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句因包含“青藜,杖”,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青藜杖
第 45 句因包含“曹溪”,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曹溪
第 65 句因包含“南榮”,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南榮
第 65 句因包含“南榮”,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南榮
第 69 句因包含“真率”,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真率
第 70 句因包含“大笑”,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大笑
第 70 句因包含“抵掌”,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抵掌
湛軒,燕嵓,炯庵。登僧伽寺炯庵先歸。約以歸路普通亭。而歷北漢曹溪。再合觀軒,炯庵宿。紀行之什 清 · 樸齊家
 押詞韻第二部 出處:貞蕤閣初集
太古以來北漢,穹林鉅石相雄長
燕嵓先生飛云履,湛軒夫子青藜杖。
高秋正值長者游,我不辭家聞即往。
蕩春臺畔逶迤,僧伽寺斜陽朗。
樵路參差前侶,隔林唯諾空山響。
縱橫崩石夾如陛,麗王馳道依稀想。
西南水陸分披快哉始登庵前望。
木覓山尖出半眉,可憐城邑人煙漲。
煌煌大星東方木葉飛入潮音唱。
郎當鈴護磨崖佛,憔悴楓依秀臺像。
逢僧問路止宿明日褰衣疊嶂。
是時朝陽白欲漬,霜深澗谷悽愴。
浮嵐不重皴勢微,古松相疊瀉痕漾。
昌陵店屋隱樹中,此閒一曲猶堪賞。
崎嶇暗門山城圓覺岧峣鄰扶旺。
數(shù)里身入樹中行雨點疏疏葉聲仰。
到寺雨大不得前,數(shù)牛之鳴宿已兩。
露積峰頂若倒甕,山映樓圍可載象。
信是奇?zhèn)?/span>心所服,水石楓林跌宕。
東門戌削東郊,地氛初霽天晴曠。
泓渟蕭瑟不可言,遠雁流哀初放。
群山聚似襞積皺,大道橫如匹帛飏。
曹溪瀑名擅百年,距玆無多轉向
不從前入還倒尋,峻坂之下難于上。
危石蹲蹲被全壑,聞道霖時水頗壯。
覽極神疲出洞,黑崖過盡才白壤
屨頭栗殼步武,禾間草蟲尋丈
普通亭子何如,主人有約曾三訪。
粉墻周遭水聲深,古槐離立庭陰敞。
于焉邂逅合契握手非意惝恍。
炯庵山人聯(lián)騎出,鬅頭小奚新釀。
落落離家三四日,忽然圓聚皆無恙。
洞簫南榮秋音松明北院催夜餉。
沈吟卻憶前度年,絮話各敘來時狀。
惟將真率拘束大笑呵呵抵掌。
誰令此夜久不朽,愿將文字吾黨。
莫待悠悠過后,繁華寂寞怊悵。
我作此詩已隔晨,不如真境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