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句因包含“憐,襪凌波”,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凌波襪
次韻楓皋 清 · 沈象奎
七言律詩(shī) 押支韻 出處:斗室存稿卷二
楓??送水仙五顆使種之。余曾在燕中。見(jiàn)臘月爛開(kāi)。今此墨魁如凍芋而無(wú)芽苗。疑其種之已晚時(shí)。楓??又云向亦種于此時(shí)。比二月輒能抽葉作花。余亦于瓷斗貯水。仿其法種之。數(shù)日便有小萌。仍和其寄示韻。
即勿論花奇不奇,竹庵梅厓相宜。
為憐洛襪凌波遠(yuǎn),或慮湘裙拖水遲。
君喜今朝幸活,我期他日種仍滋。
方教金盞玉臺(tái)水仙一名金盞玉臺(tái),不待江瑤雪絲東海江瑤柱二月始上。前在洪原見(jiàn)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