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7525,分502頁顯示  上一頁  308  309  310  311  312  314  315  316  317 下一頁
其它辭典(續(xù)上)
李彥(邦直 )
李文輝(尚質(zhì) )
李杰(伯奇 六峰 )
李荇(擇之 容齋、滄澤漁叟、青鶴道人 )
李貢(祖禹 )
李中(子庸 世稱 谷平先生 谷平 莊介 )
李鳳(仲鳴 )
李津(濟之 )
李翔(舉南 漁樵適者 )
李節(jié)義(德周 )
李邦用(尚賓 )
李銳
李鳳來(德儀 桐岡、桐山 )
李墀(獻忠 )
李浙(邦秀 龍岡 )

人物簡介

維基
李彥(1469年—?年),字邦直,江西袁州衛(wèi)軍籍南昌府豐城縣人。同科進士李金的族侄。治《詩經(jīng)》,行五,由國子生中式江西鄉(xiāng)試第五十三名舉人,年四十歲中式正德三年(1508年)戊辰科會試第一百二十三名,第三甲第一百八十六名進士。初授歙縣知縣,尋擢太仆寺丞,升少卿,馬政修舉,賜金幣。后以忤當(dāng)路出知平樂府。有惠政,撫按官員采集異政十二事上聞,擢升福建鹽運使,通商惠民,所至有生祠去思碑。
李文輝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李文輝(1481年—?年),字尚質(zhì),山東青州左衛(wèi)軍籍諸城縣人。治《詩經(jīng)》,行一,由國子生中式山東鄉(xiāng)試第三十八名舉人,年二十八歲中式正德三年(1508年)戊辰科會試第六十二名,第三甲第一百六十九名進士。官行人司行人。

人物簡介

維基
李杰(1478年—?),字伯奇,號六峰,應(yīng)天府六合縣人,民籍。弘治十七年(1504年)甲子科應(yīng)天府鄉(xiāng)試第三十六名舉人。正德十二年(1517年)中式丁丑科會試第三百名,登第三甲第二百一十四名進士。禮部觀政,授太常寺博士,升南京刑部署員外郎,嘉靖四年(1525年)七月出為廣西按察司僉事,致仕卒。

人物簡介

簡介
朝鮮德水人,字擇之,號容齋、滄澤漁叟、青鶴道人。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擇之,朝鮮議政府右贊善。

人物簡介

全粵詩·卷二一二
李貢,字祖禹。英德人。明武宗正德三年(一五〇八)貢生,官荔浦知縣。時田州士官岑猛叛,從督府姚鏌征之,中流矢而死。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二八九、清同治《韶州府志》卷三四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479—1542 【介紹】: 明江西吉水人,字子庸。正德九年進士。授工部主事,拜官三月,因抗疏主張毀佛寺,出烏斯藏僧人,忤帝,謫廣東通衢驛丞。世宗即位,累官山東巡撫,有政績,進副都御史,總督南京糧儲。少學(xué)于同里楊珠,后曾在五經(jīng)書院講學(xué),所居里名谷平,學(xué)者稱谷平先生,有《谷平文集》等。
維基
李中(1478年—1542年),字子庸,號谷平,湖廣德安府隨州民籍,江西吉安府吉水縣(今江西省吉水縣)人。生于成化戊戌十一月初一日,弘治十二年(1499年)隨父赴湖廣景陵,十四年(1501年)往隨州看望祖父,為知州李充嗣所賞識,薦入為州學(xué)增廣生,正德二年(1507年)丁卯科湖廣鄉(xiāng)試解元,九年(1514年)甲戌科進士。吏部尚書楊一清數(shù)次召其應(yīng)考言官,不赴選。六月授刑部浙江司主事,期間反對明武宗建寺于西華門內(nèi)。武宗怒,貶其為廣東通衢驛丞。十三年病移長樂學(xué)宮。當(dāng)時王守仁巡撫贛州,檄其參與軍事,平定朱宸濠之亂。明世宗即位,升廣東僉事。嘉靖二年(1523年)二月遷廣西布政司左參議,四月升提學(xué)副使,三年丁繼母憂歸。嘉靖六年起復(fù)前職,八年(1529年)五月升任浙江布政使司右參政。嘉靖十年(1531年)四月,升任廣東按察使,八月監(jiān)鄉(xiāng)試,九月監(jiān)武舉,十月父喪丁憂去職。十四年起升廣東右布政使。忤總督及巡按御史戴某,以考察降四川右參政,十六年至官數(shù)月,乃具疏乞休,同官力勸乃止。十八年入覲,復(fù)升浙江按察使,未赴任,十月再升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山東巡撫,次年春赴任,治理當(dāng)?shù)鼗葹?zāi)。嘉靖二十年七月,升任右副都御史、總督南京糧儲。二十一年八月因事遭彈劾去職,十一月九日卒于南京官舍,年六十五。明光宗時,追謚莊介。
李鳳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李鳳(1479年—?),字仲鳴,山東萊州府平度州昌邑縣人,民籍。正德二年(1507年)丁卯科山東鄉(xiāng)試第八名舉人。正德六年(1511年)中式辛未科會試第五十六名,登第三甲第一百一十四名進士。初授溫縣知縣,改嵩縣,擢工部主事,出為常州府通判,尋守壽州,升戶部員外郎,及歸,題署樓云:“心留白日青天在,手拂光風(fēng)霽月歸”,再遷工部郎中,仕至山西提學(xué)副使。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廣東四會人,字濟之。弘治十五年進士。任山東寧海知州,以計御劉七農(nóng)民軍,擢南京刑部郎中。歷守南寧、鄖陽,俱有治績,遷兩淮都轉(zhuǎn)運司。為權(quán)貴所忌,罷歸。
維基
李津,字濟之,廣東肇慶府四會縣人,民籍。廣東鄉(xiāng)試第三十三名舉人。弘治十五年(1502年)中式壬戌科二甲第二十七名進士。正德十一年(1516年)任廣西南寧府知府。

人物簡介

全粵詩·卷二三五
李翔,字舉南。新會人。明武宗正德二年(一五○七)舉人,世宗嘉靖二年(一五二三)進士。歷官衢州府推官、刑部主事、南京吏部文選司主事、兵部員外郎中、邵武府知府。掛冠歸,自號漁樵適者,推明性命理氣之原,闡所獨得,著有《似說》、《閒稿》。清顧嗣協(xié)《岡州遺稿》卷三有傳。
維基
李翔(1479年—1543年),字舉南,廣東廣州府新會縣潮連鄉(xiāng)人,軍籍。治《易經(jīng)》,行四,正德二年(1507年)廣東鄉(xiāng)試第二十六名舉人,年四十五歲中式嘉靖二年(1523年)癸未科會試第八十三名,第三甲第二百五十名進士。授衢州府推官,擢升主事。官至福建邵武府知府,嘉靖十一年(1532年)正月考察留用。
李節(jié)義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李節(jié)義,字德周,山東東昌府茌平縣人,民籍。正德二年(1507年)丁卯科山東鄉(xiāng)試第一名,正德六年(1511年)辛未科三甲第二百三十名進士。官至陜西按察司僉事。
李邦用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李邦用(1476年—?年),字尚賓,湖廣襄陽府棗陽縣人,民籍。治《易經(jīng)》,行二,由國子生中式甲子科(1504年)湖廣鄉(xiāng)試第二十七名舉人,年三十三歲中式正德三年(1508年)戊辰科會試第三百十六名,第三甲第一百一名進士。四年五月授南京山西道御史,十年五月官員考察,以不謹(jǐn)冠帶閑住。
李銳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李銳,江西吉安府安福縣人,民籍。同進士出身。弘治十一年(1498年)戊午科江西鄉(xiāng)試舉人。弘治十二年,登己未科三甲四十六名進士,正德十三年(1518年)任湖廣岳州府知府,升兩淮鹽運使,一年之內(nèi)輸送鹽運余銀三十余萬兩,被賜羊酒。嘉靖三年(1524年)九月升廣東布政使司右參政。五年二月因病離任,被彈劾罷職。

人物簡介

維基
李鳳來(1480年—?),字德儀,號桐岡、桐山,順天府大興縣籍,南直隸安慶府桐城(今安徽桐城縣)人。順天鄉(xiāng)試第三十九名舉人,正德十二年禮部會試第九十七名,十六年(1521年),登三甲第十九名進士,授河南固始縣知縣,嘉靖四年(1525年)三月擢戶科給事中,六年十一月奉命督造明顯陵,復(fù)除禮科給事中,七年十一月升吏科右,十年七月以郊工成,升通政司右參議兼吏科都給事中掌科事,十二年四月被攻訐免歸。十八年十二月起用,十九年七月起復(fù)通政司右參議兼禮科都給事中掌科事,二十年九月升太仆寺少卿,二十三年六月官至太常寺少卿、提督四夷館,二十四年三月考察閑住。

人物簡介

維基
李墀(1478年—?年),字獻忠,福建泉州府晉江縣人,民籍。治《易經(jīng)》,行一,由縣學(xué)生中式甲子科(1504年)福建鄉(xiāng)試第八十九名舉人,年三十一歲中式正德三年(1508年)戊辰科會試第二百八名,第三甲第七名進士。授南京大理寺評事,升署寺副,十三年正月升四川按察司僉事。

人物簡介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邦秀,豐城人。正德辛巳進士,官禮部郎中
維基
李浙(1480年—1539年),字邦秀,別號龍岡,江西南昌府豐城縣軍籍南昌縣人。江西鄉(xiāng)試第九十四名舉人。正德十六年(1521年)中式辛巳科會試第五十九名,登第二甲第三十五名進士。初授南京吏部驗封司主事,兼署考功司、稽勛司、及太醫(yī)院事,調(diào)北京禮部儀制司主事,歷升兵部職方司員外郎、禮部儀制司郎中,嘉靖六年(1527年)三月因為永淳公主選駙馬之事被下獄,尋以考察降調(diào),謫廣西全州判官。升龍游縣知縣,上任兩月,升蘇州府通判,攝昆山縣事,升楚雄府同知,未任,辭官歸鄉(xiā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