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7525,分502頁顯示
上一頁 165 166 167 168 169 171 172 173 174 下一頁
其它辭典
李惟寶李珣(字 公粹 )李規(guī)李譯李誼伯(字 公敏 )李公寅(字 亮工 )李建中李晉弼李鈞李實李山甫(字 明叟、公晦 號 龍溪釣叟 )李瑜李覃李元濟李吉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杭州錢塘人,字公粹。李瑋弟。以蔭補閤門祗候。歷通事舍人、西上閤門副使,累遷均州防御使、知相州。神宗熙寧中,擢宣州觀察使、知潁州。哲宗初,進泰寧軍留后、提舉萬壽觀。復(fù)知相州。卒年七十四。
全宋詩李珣,字公粹,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宋史》卷二四二《李宸妃傳》)。仁宗時以蔭為閤門祇候,累遷德州防御使。神宗熙寧十年(一○七七),為宜州觀察使(《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二八六)。哲宗元祐五年(一○九○),提舉醴泉觀(同上書卷四五○)。卒,年七十四?!?a target='_blank'>宋史》卷四六四有傳。
人物簡介
簡介治平三年(1066)任三司鹽鐵判官。治平三年(1066)任判三司開拆司。
人物簡介
全宋詩李誼伯,綿州(今四川綿陽)人。仁宗皇祐五年(一○五三)進士(清嘉慶《四川通志》卷一二二)。曾官漢州通判(清嘉慶《漢州志》卷二一)。
全宋文·卷二三五六李誼伯,字公敏,綿州巴西(今四川綿陽)人?;实v五年登進士第。治平中知邛州大邑縣,元豐中通判漢州,歷知威、邛、果、漢四州,卒贈金紫光祿大夫。著有《李公敏集》五十卷。見文同《綿州李處士墓志銘》(《丹淵集》卷三八),《蜀中廣記》卷九八。
人物簡介
全宋詩李公寅,字亮工(一作功),舒城(今屬安徽)人。公麟弟(《蘇軾詩集》卷四四《李伯時畫其弟亮功舊隱宅圖》)。神宗熙寧三年(一○七○)進士。以文鳴縉紳間,與伯時、元中號“龍眠三李”。事見《揮塵三錄》卷二、《畫繼》卷三。
人物簡介
全宋詩李鈞,嘗為歸安縣令(明萬歷《湖州府志》卷一○)。仁宗嘉祐間知溫州(清嘉慶《瑞安縣志》卷九)。
人物簡介
簡介熙寧四年(1071)任監(jiān)察御史,4月為監(jiān)察御史里行。
人物簡介
全宋詩李山甫,字明叟,避高魯王諱,以字行,更字公晦,號龍溪釣叟。南城(今屬江西)人。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進士。嘉祐中知建寧。神宗熙寧六年(一○七三),通判河州。元豐初,授西京作坊使、知澧州。累官樞密副使。事見清同治《南城縣志》卷八。今錄詩八首。
全宋文·卷一一一八李山甫,字明叟,以字行,更字公晦。號龍溪釣叟,建昌軍南城(今江西南城)人。覯族子?;实v元年進士。嘉祐中知建寧縣。熙寧間官太常博士、通判河州。元豐初為西京作坊副使、知澧州。見《李直講集》附錄卷二《直講李先生門人錄》,《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二四七、二九八,《楚紀》卷五二,雍正《江西通志》卷四九、八三,《清一統(tǒng)志》卷三三二。
人物簡介
簡介熙寧三年(1070)任利州路轉(zhuǎn)運使。熙寧三年(1070)任利州路提點刑獄公事。熙寧五年(1072)任判三司理欠憑由司。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太原人。工畫佛道人物,精吳道子筆法。神宗熙寧中,奉召畫相國寺壁,時推第一。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開封人。神宗熙寧中為畫院藝學(xué)。畫師黃筌,工花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