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對(四言)(戊戌) 清 · 權(quán)矩
四言詩 出處:屏谷先生文集卷之一屏山雜錄
戊戌之歲,四月孟夏。
余避癘氣,來在院舍。
有烏翩然,爰止屋角。
縮頸搖喙,其聲甚惡。
余呼童子,投之以石。
曰爾羽族,類亦非一。
或好其音,或麗其色。
且如南禽,呈祥報喜。
各效其能,以悅人意。
毛淺而黑,爾形何陋。
無為亂人,爾聲可惡。
既令生憎,又何致異。
一號人家,災(zāi)害并至。
爾惡既稔,爾罪寧釋。
枉矢逐妖,亦列經(jīng)籍。
碎首剖胸,于爾不惜。
烏若傾耳,對之以臆。
一氣轇轕,升降往復(fù)。
或和以散,乃為福祥。
或戾而變,遂成兇殃。
運行之度,雖有其數(shù)。
燮理之方,寔有攸主。
世入太和,民不夭札。
降及衰季,疫癘斯作。
究厥所由,孰任其責(zé)。
今玆之癘,亦云太甚。
時氣乖和,氛沴成祲。
蘊隆不解,如霧如煙。
襲虛投隙,遇則難痊。
火網(wǎng)布地,蠥雖難逭。
見機(jī)而避,災(zāi)或可免。
奈何最靈,昧不燭微。
既不先知,寧戒其來。
我是飛類,知氣則神。
不為身謀,所憂者人。
欲誘其衷,俾豫其防。
口不能言,告以何方。
來自野外,乃向村塢。
或止于舍,或集于樹。
或鼓其翼,或振其羽。
高聲角角,警眾之鐸。
低聲啞啞,報敵之諜。
仰如察候,俯如告密。
見形可悟,聞聲亦解。
交疏獻(xiàn)忠,我則癡矣。
先事而圖,豈非人利。
何不見德,乃反讎視。
未火曰火,謂妄則是。
梨落于飛,咎余無怪。
相彼蚩蠢,有諷靡覺。
以子達(dá)觀,胡不見察。
子且有言,他不足說。
子于禽鳥,取者伊誰。
子謂好音,無過栗留。
子謂麗色,必是孔雀。
過耳成空,于事何益。
逐目易移,恐傷其德。
惟鵲效靈,其尚庶幾。
晨窗查呀,喜音輒至。
占方成巢,休應(yīng)不忒。
非若彼類,只假聲色。
人情好祥,孰不汝德。
子所稱道,其亦以斯。
但有所疑,吾且直之。
禍福無門,吉兇在我。
狃喜而怠,祥反為禍。
知懼而戒,災(zāi)亦無傷。
大鳥亡宋,飛雉興商。
況且吉慶,自有攸致。
靜而俟之,亦當(dāng)自至。
告不必早,知不必豫。
反貪天功,只求容悅。
競進(jìn)爭先,惟恐不及。
跡似諂佞,事近逢迎。
曾聞宋臣,不進(jìn)太平。
以此揆之,是非可明。
鵲之取寵,以傳吉兆。
我之見憎,戒禍之故。
勿謂鵲喜,勿謂我惡。
傳吉戒禍,先知則一。
若言利害,不可同日。
佞而有譽(yù),忠反獲罪。
非我足惜,為子深慨。
色本淺陋,不敢矯飾。
聲自無謂,亦難變易。
子兮知我,繼此勉竭。
子不知我,何必更聒。
逝將去汝,永與相忘。
野樹江林,自在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