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全宋詩釋法智,俗姓柏,陜府(今河南陜縣)人。于西京圣果寺祝發(fā),習《華嚴》,棄謁南陽謹,次參大洪智,后依宏智正覺禪師。出居善權(quán),次遷金粟。為青原下十四世,天童宏智正覺禪師法嗣?!?a target='_blank'>嘉泰普燈錄》卷一三、《五燈會元》卷一四有傳。今錄詩九首。
人物簡介
全宋詩釋法淳(此據(jù)《嘉泰普燈錄》,《五燈會元》作惠淳,且以為號),號圓智。住臨安府靈隱志。為青原下十四世,長蘆道和禪師法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襄州襄陽人。長于歌詩。傳遇異人授吐納之術(shù),佳句多于夢中得之。
全宋詩陳智夫,襄陽(今屬湖北)人。長于歌詩。事見《詩話總龜》前集卷三四。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徽州休寧人,字常甫。能文章,喜談兵,以古豪杰自期。后從滕鉛習義理之學,尤篤信朱子之說。宋亡,隱居山中,日與門人講明正學,學者稱草窗先生。有《草窗集》。
人物簡介
全宋詩釋智深,號湛堂,武林(杭州之別稱)人。住常州華藏寺,為南岳下十六世,護國此庵景元禪師法嗣?!?a target='_blank'>嘉泰普燈錄》卷二○、《五燈會元》卷二○有傳。今錄詩十三首。
新續(xù)高僧傳·凈讀篇第八之一釋智深,姓沈氏,嘉禾人。初出家,依海月辯學教。既成,歸嘉禾崇福西寺,建光明懺會,二十年如一日。行業(yè)上聞,賜號慈行。平居專志凈土,勸人誦佛。從其教者,往往得顯驗。政和五年六月示疾,客至,談論如常,客方出,已坐脫矣。共見紫云向西而沒,荼毗異香襲人,舍利無算。
人物簡介
補續(xù)高僧傳·義解篇智連。字文秀。四明人。年十八受具戒。古貌修干。有長松野鶴之態(tài)。后智涌頓悟圓旨。出世歷住五剎。皆兵燬之馀?;叩[為金碧。出于顧指。時圓辯。重興延慶。未就而逝。師適訪宏智。同登千佛閣。智曰。聞四明談空中有相。是否。師曰。然。智以手指云。太虛本無一物。師指山川樓閣曰。此諸物象。復是何物。智大服其言。即薦于郡。領事十年。講無虛日。而眾宇畢成。太師史真隱。佚老于鄉(xiāng)。每過從問法要。真隱曰。師于禪律。亦貫通耶。師曰。冰泮雪消。固一水耳。又問。華嚴般若。似太支離。師曰。支離。所以為簡易也。真隱肅然服??涁┫嗌蚬G由?。以老病辭。公手札勸之曰。師行業(yè)清修。力荷宗教。自宜表正。一方紀綱諸剎。幸勿固辭。自潔其志。師即領命。諸方服其清整。一日感疾。謂侍人曰。一切無礙人。一道出生死。復撫掌大笑曰。我自幸生此。鐘鳴吾逝矣。時隆興元年十一月十八日?;鹪〉蒙崂嵫?。論者謂師亡日。如知所歸。遂儗史彌遠。為師后身云。
人物簡介
簡介紹興二十五年(1155)任江南東路轉(zhuǎn)運判官。
人物簡介
全宋詩釋元聰(一一三六~一二○九),字蒙叟,號蒙庵,賜號佛智,福州長樂(今屬福建)人。俗姓朱。年十九去儒入釋,從龜峰僧璘游。璘歿,從晦庵慧光學?;酃鈿{,往見密庵咸杰于焉居,見且庵守仁于長蘆,見瞎堂慧遠于靈隱,見水庵宗一于凈慈,見誰庵宗演于高亭,見佛照德光于光孝,見復庵可宗于保安,以證其所得。密庵遷徑山,元聰為第一座,聲名益起。年四十,自光孝開堂,為晦庵嗣。后住廬山云居九年。又歷住長蘆、雪峰、徑山。寧宗嘉定二年卒,年七十四。事見《后樂集》卷一八《徑山蒙庵佛智禪師塔銘》。今錄詩九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金人。世宗大定間知孟縣,寬而有制,百事具舉,人心悅服。
人物簡介
全宋詩諸葛鑒,字大智,丹陽(今屬江蘇)人。孝宗淳熙八年(一一八一)進士,官臨安府錄事參軍。事見《京口耆舊傳》卷三。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六四○九智昭,禪僧,淳熙間,住越山晦巖,編集五家宗旨,為《人天眼目》一書(存)。見釋致祐《大元延祐重刊人天眼目后序》(《人天眼目》卷首)。
人物簡介
全宋詩李知己,字智仲,徽州婺源(今屬江西)人。高宗紹興二十四年(一一五四)進士。授饒州德興尉,歷溫、衢二州教授,通判建寧府、婺州。召除大理丞,遷宗正丞。卒年七十二。明弘治《徽州府志》卷八有傳。
人物簡介
簡介大理亨天帝段智廉(?-1204年),是后大理國皇帝,1200—1204年在位,宣宗功極皇帝段智興之子。篤信佛教,在位期間,曾派人到宋朝取經(jīng),得到大藏經(jīng)1465部,放置于大理城五華樓上。他用過2個年號,鳳歷、元壽。死后謚號為亨天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