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句因包含“濩落”,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濩落
第 50 句因包含“桑榆,迫”,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桑榆迫
第 54 句因包含“中孚”,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中孚
第 63 句因包含“膏肓”,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膏肓
第 87 句因包含“食薇”,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食薇
第 90 句因包含“禹,湯”,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禹湯
第 99 句因包含“西伯”,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西伯
第 101 句因包含“鷹揚(yáng)”,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鷹揚(yáng)
第 102 句因包含“玉馬”,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玉馬
第 144 句因包含“牧之”,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牧之
第 158 句因包含“樂天,知命”,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樂天知命
第 160 句因包含“橫流”,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橫流
第 186 句因包含“洋洋,乎”,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洋洋乎
第 189 句因包含“乘云”,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乘云
箕子賦。次姜編修 明 · 張維
 出處:溪谷先生集卷之一
屈,宋之后世無騷。班,張之后世無賦。明興李,何諸子乃始彬彬振古。而閎衍巨麗之體。猶未大備。至盧次楩,王元美而后騷賦復(fù)舊觀。不佞嘗讀而艷之。竊意中華之大。必有繼作者。顧海僻遠(yuǎn)。未之聞也。茲者伏蒙正使大人出示箕子一篇無論詞旨醇篤。足以仁圣微意。其奇文奧語。錯落臚列。雖王,盧復(fù)作。殆欲瞠乎下風(fēng)。吁亦壯矣。不佞款啟寡聞才具凡近。不足以追攀步驟。顧唱酬之禮。不敢闕焉。謹(jǐn)依韻和呈。以請斤教。撫掌之笑。有不敢避。其辭曰。
藐臺濩落寰中兮,悵介特無侶。
往哲逸軌兮,思矯翼而偕舉。
九州而想其人兮,羞余肴兮醊余醑。
絕響久湮兮,誰哉倡予而和女。
經(jīng)浿陽之舊墟兮,竊慕元圣遺緒
陟降不可知兮,參帝居兮共天語。
宇宙既均式于大法兮,矧茲夫子之攸處。
溯流風(fēng)之眇邈兮,中郁曲而齟齬。
夫子信修而服義兮,秉烈祖淵心
芳潔紉佩兮,操道術(shù)而為之琛。
薦美宗祊兮,顧獨(dú)遭世之昏淫。
皇天不純命兮,獨(dú)夫不改梟音。
周道孔夷兮,遵九折崎嵚。
蘭蕙蘊(yùn)崇兮,植叢棘林林。
天乙之克享天兮,帝眷命日深
賢圣之六七兮,而商祚式至于今。
鑒非遠(yuǎn)而在夏兮,胡今人之莫之艾。
妹也之為妖為蠱兮,曾不窹茲之兇害。
輪摧而輿仆兮,覆樂出乎是途。
既無戒于顛越兮,又冥行疾驅(qū)。
脯為林而酒為池兮,千人飲而萬人呼。
親懿格人兮,舉痗心而殷??。
謨言之孔吁兮,君反以為怪誣。
少師法語兮,夫豈罔念乎嬰誅。
哀邦命之綴綴兮,譬頹晷之迫桑榆。
豈余躬之足恤兮,君庶遄乎自虞。
王子之出迪兮,諶余詔中孚。
相顛木之有蘗兮,無寧愈勝乎萎枯。
喟余心之眷眷兮,將舍此而焉徂。
天既集命西鄰兮,日觀兵以東??。
夫孰遠(yuǎn)薰而即蕕兮,況吐飴而茹荼。
膏肓不可為兮,又何賴于俞盧。
余寧蒙難而降志兮,甘自淪于卑污。
獨(dú)泯默沈痛兮,背膺牉若副辜
蚩蚩朋淫兮,疇復(fù)察余之危苦。
明神聽直兮,指皇天后土。
諒天廢之不可支兮,聊以自獻(xiàn)于吾祖。
仁人胥以流亡兮,余有志其誰輔。
糞土不辭兮,孰清澄否臧。
固臣罪之當(dāng)戮兮,寧止臣下不匡
西師之逾河兮,哀殷命之不長。
膚敏濟(jì)濟(jì)兮,爭祼將于新王。
顧余忱之不可化兮,恒耿著乎衷腸
食薇太隘兮,所不忍乎牽羊
九疇大范兮,道無間。
斯民萬代兮,匪余獨(dú)詔于周邦。
聊申申以敷告兮,謇身抑而道揚(yáng)。
并彖繇以表里兮,予蓋言之已詳。
彝倫而密若兮,天其以予為不祥
西伯既已沒兮,世無人其我知。
鷹揚(yáng)非我伍兮,玉馬又非余所期
四海蹙蹙兮,獨(dú)郁邑而安之。
東表有土兮,非職方之攸尸。
既有成言王子兮,詎今日狐疑
哲人遂志兮,夫豈一槩趨舍
不可以我縶兮,孰此行之可已。
遐哉東海洋洋兮,戒余轄以即路。
夷之陋尚可居兮,信吾德之貞固。
八條優(yōu)優(yōu)兮,漸摩哲王軌度。
欣欣于振德兮,載色笑而匪怒。
殊俗以塊處兮,嗟余行之踽踽。
商丘邈其離絕兮,干與兮鬼為伍。
殷墟麥秀兮,獨(dú)忍淚增傷。
天命之有廢興兮,又何恨狡童狓猖。
東民之函圣化兮,易介鱗衣裳。
忠信服禮義兮,遵正路而倘徉。
啟我蒙而導(dǎo)我迷兮,又能已我之瘨狂。
滌膻而辟螻兮,爰熏襲乎芬芳。
橧巢與穴窟兮,俾我寧處堂房
君師父母兮,澤遠(yuǎn)道光
距今茲幾千祀兮,儼祠廟孔陽。
墓門松柏兮,豈蕘牧之或戕。
綿血食海外兮,足以迓續(xù)乎殷商
人世迫隘兮,竟同歸枯髏。
本非榮于尊顯兮,又奚辱于牢?。
夫惟致命善道兮,羌志士之攸求。
湯文明德兮,尚不免幽囚。
有志直遂兮,涂有轍而共由。
求仁得仁而何怨兮,樂天知命不憂
明夷而諷軼詩兮,渙余涕之橫流。
天既奪鑒于頑嚚兮,彼廉耒又何尤。
翰林主人兮,紛獨(dú)慕此姱修。
韺韶要眇兮,息淫哇嘲啁。
詞源沿溯兮,窮藝圃以騖蹂。
帝命而使東藩兮,慫玉節(jié)矗矗。
遺風(fēng)故都兮,感天道之培覆。
何為而篤祐兮,子何為而降戮。
顧仁圣之秉義兮,矢靡詘于臣仆
生既不憚狴犴兮,沒亦匪愿乎汗竹
甘埋聲而穢跡兮,長自屏荒服。
道不窮于喪亡兮,志愈貞于危蹙。
昌辭吊古兮,撫千載猶隔宿。
夫子之神儼若在兮,洋洋乎上下四方。
左微干而右墨臺兮,聊相于兮不永傷。
安得乘云御風(fēng)兮,出入荒兮窮眇茫。
肅群圣之精靈兮,訪三統(tǒng)興亡。
樂浪之山兮峙巖巖樂浪之水兮流洸洸。
莽蒼丘井之墟,嵽嵲衣冠之藏。
士不媠于弦誦兮,氓樂業(yè)耕桑。
圣人之化與天通兮,諒彌久而彌章。
湯武兮同一圣,殷周兮同一王。
烝民同一性,四海兮同一鄉(xiāng)。
三代所以直道兮,知與能兮皆良。
縱敝邦之處僻兮,豈民德之或涼。
君子之莫我違兮,毋遽趣乎歸裝。
圣范而極研兮,延俊髦徊翔
云夢巨麗兮,騰茂實(shí)于詞場
鋪張夏之文明兮,永衣被于偏荒。
鴻藻三復(fù)兮,覷光色之淵蒼。
華而并美兮,長榮菀于都房。
亂曰:握瑜兮懷瑾,天方蹶兮謂何
廱君兮不可昭,雖愿忠兮可那。
隳余飾兮辱余身,心斷斷兮無他。
離離禾黍郁郁邦畿。
故國兮適殊方,魂有招兮無歸。
亳社兮既亡,宗周滅兮疇依。
耿此心兮獨(dú)不死千秋萬歲無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