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7525,分502頁顯示
上一頁 245 246 247 248 249 251 252 253 254 下一頁
其它辭典
李過庭(字 庭訓(xùn) )李駿李壽朋李日邁(字 伯行 )李約李中行李嗣伯李楨(字 干臣 )李椿李宗勉(字 強父、彊父 文清 )李斗南(字 卿月 號 右杉 )李昴英(字 俊明 號 文溪 忠簡 )李華(字 實甫 )李彌高李仁垕(字 載叔 )
人物簡介
中州集過庭,字庭訓(xùn),武亭人,貞祐二年進(jìn)士。歷宜陽、永寧、滎陽三縣令,所去見思。入為右曹掾,斷獄寬平。當(dāng)妖賊李亨首坐所詿誤數(shù)百人,皆從輕法。正大中,擢右三部司正,終于昌武軍節(jié)度副使。少日從太原王正之學(xué),故詩文皆有可觀。人初與交者多不能合,久之知其為淳質(zhì)長厚人也。壬寅四月暴卒于東平。子萼,字華甫。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七三二四李駿,饒州德興(今江西德興)人,慶元五年進(jìn)士。嘉定間歷知盱眙軍、泰、池州。十六年,以戶部郎任江東轉(zhuǎn)運使。寶慶元年除司農(nóng)少卿。紹定二年知福州兼福建安撫使。端平中以直龍圖閣為四川都大茶馬。見《景定建康志》卷二六,《平齋集》卷一九,《宋會要輯稿》職官七之一四,嘉靖《池州府志》卷六,雍正《江西通志》卷五○,《南宋制撫年表》卷下。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六九八二李日邁,字伯行,江州湖口(今江西湖口)人。治《周禮》,開禧元年進(jìn)士。紹定四年為監(jiān)察御史,六年為秘書監(jiān)。端平初除直寶文閣、兩浙路運判。見《南宋館閣續(xù)錄》卷七,《宋史全文續(xù)資治通鑒》卷三二。
人物簡介
簡介寶慶二年(1226)任廣南東路提舉市舶。紹定四年(1231)任廣州知州兼安撫使。紹定四年(1231)任連州知州。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七六七九李嗣伯,紹定間為迪功郎、襄陽府南漳縣尉。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200—1258
【介紹】:
元人,字干臣。西夏王室之后。金末,以經(jīng)童中選,至蒙古為質(zhì)子,以文學(xué)得近侍,窩闊臺汗賜名玉出干必阇赤。從闊出攻金,下河南諸郡。從察罕下淮甸,授軍前行中書省左右司郎中。建議尋訪儒士。貴由汗時,建言欲取宋必先下襄陽。后從蒙哥汗入蜀,卒于合州。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七六八八李椿,揚州(治今江蘇揚州)人,紹定中為吳江縣令。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241
【介紹】:
宋臨安富陽人,字強父。寧宗開禧元年進(jìn)士。歷江西轉(zhuǎn)運司干官。理宗時遷著作郎,歷知臺、婺州,擢監(jiān)察御史。進(jìn)左司諫、殿中侍御史,主張“欲保江南,先守江北”,以抗擊蒙古軍進(jìn)攻,反對議和。嘉熙元年,簽書樞密院事,次年進(jìn)參知政事,三年拜左丞相兼樞密使。守法度,抑僥倖,不私親黨,召用老成,尤樂聞讜言,時人稱為“公清之相”。卒謚文清。
全宋詩李宗勉(?~一二四一),字彊父,富陽(今屬浙江)人。寧宗開禧元年(一二○五)進(jìn)士,調(diào)黃州教授。嘉定十五年(一二二二),為太學(xué)博士。理宗紹定元年(一二二八)遷著作佐郎。四年,知臺州。五年,知婺州。端平元年(一二三四)召為監(jiān)察御史,進(jìn)左司諫。二年,除工部侍郎兼給事中。嘉熙元年(一二三七)進(jìn)簽書樞密院事。二年,參知政事。四年十二月卒。事見《咸淳臨安志》卷六七,《宋史》卷四○五有傳。
全宋文·卷六九四九李宗勉(?——一二四一),字彊父,臨安府富陽(今浙江富陽)人。開禧元年進(jìn)士,歷黃州教授、太學(xué)博士、國子博士,出為嘉興府通判。召為秘書郎,遷著作郎,兼權(quán)兵部郎官。出知臺、婺州。拜監(jiān)察御史,上疏力阻宋師伐金,又言內(nèi)降之弊。進(jìn)左司諫,拜殿中侍御史,升工部侍郎兼給事中。嘉熙元年除端明殿學(xué)士、同簽書樞密院事,擢參知政事。三年,拜左丞相兼樞密使。宗勉在相位,守法度,抑僥倖,不私親黨,召用老成,時人稱之。四年卒,謚文清。見《南宋館閣續(xù)錄》卷七、八,《咸淳臨安志》卷六七,《宋史》卷四○五本傳,《續(xù)宋宰輔編年錄》卷一三。
人物簡介
全宋詩李斗南,字卿月,號右杉,永豐(今屬江西)人。理宗紹定元年(一二二八)預(yù)解試。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為撫州司戶參軍(明弘治《撫州府志》卷八)。事見清雍正《江西通志》卷五一。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201—1257
【介紹】:
宋廣州番禺人,字俊明,號文溪。理宗寶慶二年進(jìn)士。歷秘書郎、著作郎、直秘閣。淳祐初,累擢龍圖閣待制、吏部侍郎。在職不畏強御,史嵩之、賈似道俱為所劾。卒謚忠簡。有《文溪存稿》、《文溪詞》。
全宋詩李昴英(一二○一~一二五七),字俊明,號文溪,番禺(今廣東廣州)人。理宗寶慶二年(一二二六)進(jìn)士,授汀州推官。除廣東經(jīng)撫司主管機宜文字。端平三年(一二三六)召為太學(xué)博士。嘉熙二年(一二三八)遷秘書郎兼沂王府教授,出為福建建寧憲倉提舉。丁父憂。淳祐六年(一二四六)召為右正言兼侍講,以劾史嵩之、趙與■等,罷。十二年,起為江西提刑,兼知贛州。寶祐二年(一二五四)除大宗正卿,兼國史院編修官、實錄院檢討官,兼翰林侍講學(xué)士。三年,因論救御史洪天錫斥宦官董宋臣等專權(quán),與俱貶,遂歸隱五羊文溪。五年卒,年五十七。謚忠簡。遺著由門人李春叟于元至元三十一年(一二九四)編為《文溪存稿》。事見本集卷首李春叟序、清康熙李際明刊本卷首裔孫李殿苞《忠簡先公行狀》,《宋史翼》卷一六有傳?!±铌挠⒃娢寰恚杂坝∥臏Y閣《四庫全書·文溪集》為底本。校以《兩宋名賢小集》卷二○四《文溪集》(簡稱名賢集)、明崇禎李振鷺重修《李忠簡公文溪存稿》(簡稱崇禎本)。
全粵詩·卷三八李昴英(一二○一 — 一二五七),字俊明,號文溪,番禺(今廣東廣州)人。宋理宗寶慶二年(一二二六)進(jìn)士,授汀州推官。除廣東經(jīng)撫司主管機宜文字。端平三年(一二三六)召為太學(xué)博士。嘉熙二年(一二三八)遷秘書郎兼沂王府教授,出為福建建寧憲倉提舉。丁父憂。淳祐六年(一二四六)召為右正言兼侍講,以劾史嵩之、趙與 等,罷。十二年,起為江西提刑,兼知贛州。寶祐二年(一二五四)除大宗正卿,兼國史院編修官、實錄院檢討官,兼翰林侍講學(xué)士。三年,因論救御史洪天錫斥宦官董宋臣等專權(quán),與俱貶,遂歸隱五羊文溪。五年卒,年五十七。謚忠簡。遺著由門人李春叟于元至元三十一年(一二九四)編為《文溪存稿》。事見本集卷首李春叟序、清康熙李際明刊本卷首裔孫李殿苞《忠簡先公行狀》,《宋史翼》卷一六有傳。
全宋文·卷七九三八李昴英(一二○一——一二五七),字俊明,號文溪,番禺(今廣東廣州)人。寶慶二年廷對第三,調(diào)汀州推官,累遷兵部郎中、福建提舉。淳祐初除吏部郎官,擢右正言,以直聲聞。十二年除江西提刑、兼知贛州。寶祐二年召為大宗正卿,兼國史編修、實錄院檢討。除兼侍講,進(jìn)太常卿,擢龍圖閣待制、吏部侍郎。三年丐歸,五年卒,年五十七。謚忠簡。有《文溪集》二十卷,為門人李春叟輯。見李殿苞《忠簡先公行狀》,姚虞《文溪先生傳》(粵十三家集本《文溪集》卷首),《宋史翼》卷一六《李昴英傳》。
人物簡介
全宋詩李華,字實甫,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寧宗嘉定四年(一二一一)進(jìn)士,授連州法曹。以開楞伽峽功,知翁源縣。理宗紹定間知汀州,歷廣東轉(zhuǎn)運判官(《平齋文集》卷二二制誥)、江西提刑兼知贛州(《東園集》卷五制誥)、知潭州兼湖南安撫使。事見清嘉慶《崇安縣志》卷七。今錄詩二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203—1230
【介紹】:
宋饒州德興人,字載叔。理宗寶慶二年進(jìn)士。官鎮(zhèn)江都稅院監(jiān)。為胡泳弟子,敬事師友甚謹(jǐ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