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7525,分502頁顯示
上一頁 226 227 228 229 230 232 233 234 235 下一頁
其它辭典
李綸李寰李庚(字 子長 )李木(字 子茂 )李簡能李師堯李師愈(字 好古 )李毅李益謙(字 相之 )李知先(字 元象 號 雙鐘處士 )李東李安國(字 元佐 )李宗發(fā)李碩李季裴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四五九一李綸,邵武(今福建邵武)人,李綱之弟。紹興初曾為右從事郎、監(jiān)潭州南岳廟。紹興末官右奉義郎、通判洪州。乾道間,提舉廣南路鹽事,后為言者所劾,放罷。淳熙中為漳州州學(xué)教授。見《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三三,《宋會要輯稿》食貨二七之四四、職官七二之一五及所撰《淳熙臨漳志序》。
人物簡介
簡介乾道元年(1165)任宜州知州。乾道四年(1168)任瓊州知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臨江人,流寓天臺,字子長。高宗紹興十五年進(jìn)士。歷御史臺主簿、監(jiān)察御史,以附湯鵬舉罷。除兵部郎中,繼奉祠提舉江東常平,知南劍、撫二州,調(diào)知袁州,未赴而卒。有《詅癡符集》。
全宋詩李庚,字子長,臨海(今屬浙江)人。高宗紹興十五年(一一四五)進(jìn)士,調(diào)長沙尉(《攻愧集》卷五二《詅癡符集序》),知昆山縣。二十六年,召為御史臺主簿(《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七一)。二十七年,為監(jiān)察御史,守兵部員外郎(同上書卷一七六、一七八)。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提舉江南東路常平(《宋會要輯稿》職官四八之一○四)。歷知南劍、撫、袁諸州,卒。有集《詅癡符》,已佚。事見《嘉定赤城志》卷三三。今錄詩十五首。
全宋文·卷四六六八李庚,字子長,臺州臨海(今浙江臨海)人。登紹興十五年進(jìn)士第。二十六年為御史臺主簿,遷監(jiān)察御史、兵部郎中,出提舉江南東路常平茶鹽公事,知南劍、撫二州,調(diào)知袁州,未上而卒。著有《詅癡符集》。見《嘉定赤城志》卷三三,《宋會要輯稿》職官四八之一○四。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五四二五李木,字子茂,湖州烏程(今浙江湖州)人。登紹興二十一年進(jìn)士第。乾道三年除秘書郎,六年擢知江州。淳熙六年為中書舍人,除起居郎。見周必大《祭李子茂舍人文》(《文忠集》卷三八),《南宋館閣錄》卷七,《宋會要輯稿》食貨七○之七二。
人物簡介
簡介乾道三年(1167)任監(jiān)察御史。乾道四年(1168)任兩浙西路提點(diǎn)刑獄公事。乾道六年(1170)6月主管臺州崇道觀。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五四二五李師堯,乾道中官和安大夫、吉州刺史、入內(nèi)內(nèi)宿兼德壽宮旬看,轉(zhuǎn)成州團(tuán)練使。見《宋會要輯稿》職官三六之一二二。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筠州高安人,字好古。孝宗乾道中領(lǐng)鄉(xiāng)薦。博學(xué)多聞,嘗從劉清之講學(xué)廬山。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四九七○李毅,慶陽府彭原(今甘肅西峰)人,彥仙子,乾道中差知隨州。見《宋會要輯稿》禮二○之六及《宋史》卷四四八《李彥仙傳》。
人物簡介
全宋詩李益謙,字相之(《天臺續(xù)集別編》卷二),奉符(今山東泰安東南)人。南渡后僑寓臨海(今屬浙江)。擢子。孝宗乾道初為戶部員外郎(《盤洲文集》卷一九《李益謙戶部員外郎制》)。官至吏部侍郎。事見《嘉定赤城志》卷三四《李擢傳》。今錄詩四首。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五四二六李知先,字元象,祖籍隴西,號雙鐘處士。乾道初在世。嘗撰《活人書括》四卷(存)。見《宋以前醫(yī)籍考》第六三四頁。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五四二二李東,乾道間知泰州。見《宋會要輯稿》食貨六之二○、六一之八八。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隆興府南昌人。少穎悟能詩。歷官知建昌軍,剖決精明。遷知常州,進(jìn)司農(nóng)卿,蠲無名逋賦十八萬,省楮幣百萬,在任三年,積緡錢斛米千百萬。孝宗淳熙初,官至戶部侍郎。
全宋文·卷六二七二李安國,字元佐,洪州南昌(今江西南昌)人。歷知南城、宜黃縣,通判贛州,知建昌軍、常州。乾道七年自戶部郎中除太府少卿、湖廣總領(lǐng),累進(jìn)司農(nóng)卿。淳熙初擢戶部侍郎。見《周文忠公集》卷一○○,雍正《江西通志》卷六六,《宋史翼》卷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