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7525,分502頁顯示
上一頁 366 367 368 369 370 372 373 374 375 下一頁
其它辭典
李禎(字 維卿 貢事 )李之用(字 實卿 )李名芳(字 昌海 )李德馨(字 明甫 號 漢陰 文翼 )李憭(字 景穎 號 幼泉 )李支揚(字 公遠 號 澮陽 )李景登(號 瀧川 )李朝寅李本固(字 維寧 號 震門 )李杜(字 汝唐 號 肖衡 )李瑾(字 仲魯 )李登(字 伯庸 )李達(字 明叔 號 云圃 )李作舟(字 三溪、二溟 )李大欽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明陜西慶陽人,字維卿。隆慶五年進士,除高平知縣,遷御史。萬歷初與同官喬嚴(yán)等擁入詔獄,護視因直言下獄之傅應(yīng)禎,貶官。后遷兵部左侍郎。二十四年疏言日本封貢事,主張以戰(zhàn)守為實務(wù)。旋攝部事,規(guī)劃軍事頗當(dāng)。質(zhì)直方剛,屢為執(zhí)政所排擠,終坐事致仕。后起南京刑部尚書,逾年引疾歸,奪職閑住。
人物簡介
維基李之用,字實卿,湖廣黃州府黃岡縣人,民籍。湖廣鄉(xiāng)試第四十二名,萬歷八年(1580年)庚辰科會試第一百六十三名,登三甲第二十五名進士。萬歷年間接替孫成泰任邵武府知府一職,萬歷年間由瞿汝嬰接任。
人物簡介
維基李名芳,字昌海,直隸歙縣人。萬歷十九年(1591年)舉辛卯科應(yīng)天鄉(xiāng)試。萬歷二十年(1592年)聯(lián)登壬辰科第三甲第二百十八名進士,改翰林院庶吉士。
人物簡介
簡介李德馨(朝鮮語:???,1561年—1613年)字明甫,號漢陰,雙松,抱雍散人,謚號文翼,李氏朝鮮宣祖、光海君時代政治家、文臣、外交官。
人物簡介
維基李憭(1561年—1616年),字景穎,號幼泉,湖廣武昌府嘉魚縣人。進士出身。萬歷四年(1576年)丙子科舉人,十七年(1589年)己丑科進士,由衢州府推官授南京吏部主事,改禮部主客司主事,三十二年改光祿寺丞,三十七年升光祿寺少卿,晉太仆寺卿,改光祿寺卿,萬歷四十四年卒,四十六年加贈戶部左侍郎。
人物簡介
維基李攴揚(1561年—1617年),字公遠,號澮陽,河南歸德府永城縣人,軍籍。萬歷三十一年(1603年)癸卯科河南鄉(xiāng)試舉人,三十五年(1607年)丁未科進士。吏部觀政,三十六年授山東曹縣知縣,四十年任鄉(xiāng)試同考官,四十一年升兵部武選司主事,四十五年升郎中,同年丁父憂,行至濟寧州,以哭父過哀,痰塞不出而卒,年五十七。
人物簡介
維基李景登,號瀧川,廣寧衛(wèi)籍,山東益都人。山東辛卯科鄉(xiāng)試舉人。萬歷二十年(1592年),登壬辰科第三甲第一百十四名進士,歷任猗氏縣、寶坻縣知縣,仕至戶部郎中,出為漢中府知府。
人物簡介
維基李朝寅(16世紀(jì)—17世紀(jì)),南直隸鳳陽府壽州霍丘縣人。李朝寅的父親李本正淳厚謹(jǐn)慎,以義理教育他,兒子成材后依舊意氣瀟灑,人稱端方者必提及李本正,獲贈官修職郎、行人司行人。萬歷十六年(1588年),李朝寅中式戊子科應(yīng)天鄉(xiāng)試舉人,萬歷十七年(1589年)聯(lián)捷進士,授官行人司行人,萬歷二十四年(1596年)到南康王王府主持祭祀禮。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明山東臨清州人,字維寧。萬歷二十年進士。官至太仆寺少卿。有《古易匯編》。
維基李本固,字維寧,號震門,山東臨清縣人。萬歷十九年(1591年)辛卯科山東鄉(xiāng)試舉人。萬歷二十年(1592年),聯(lián)捷壬辰科三甲進士,授大理寺評事,擢升行人司左司副,轉(zhuǎn)工部郎中,出為歸德府知府,仕至太仆寺少卿。因母親去世,哀傷得病而卒。著有《易編問奇集》。
人物簡介
維基李杜(1561年—?),字汝唐,號肖衡,山西大同府大同縣民籍,直隸揚州府泰興縣人。幼穎異,十三為縣庠弟子員,萬歷七年(1579年)己卯科山西鄉(xiāng)試二十名舉人,十四年(1586年)中式丙戌科會試第一百六名,三甲第二百十二名進士。禮部觀政,授遵化縣知縣,二十三年升禮部主客司主事,升祠祭司員外,二十六年改儀制司員外,三十年復(fù)補任祠祭司員外,三十二年升主客司郎中。卒于官。
人物簡介
維基李瑾(16世紀(jì)—17世紀(jì)),字仲魯,山西平陽府襄陵縣人。李瑾是平?jīng)鲇?xùn)導(dǎo)李遇春的曾孫、沔縣知縣李蘭的孫子,在萬歷十六年(1588年)中舉人,二十三年(1595年)成進士,獲授定興知縣,九年內(nèi)視民事如家事,入祀縣內(nèi)名宦祠;升任禮部精膳司主事,改官工科給事中,負責(zé)浙江鄉(xiāng)試得人。很快他升為兵科右給事中和工科左給事中,再升為吏科都給事中,有《三垣奏疏》萬言,寫下國家忠臣事績。之后李瑾從太常寺卿升為順天巡撫,上陳保衛(wèi)邊疆的策略,晉兵部左侍郎署尚書事。其時魏珰求蔭,他堅持不配合,因此連上三疏告歸,被削奪官誥,但他從不介意;到魏忠賢伏誅,朝廷數(shù)次特詔起用,他也不再出仕,并上請讓靈石平陽關(guān)恢復(fù)隸屬汾州,后來居家期間遇上寇亂,他多方守御捐輸,救活不少人民,死后追贈尚書,諭祭葬,得恩蔭。
人物簡介
維基李登,字伯庸,湖廣承天府沔陽州景陵縣人,官籍,萬歷初年解元,同進士出身。萬歷元年(1573年)癸酉科湖廣鄉(xiāng)試第一名。萬歷八年(1580年)庚辰科會試第十六名,登進士第三甲第二百零五名。官至大理寺評事。
人物簡介
維基李作舟(1566年—?年),字三溪、二溟,四川重慶府合州人。萬歷二十年(1592年)壬辰科第二甲第二十五名進士。整飭西寧兵備,撫治番夷陜西按察司副使。曾編撰《莊浪匯紀(jì)》。曾祖李茂綺,祖李進,父李有知。
人物簡介
維基李大欽,浮梁人,進士出身。萬歷八年,登進士。萬歷二十六年接替陳玉庭任興化府知府一職,萬歷二十七年由李茂功接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