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7525,分502頁顯示
上一頁 318 319 320 321 322 324 325 326 327 下一頁
其它辭典
李文升(字 子蔚 名 進士 )李顯(字 崇絅 號 臺南 )李??(字 容之 號 平厓 )李滉(名 瑞鴻 字 景浩、季浩 號 退溪、陶翁、退陶、清涼山人 文純 )李蓁(字 懋承 )李金(字 宣之 )李義壯(字 稚大 號 三洲 )李允簡(字 可大 )李大魁(字 伯掄 號 敬方 )李開先(字 伯華 號 中麓、中麓山人、中麓狂客 )李朝陽(字 伯鳴 號 西峪 )李啟東(字 元叔、伯升 名 進士 )李增(字 孟川 )李學詩(字 正夫 號 方泉 )李希程(字 宗伊 )
人物簡介
維基李文升,字子蔚,??h人,直隸寧山衛(wèi)軍籍。嘉靖七年(1528年)戊子科順天府鄉(xiāng)試第八十七名舉人。嘉靖十四年(1535年)中式乙未科會試第三十三名,登第三甲第二百零一名進士。
人物簡介
維基李顯(1473年—16世紀),字崇絅,號臺南,浙江溫州府樂清縣人。李顯是正德二年(1507年)浙江鄉(xiāng)試第十六名舉人,次年(1508年)聯(lián)捷戊辰科會試第九十二名,三甲八十名進士,獲授閩縣知縣,以鎮(zhèn)靜治理有政聲,八年(1513年)擢任試云南道監(jiān)察御史,巡按北直隸時曾上奏復豪強侵佔土地;到貴州巡察時彈劾官員調(diào)度平定苗族人作亂失宜,又宣布朝廷威德,攻佔對方巢穴平亂,同時多次疏請明武宗回京、請求罷去潼關鎮(zhèn)守宦官,因父母去世回鄉(xiāng)。嘉靖元年(1522年)李顯服闋,復除山東道監(jiān)察御史,因為抗疏解救被宦官誣陷的大臣,被外任為淮安知府,未行改官贛州,調(diào)任蘇州,升湖廣湖北道副使,十三年(1534年)自山東布政使司右參政升為河南按察使,十五年(1536年)再升官云南右布政使、貴州左布政使。嘉靖十八年(1538年)李顯以政最累遷任南贛巡撫,到二十一年(1542年)再升為南京大理寺卿,惟次年(1543年)明世宗以他授官一年也尚未抵任,等同恣意偷安、玩視明旨而罷黜為民,很快去世。
人物簡介
維基李??(1498年—?年),或作李涵,字容之,號平厓,直隸永平府遷安縣人,民籍。治《易經(jīng)》,行五,由府學生中式順天府鄉(xiāng)試第八十五名舉人,年三十三歲中式嘉靖二年(1523年)癸未科會試第一百七名,第三甲第十八名進士。歷任戶部山東司郎中,出為陜西肅州兵備副使,議修嘉峪關,事方經(jīng)始,會升苑馬寺卿,十九年(1540年)三月總督劉天和會撫按保留之,乃改涵陜西添注右參政,仍督工嘉峪關。后復除貴州布政司右參政,歷升貴州左布政使。
人物簡介
簡介李滉(1501年11月25日~1570年12月08日),初名瑞鴻,字景浩、季浩,號退溪、陶翁、退陶、清涼山人,安東府禮安縣溫溪(今慶尚北道安東市)人。朝鮮李朝唯心主義哲學家,朝鮮朱子學的主要代表人物。嘉靖六年,進士及第,歷任禮曹判書、藝文館檢閱、公州判官、丹陽郡守、大司成、大提學等官職。目睹歷次“士禍”給士林帶來的災難,多次以體弱年老為借口,上書請求退職。晚年定居故鄉(xiāng)退溪,建立書院,從事教育和著書事業(yè),發(fā)展了朱熹哲學,并創(chuàng)立“退溪學派”,成為是朝鮮儒學泰斗。日本稱為東方朱子,學說影響藤原惺窩成為儒學家。隆慶四年去世,時年七十歲,謚號文純。著有《退溪集》(68卷)、《朱子書節(jié)要》、《啟蒙傳疑》、《心經(jīng)釋錄》、《天貧圖說》、《四端七情論》等。李滉在韓國家喻戶曉,其頭像印在了1000元的韓元上。此外,首爾市鐘路區(qū)北部修建退溪路作為紀念。
人物簡介
維基李蓁,字懋承,河南開封府祥符縣人,軍籍。嘉靖七年(1528年)戊子科河南鄉(xiāng)試第四十四名舉人,嘉靖十四年(1535年)登第二甲第三十五名進士。
人物簡介
維基李金(1466年—?年),字宣之,江西南昌府豐城縣人,民籍。治《詩經(jīng)》,行六,由國子生中式辛酉科(1501年)江西鄉(xiāng)試第八十三名舉人,年四十三歲中式正德三年(1508年)戊辰科會試第一百一十名,第三甲第八十三名進士。授碭山知縣,當時流寇猖獗,李金率民筑城防御,工未完成,而寇奄至,坐謫吳江縣丞。歷兵部郎中,與同官上疏諫止明武宗南巡,被廷杖。嘉靖初,升臺州府知府,以年老致仕。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明廣州府南海人,字稚大。嘉靖二年進士。授仁和知縣,嘉靖二十六年官至右僉都御史巡撫貴州,被劾罷。有《三洲稿》。
全粵詩·卷二三五李義壯,字稚大。番禺人。明世宗嘉靖二年(一五二三)進士。初令仁和,尋遷戶、禮兩部主事。歷仕至都察院僉都御史,巡撫貴州。工古文詞。嘗師從湛若水,晚年學業(yè)益進。著有《三洲初稿》。明郭棐《粵大記》卷一七、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二七八等有傳。
維基李義壯(1488年—?年),字稚大,號三洲,廣東廣州府南??h人,民籍。治《詩經(jīng)》,行三,正德五年(1510年)廣東鄉(xiāng)試第二十名舉人,年三十六歲中式嘉靖二年(1523年)癸未科會試第五十八名,第三甲第二百四十名進士。初授浙江仁和縣知縣,在任三年,擢升戶部主事,管理臨清鈔關,改禮部儀制司主事,歷員外郎,十六年(1537年)十一月出為廣西督學僉事,二十年二月轉(zhuǎn)湖廣副使,兵備辰沅。二十三年五月升四川左參政,歷福建按察使、湖廣右布政使,二十六年閏九月擢升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巡撫貴州。當時征討銅仁叛苗,與總督張岳意見相左,二十八十一月被罷職回籍聽調(diào)。著有《三洲初稿》十五卷行于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502—1551
【介紹】:
明廣西融縣人,字可大。嘉靖間舉人,歷官思州知府。嘉靖三十年苗民龍許保起事,破思州,劫持允簡求贖。允簡傳語參將石邦憲,令亟進兵,自投盤山關崖下,傷重旋卒。
人物簡介
維基李大魁(1499年—?年),字伯掄,號敬方,湖廣襄陽儀衛(wèi)司官籍。嘉靖十一年(1532年)壬辰科第三甲第二百一十八名進士。觀大理寺政,改工兵主事,吏主事,降通判止。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502—1568
【介紹】:
明山東章丘人,字伯華,號中麓。嘉靖八年進士,授戶部主事,官至太常寺少卿,提督四夷館。罷歸,治田產(chǎn),蓄聲伎,家居近三十年。征歌度曲,為新聲小令,詩歌豪放,尤工詞曲,不循格律,詼諧調(diào)笑,信手放筆。自謂藏曲最富,有“詞山曲?!敝?。曾刻元喬夢符、張小山小令。作傳奇《寶劍記》,又有《登壇記》,今佚。又有《詞謔》、《閑居集》。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字伯華,章丘人。嘉靖己丑進士,授戶部主事,改吏部歷太常少卿,提督四夷館,《有閒居集》。
明詩紀事·戊簽·卷九開先字伯華,章丘人。嘉靖己丑進士,除戶部主事。改吏部,歷員外、郎中,擢太常少卿。有《中麓閑居集》十二卷。
(《四庫總目》:嘉靖初,開先與王慎中、唐順之、熊過、陳束、任瀚、趙時春、呂高稱八才子。其時慎中、順之倡議,盡洗李、何剽擬之習,而開先輿時春等復羽翼之。然開先雅以功名自負。既廢以后,猶作塞上曲一百首以寓其志。又《閑居集》末卷有《蘇息民困或》問,及《顏神事宜》、《浚渠私議》、《漯議》諸篇,汲汲于經(jīng)世,不甚爭文苑之名。故所作隨筆揮灑,一篇或至數(shù)千言。其詩亦往往疊韻至百首。其持論確于李、何,而終不能奪李、何之壇坫,蓋有由矣。
《海岳靈秀集》:中麓積書好客,豪宕不羈,著作甚富,如貅貅縱橫,江海泛溢,一韻百篇,蓋白樂天之流也。然詞意浮淺,多何尚焉!
《列朝詩集》:伯華弱冠登朝,奉使銀夏,訪康德涵、王敬夫于武功、鄂、杜之間,賦持度曲,引滿稱壽。二公恨相見晚也。罷歸,置田產(chǎn),蓄聲妓,徵歌度曲,為新聲小令,擇彈放歌,自謂馬東籬、張小山無以過也。為文一篇輒萬言,詩不循格律,詼諧調(diào)笑,信手放筆。所著詞多于文,文多于詩。改定元人傳奇、樂府數(shù)百卷。嘗謂古來才士不得乘時柄用,非以樂事聲其心,往往發(fā)狂病死。今借此以坐消歲月、暗老豪杰耳。
田按:嘉靖八子王道思、唐應德之文,自是一代杰出。詩則道思體頗清俊,尚不足與邊、徐角勝,何況李、何。陳約之善論詩,而所作殊不稱其言。伯華詩尤頹放,頗稱好事,藏書畫極富,自負賞鑒,當作《畫品》,次第明人以戴文進、吳偉,陶成、杜堇為第一等,倪瓚、莊麟為次等,而沈局、唐寅居四等。王漁洋香祖筆記云:「伯華論畫,輿吳人頗異。王龠洲與之善,嘗言過中麓草堂,觀所藏畫無一佳者。而伯華謂文進畫高過元人,不及宋人,亦未足為定論?!?jié)O洋與伯華為鄉(xiāng)曲,且不能為之左袒矣。)
維基李開先(1502年—1568年),字伯華,號中麓,又號中麓山人、中麓狂客。山東濟南府章丘縣人。明朝官員,文學家、戲曲作家、評論家。由縣學增廣生中式戊子科(1528年)山東鄉(xiāng)試第七名舉人,嘉靖八年(1529年)己丑科會試二十名,廷試二甲六十七名進士,觀戶部政,授戶部云南司主事、歷任吏部考功司主事、稽勛司員外、驗封司、文選司郎中等職,十九年(1540年)三月官至太常寺少卿,提督四夷館。嘉靖二十年(1541年)四月,有“九廟災”,首輔夏言命其罷歸。
人物簡介
維基李朝陽(1495年—?年),字伯鳴,號西峪,山西太原府清源縣人。二月二十七日生,行一。治《書經(jīng)》。由國子生中式山西鄉(xiāng)試第九名舉人,會試中式第六十名。年三十八歲中式嘉靖十一年壬辰科第三甲第五十六名進士。授,觀兵部政。
人物簡介
維基李啟東(1503年—1552年),字元叔,又字伯升。云南楚雄府楚雄縣民籍江西廬陵人。曾祖李思存移至楚雄定居。弘治十六年(1503年)癸亥年七月二日,生于楚雄鹿城。嘉靖十年(1531年)辛卯科云貴鄉(xiāng)試第三名舉人,嘉靖十一年(1532年)聯(lián)捷壬辰科會試第五十六名,殿試金榜二甲一名進士。吏部觀政,授兵部主事,復除南京禮部主事,官至南京禮部主客司郎中。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八月十四日病卒。
人物簡介
維基李增,字孟川,河南潁川衛(wèi)人,軍籍。嘉靖十年(1531年)辛卯科河南鄉(xiāng)試第六十四名舉人,十四年(1535年)中式乙未科會試第七十五名,二甲第五十名進士。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503—1541
【介紹】:
明山東平度州人,字正夫。嘉靖五年進士。任永平府推官,數(shù)決滯獄。入為吏部稽勛主事,歷考功、文選員外郎,改翰林編修。官至左春坊左中允兼翰林修撰。
維基李學詩(1503年—1541年),字正夫,號方泉,明朝翰林,山東平度人。嘉靖丙戌進士,官至左春坊左中允兼修撰。李學詩少時在平度兩髻山前桃花洞畔讀書。嘉靖四年(1525年)考中舉人,次年聯(lián)捷丙戌科進士。任直隸永平府推官,因治績優(yōu)異,升吏部稽勛司主事,又升為吏部考功司員外郎。嘉靖十一年(1532年),李學詩與唐順之等共十二人被特選入翰林院,任編修。嘉靖十七年(1538年),任會試同考官,所取進士中有茅坤等人,成為其門生。嘉靖十八年(1539年),升左春坊左中允,兼翰林院修撰,充經(jīng)筵講官。次年,任順天鄉(xiāng)試主考官。嘉靖二十年(1541年),病逝于京師。
人物簡介
維基李希程,字宗伊,河南開封府蘭陽縣人,軍籍。嘉靖七年(1528年)戊子科河南鄉(xiāng)試第十三名舉人,十七年(1538年)中式戊戌科會試第一百六十四名,三甲第四十一名進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