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久久国产亚洲精品观看2025_亚洲欧美中日韩中文字幕在线_日韩一区在线视频_国产在线高清不卡免费视频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7729,分516頁顯示  上一頁  136  137  138  139  140  142  143  144  145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悔之無及
回天之力
禍福之門
柜格之松
廣而言之
歸之自然
過庭之訓(xùn)
過江之鯽
過江之鯽
果下之乘
桂玉之地
國之根源
國之龜寶
國之爪牙
顧復(fù)之恩
《國語辭典》:悔之無及(悔之無及)  拼音:huǐ zhī wú jí
后悔已來不及了?!妒酚洝>砹?。伍子胥傳》:「愿王釋齊而先越,若不然,后將悔之無及?!埂度辶滞馐贰返谒牧兀骸钢两裣雭?,究竟還是意氣用事,并不曾報效得朝廷,倒惹得同官心中不快活。卻也悔之無及!」也作「悔之不及」、「悔之莫及」、「悔之何及」、「悔之亡及」。
《國語辭典》:回天之力  拼音:huí tiān zhī lì
比喻可挽救情勢的極大力量。明。孫梅錫《琴心記》第三九出:「有成都人司馬相如,皇上所愛,若能求得此人作賦諷諫,或者有回天之力?!?/div>
《漢語大詞典》:禍福之門(禍福之門)
謂禍與福之所從出。呂氏春秋·慎勢:“故小大、輕重、少多、治亂不可不察,此禍福之門也?!?span id="n1zs1uq" class="book">《淮南子·覽冥訓(xùn)》:“利害之路,禍福之門,不可求而得也?!?/div>
分類:所從
《漢語大詞典》:柜格之松
木名。山海經(jīng)·大荒西經(jīng):“西海之外,大荒之中,有 方山 者,上有青樹,名曰柜格之松。” 郭璞 注:“木名。”
分類:木名郭璞
《高級漢語詞典》:廣而言之  拼音:guǎng ér yán zhī
一般說來
《分類字錦》:歸之自然(歸之自然)
史記莊子傳贊:莊子散道德放論,要亦歸之自然。
分類:
《國語辭典》:過庭之訓(xùn)(過庭之訓(xùn))  拼音:guò tíng zhī xùn
本指孔子對其子孔鯉的教導(dǎo)。典出《論語。季氏》。后泛指父親的訓(xùn)示、教誨。《晉書。卷五五。夏侯湛傳》:「仆也承門戶之業(yè),受過庭之訓(xùn),是以得接冠帶之末,充乎士大夫之列。」
《國語辭典》:過庭(過庭)  拼音:guò tíng
走過中庭。語出《論語。季氏》:「嘗獨立,鯉趨而過庭。」后比喻父親的教誨。《后漢書。卷六七。黨錮列傳。李膺》:「久廢過庭,不聞善誘,陟岵瞻望,惟日為歲。」《晉書。卷五五。列傳。夏侯湛》:「仆也承門戶之業(yè),受過庭之訓(xùn),是以得接冠帶之末,充乎士大夫之列。」
《漢語大詞典》:過江之鯽
東晉王朝在江南建立后,北方士族紛紛來到江南,當(dāng)時有人說"過江名士多于鯽"。后以"過江之鯽"形容多而且紛亂。
《國語辭典》:過江之鯽(過江之鯽)  拼音:guò jiāng zhī jì
鯽魚成群游過江面。比喻來往的人眾多,或追求時髦流行的人很多。如:「街上的游客有如過江之鯽,來來往往,好不熱鬧?!?/div>
《漢語大詞典》:果下之乘
即果下馬。 三國 魏 曹植 《上牛表》:“不見果下之乘,不別龍馬之大?!眳⒁姟?果下馬 ”。
《漢語大詞典》:果下馬(果下馬)
亦稱“ 果馬 ”。亦稱“ 果騮 ”。 一種矮小的馬。因乘之可行于果樹之下,故名。后漢書·東夷傳·濊:“﹝ 濊 ﹞又多文豹,有果下馬,海出班魚,使來皆獻(xiàn)之。” 李賢 注:“高三尺,乘之可於果樹下行?!?唐 李賀 《馬詩》之八:“吾聞果下馬,羈策任蠻兒。” 清 吳偉業(yè) 《清涼山贊佛詩》:“雪鷹異凡羽,果馬殊羣材?!?清 趙翼 《嶺南物產(chǎn)圖》詩:“果馬三尺高,犦牛一峰獨?!?清 屈大均 廣東新語·獸語·果下馬:“ 羅定 之 羅鏡 、 西寧 之 懷鄉(xiāng) 產(chǎn)小馬,高僅三尺,可騎行樹下,名果下馬,一名果騮,多海石榴色,駿者有雙脊骨,能負(fù)重凌高躡險,輕疾若飛。”
《漢語大詞典》:桂玉之地
指京師。 宋 戴埴 鼠璞·桂玉:“ 馬存 字 長游 ,謂子游京師,薪如束桂,米如裹玉,世以桂玉之地為京師。”
分類:京師
《分類字錦》:國之根源(國之根源)
唐書吳兢傳:兢上言:根朽者葉枯。源涸者流竭。子弟國之根源。可使枯竭哉。
《分類字錦》:國之龜寶(國之龜寶)
北史柳彧傳:彧見上勤于聽受,百僚奏請,多有煩碎,因上疏諫。上覽而嘉之,因曰:柳彧正直之士,國之龜寶也。
分類:正直
《分類字錦》:國之爪牙(國之爪牙)
漢書李廣傳:將軍者,國之爪牙也。司馬法曰:登車不式,遭喪不服,振旅撫師,以征不服。率三軍之心,同戰(zhàn)士之力,故怒形則千里竦,威振則萬物服。
分類:將領(lǐng)
《國語辭典》:顧復(fù)之恩(顧復(fù)之恩)  拼音:gù fù zhī ēn
語本《詩經(jīng)。小雅。蓼莪》:「拊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fù)我,出入腹我?!贡扔鞲改葛B(yǎng)育的恩德。元。石君寶《曲江池》第四折:「為父者未嘗失其顧復(fù)之恩。父雖不慈,為子者豈敢廢其晨昏之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