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晚晴簃詩匯·卷一八六王李氏,陽山人。騶室,嘉慶辛酉拔貢安福母。有《一桂軒詩鈔》。
人物簡介
晚晴簃詩匯·卷九十三李殿圖,字桓符,號石渠,又號露桐,高陽人。乾隆丙戌進(jìn)士,改庶吉士,授編修,官至福建巡撫,降侍講。謚文肅。有《番行雜詠》。
維基李殿圖(?—1812年),清朝官員,直隸高陽人。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丙戌科進(jìn)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館授編修,歷任同考官、湖南鄉(xiāng)試正考官、會試同者官、廣西道監(jiān)察御史、廣西學(xué)政、山東道監(jiān)察御史、轉(zhuǎn)掌河南道監(jiān)察御史、禮科給事中。嘉慶六年(1801年)任福建巡撫。他于福建巡撫任內(nèi),諭以外省陣亡官弁、兵丁、鄉(xiāng)勇為數(shù)較多,特地于原籍府、州建祠致祭,以激勵將士士氣。另外,也致力于平定閩臺兩地海賊盜匪。除此,也制定添募兵丁口糧、燂洗船只等費(fèi),以有效遏止蔡牽盜亂。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809
【介紹】:
清山東即墨人,字皋言。嘉慶十三年進(jìn)士,以知縣發(fā)江蘇。奉總督命勘山陽縣賑事,親行鄉(xiāng)曲,鉤稽戶口,得知縣王伸漢冒賑狀。具清冊將上報(bào)。知縣以重金賄其仆藥殺之。卒年三十余。事白。罪犯各論如律。
晚晴簃詩匯·卷一二○李毓昌,字皋言,號榮軒,即墨人。嘉慶戊辰進(jìn)士,江蘇即用知縣,加知府銜。
維基李毓昌(1772年—1808年),字皋言,號榮軒,山東省萊州府即墨縣人,嘉慶十三年(1808年)戊辰科進(jìn)士,以候補(bǔ)知縣任查賑委員到淮安查核賑災(zāi)款項(xiàng),被山陽知縣王伸漢勾結(jié)仆役而謀殺,史稱淮安奇案,被列為清末四大奇案之一。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清江蘇海門人,字吉六,號柏阜。工墨竹,兼善山水,設(shè)色布置工雅。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清漢軍旗人,先世為朝鮮人,字漢章,號谷齋,又號天濤。官至右通政。從王翚學(xué)畫。得其傳?;B寫生得舅氏高其佩指墨之趣,改以筆運(yùn),能自成一家。
晚晴簃詩匯·卷六十二李世倬,字漢章,號谷齋,漢軍旗人。歷官副都御史。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清江蘇昭文人,字思若,號味霞,一號語石。精醫(yī),善琴。擅畫山水,宗元人,兼工細(xì)筱蘭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清江蘇如皋人,字蘭亭,號醉馨子。善飲。墨竹宗文同,干秀勁而葉森密。巨幅多繪溪隈谷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清江蘇昆山人,字匡吉,號巨山。諸生。選授旌德教諭,官至河南通許知縣。在職三年盜息獄空。公余喜繪畫,得其舅王原祁真?zhèn)鳌?/blockquote>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李之秀,字子實(shí),號劬庵,婺源人,康熙諸生,著《樹滋堂集》。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清廣東揭陽人,字亨敏,號遜齋。有《初學(xué)藝引》。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李仙芝,字寶樹,號抱犢山人,桐城人,乾隆諸生。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清浙江嘉善人,字巢來,號賚庵。李煒子。太學(xué)生。居京師甚久。詩與祖李標(biāo)、父李煒?biāo)骶姟峨]西詩萃》。
人物簡介
晚晴簃詩匯·卷一五九李光炘,字晴峰,號平山,儀徵人。有《龍川詩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