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沈(湖名。在松京城外十里許。蓋取名朝士之死所也?!?span id="9ufm03x" class='bold'>今古一體。其可不善待此輩乎。傷哉傷哉。) 明 · 沈光世
出處:休翁集卷之三
毅宗即位。好游衍。筑臺館園池。無歲無之。日與金敦中,林宗植,李復(fù)基,韓賴等諸文士。酣宴唱和。樂而忘返。二十一年。聞城東沙川龍淵寺南。有石壁數(shù)仞削立臨川曰虎巖。流水渟滀。樹木蓊蔚。命內(nèi)侍李唐柱等。搆亭其側(cè)。名曰延福。奇花異木。列植四隅。以水淺不可舟。筑堤為湖。人甚苦之。二十四年。自延福亭。將幸普濟寺。駕近普賢院。鄭仲夫,李高,李義方等作亂。盡殺扈從諸臣及在京文臣。初。仲夫為牽龍。除夕儺禮。王臨視交躍為樂。內(nèi)侍金敦中以燭燃仲夫須。仲夫辱之。敦中父富軾怒。白王欲拷仲夫。仲夫逃免。由是慊之。時王荒淫。不恤政事。游幸無度。每至佳境。與諸學(xué)士唱和未已。諸將疲困憤惋。始有不軌之心。加以宗植,賴等。怙寵傲物。蔑視武弁。眾怒益甚。是年。王幸和平齋。又與近侍 。將士饑甚。仲夫曰。文臣得意醉飽。武臣皆饑困。是可忍乎。遂搆兇謀。后王自延福亭將幸普賢院。至五門前。召侍臣行酒。酒酣。顧左右曰。壯哉此地。可以隸兵。命武臣為手搏戲。蓋知武臣缺望。欲因以厚賜慰之也。賴恐武臣見寵。遂懷猜忌。大將軍李紹膺。雖武人。力羸不勝而走。遽前批其頰。王與群臣撫掌大笑。諸將皆失色。仲夫厲聲曰。紹膺三品官。何辱之甚。王執(zhí)手慰解之。駕入院門。群臣將退。高等。手殺宗植,復(fù)基。賴匿御床。高拔刀脅。出即殺之。大小臣僚皆遇害。積尸如山。盡投湖中。使人呼于路曰。凡戴文冠者。殺無遺種。卒伍蜂起。搜殺無遺。放王于巨濟。尋遇弒。初。鄭襲明以潛邸師傅。及王即位。多切諫。以嚴見憚。遂仰藥而死。王嘗游幸。酣樂曰。襲明若在。吾豈至此乎。
毅王好文事游宴,墨客詞臣相狎款。
延福亭前筑儲水,晝御龍舟夜未返。
君王一動從扈多,醉飽者誰饑者怨。
手搏見辱燭燃須,鋒刃奮起真斯須。
文官殺死武官呼,積尸如葦沈前湖。
王身國事從此休,襲明若在有是不。
由來留連多喪國,況此親兵懷憤毒。
君臣酣樂不知憂,畢竟奇禍生肘腋。
至今過者心神死,當時景色知何似。
數(shù)頃湖水色凈淥,千秋冤血猶凝碧,言之于邑豈終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