夜占燈花謾解憂。
最是苦寒侵骨處,為憐誰憫爾凋裘。
① 權(quán)公時謫吾州。同諸父登臺賦詩。遠寄大人。
十年云壑日遲遲,閒愛晴窗映翠微。
偶道時來茅拔茹,忽驚霜早葉辭枝。
東臨桑海風波惡,北走關(guān)山雨雪霏。
底事登臺仍作賦,解教羈縶亂鄉(xiāng)思。
綴佩瓊琚藹厥聲,南州人物數(shù)清英。
時來幸際河清會,老去何知澤畔行。
白日未回陰壑照,文星還晦曉天精。
擬招忍賦魂歸些,暮雨青楓不盡情。
憶昨蒼黃嚴譴日,兩家南北邈分飛。
炎荒幾祝江山護,關(guān)塞偏驚雪霰霏。
雷雨他年應(yīng)作解,圭璋此日奄藏輝。
白云千里思親淚,遙向新阡又一揮。
虞卿無復著春秋,歲晏空山一任愁。
北走那堪血流腳,南還贏得雪盈頭。
會看治有彈琴化,猥許狂非繞指柔。
赤子窮年望哺急,遁湖何遽憶眠鷗。
海國天寒短景催,官梅詩興正悠哉。
江湖地遠兼憂樂,松桂林幽絕介媒。
東閣已無行馬設(shè),蓬門今為使君開。
習池何日風流好,看取山公酩酊回。
北陸驚看大樹萎,塞垣寥落事全非。
玉關(guān)無復班超入,劍外翻為嚴武歸。
匣閉蛟龍空吐氣,風飄帟幕暗成霏。
宦游三載仍愁疾,執(zhí)紼傷心未倒衣。
身世飄搖等越流,東西南北幾時休。
三年關(guān)塞風霜苦,六月炎荒瘴癘憂。
親老幾回煎百慮,汝來猶自減千愁。
悲秋旅館還分手,疏雨寒煙恨轉(zhuǎn)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