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7525,分502頁顯示
上一頁 273 274 275 276 277 279 280 281 282 下一頁
其它辭典
李原(字 次山 號 容軒 )李敦李敬(字 仲寅 )李時秀(字 廷賓 )李瑀李時(字 宜中 )李貫李泰(字 安然 )李讓李德成李復觀(名 李光 )李寅(字 克敬 )李泰(字 淑通 )李泰(字 淑通 )李遵義(字 宜甫 世稱 明允 )
人物簡介
維基李敦,山西太原府乞伏都人,進士。洪武二十九年,由太原府學中洪武丙子科舉人。建文二年(1400年),李敦中式庚辰科三甲第一名進士,授刑科給事中。
人物簡介
維基李敬,字仲寅,江西南昌府新建縣人,進士出身。建文元年,應天府鄉(xiāng)試第六十五名中舉。建文二年,會試第五十四名,殿試登庚辰科進士二甲第十五名,官至國子監(jiān)博士。
人物簡介
全粵詩·卷八六李時秀,字廷賓。英德人。明惠帝建文元年(一三九九)舉人,歷仕山東按察副使。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二八九有傳。
人物簡介
維基李瑀,福建建寧府甌寧縣人,進士出身。建文元年(1399年)己卯科福建鄉(xiāng)試舉人。建文二年(1400年),聯(lián)捷庚辰科進士,授石康縣知縣。
人物簡介
維基李時,字宜中,江西南昌府南昌縣人,進士出身。江西鄉(xiāng)試第二十名。建文二年,會試第一百名;后登庚辰科殿試中進士,授戶科給事中。
人物簡介
維基李貫(14世紀—1410),江西吉安府(今吉水)人,明朝探花、官員。
人物簡介
維基李泰(1371年—?),字安然,山東濟南府齊東縣人,軍籍。進士出身。縣學生,山東鄉(xiāng)試第二十一名。建文二年(1400年)庚辰科會試第七十九名,殿試登進士三甲。
人物簡介
維基李讓(14世紀—15世紀),湖廣荊州府荊門州當陽縣人。李讓個性端恪,砥礪節(jié)操,是建文元年(1399年)的舉人,永樂二年(1404年)成進士,獲授大理寺評事,轉(zhuǎn)任廣東布政使司右參議,為官清苦不渝有聲譽,在任內(nèi)去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明保定府淶水人。洪武十九年舉人。屢擢尚寶丞。建文中燕兵臨濟南,德成奉命往諭令還兵,燕兵不退,以辱命下吏。尋得釋。永樂初復官,官至陜西布政使。
人物簡介
維基李復觀(14世紀—15世紀),又名李光,以字行,江西饒州府安仁縣東隅學右人。李復觀是永樂元年(1403年)的舉人,次年(1404年)聯(lián)捷進士,獲授邵武知縣,個性敏敦,以文學治理縣事,不用刑罰而令民信服,后人經(jīng)常思慕他。
人物簡介
維基李寅(1373年—?),字克敬,山西平陽府臨汾縣人,民籍。進士出身。府學生出身,建文元年,登山西鄉(xiāng)試第三十三名。建文二年(1400年)聯(lián)捷庚辰科進士,官至陜西參議。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373—?
【介紹】:
明河南鹿邑人,字淑通。諸生。習《春秋》。洪武二十七年進士。為鴻臚寺資賓,改參事府事通事舍人,左遷永平府昌黎縣丞。有《四時氣候集解》、《玉歷通政》、《經(jīng)史觀象》、《小學故事》等。
人物簡介
維基李泰(1373年—?),字淑通,河南鹿邑人。進士。洪武三十年,中進士夏榜三甲第五名。官任昌黎縣丞。其存有《四時氣候集解》、《經(jīng)史觀象》等。
人物簡介
維基李遵義(14世紀—15世紀),字宜甫,北直隸真定府深州衡水縣人。李遵義是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的舉人,三十年(1397年)成進士,獲授新鄭知縣,其時明朝建立不久,民生凋敝,他與民休息,為政廉潔、禁止苞苴,吏員都畏懼他,馀暇巡行鄉(xiāng)里探視民間疾苦,能記下人民的貧富壯弱,以此判定賦稅繇役,曾有富民賄賂他人妄訴自己貧窮,他立刻道出該民的富貴情況懾服對方,而他聽訟則能用三言兩語判決,人稱明允,適逢有囚犯罪不至死,上級卻要求從重處理,他不服抗辨而遭彈劾為民。永樂年間李遵義在朝廷徵召循良下再次擔任新鄭知縣,士民望塵迎拜,很快升為紹興同知,興辦水利獲人民稱頌,再擢為山西按察司冀北兵備道僉事,改任大理寺左寺正,月多后因母親逝世家居,后來得大臣推薦任河南知府,親自督辦營建宮殿徵召工匠數(shù)千人的事務,皇上嘉獎特賜金幣,不過僅就任月馀因勞成疾,上疏乞休,抵家后不久去世,所任地方都為他立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