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7525,分502頁顯示
上一頁 367 368 369 370 371 373 374 375 376 下一頁
其它辭典
李惟觀(字 動可 )李日茂(字 文華 號 培吾 )李元齡(字 仁卿 )李文奎(字 聚五 )李春熙(字 皞如 號 泰階 )李春英李汝圭(字 元錫 號 瑞臺 )李睟光(字 潤卿 號 芝峰 文簡 )李韑李之藻(字 振之、我存 號 淳庵居士、存園叟、涼庵居士、涼庵逸民、涼庵子、涼叟、存圓寄叟 )李元調(字 劬云 )李光胤(字 克休 號 瀼西 )李養(yǎng)質(字 從樸 號 涵醇 )李再命李啟美(字 成甫、念方、應成 號 充予 )
人物簡介
維基李惟觀(1530年—?年),字動可,四川瀘州人,民籍,治《書經》,年三十三歲中式嘉靖四十一年壬戌科第三甲第二十五名進士。三月初一日生,行三,曾祖李瓊;祖李宗盛,歲貢生;父李鏊,知縣;母劉氏。永感下,妻何氏,兄惟喬(學正);惟端;惟肅;惟交;惟康,弟惟醇;惟熙。由州學生中式四川鄉(xiāng)試第三十四名舉人,會試中式第一百十九名。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明河間府青縣人,字文華,號培吾。萬歷十四年進士。官至山東按察司副使,官御史時,有諫三王并封疏,措詞激直。有《永思齋文集》。
維基李日茂(1562年—?),字文華,號培吾,直隸河間府青縣人,民籍。乙酉鄉(xiāng)試七十五名,萬歷十四年(1586年)丙戌科會試二百五十三名,登三甲第二百二十六名進士。戶部觀政,二十年十月考選,授山西道御史,二十二年二月升陜西按察司僉事,二十四年九月升山東參議,分守東兗道。
人物簡介
維基李元齡(1549年—?年),字仁卿,四川成都府華陽縣民籍江西南昌府豐城縣人。弱冠由國子生中式四川鄉(xiāng)試第四十九名舉人,萬歷五年(1577年)丁丑科會試第五十七名,第二甲第十五名進士。授臨清知州,入為工部都水司員外郎,升郎中,萬歷十九年(1591年)任淮安府知府。三十年平陽府知府,三十一年十月晉山西按察副使兼參議、分巡冀寧道事,乞休歸。著有《翼經隨筆》。
人物簡介
維基李文奎,字聚五,福建侯官縣人。福建乙酉科鄉(xiāng)試舉人。萬歷二十年(1592年),登壬辰科第三甲第六十九名進士。授東莞縣知縣,擢戶部主事,晉郎中。萬歷三十二年(1604年)任浙江杭州府知府。歷仕至廣東按察司副使、廣東右參政。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563—1620
【介紹】:
明福建建寧人,字皞如,號泰階。萬歷二十六年進士。官至南京戶部郎中。有《玄居集》。
維基李春熙,福建建寧縣人。同進士出身。萬歷二十六年(1598年),登進士,歷官刑部主事、南京戶部主事。
人物簡介
維基李汝圭(1563年—?),字元錫,號瑞臺,江西南昌府南昌縣人,民籍。乙酉鄉(xiāng)試十八名,萬歷十四年(1586年)丙戌科會試一百六十名,登三甲第二十三名。刑部觀政,任河南河南府推官。
人物簡介
簡介李睟光(1563年-1628年)是韓國朝鮮的文臣及外教官,性理學者,實學者和作家。字潤卿,號芝峰,謚號文簡。韓國性理學和實學及過渡期的人物。
人物簡介
維基李煒,福建泉州府晉江縣民籍,永春縣人。李煒是晉江人,入讀永春縣學,萬歷十六年(1588年)戊子科福建鄉(xiāng)試舉人,二十六年(1598年)戊戌科進士,曾官湖廣分守上荊南兵備道,官至布政使司參政。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564—1630
【介紹】:
明浙江杭州人,字振之,又字我存,號淳庵居士,一號存園叟。萬歷二十六年進士,歷南京工部員外郎、工部水司郎中、太仆寺少卿。與徐光啟篤信耶穌會士利瑪竇之學。天主教徒。崇禎初年應薦參與歷書修訂,協(xié)助利瑪竇修訂《坤輿萬國全圖》,與利瑪竇合撰《同文算指》、《渾蓋通憲圖說》、《圓容較義》等,另有《寰有詮》、《名理探》。
維基李之藻(1571年10月13日—1630年11月1日),字我存,又字振之,號涼庵居士、涼庵逸民、涼庵子、涼叟、存圓寄叟等,教名良(Leo)。浙江杭州府仁和縣人,明末政治人物、翻譯家、天文學家,中國圣教三柱石之一。與徐光啟一同受洗成天主教徒。李之藻生于穆宗隆慶五年(1571年)。神宗萬歷二十六年(1598年)戊戌科二甲第五名進士,授任工部營繕司員外郎,三十一年七月與翰林院編修陳之龍典福建鄉(xiāng)試,三十六年降任直隸開州知州,三十八年升南京工部員外郎,管理寶源局,后考察去職。明熹宗天啟元年(1621年)三月,起升廣東布政使司右參政,次月改為光祿寺少卿、管工部都水司郎中事,奉命調度十六門城樓軍器,鑄造西洋大炮、戰(zhàn)車及工部火器、火藥,二年三月升太仆寺少卿,仍管工部都水司郎中事,上疏以夷攻夷二策,言西洋大銃可以制奴,兵部移文徵取,于是兩廣總督胡應臺遣游擊張燾解送夷目七名、通事一名、傔伴十六名赴京聽用。天啟三年二月,李之藻被科道糾拾,調用南京。萬歷二十九年(1601年)開始師從利瑪竇學習西方科學。萬歷三十八年(1610)二月,李之藻在北京突患重病,李以為必死,留下遺囑,利瑪竇“朝夕于床笫間,躬為調護”,同年,皈依天主教,圣名良(Leo),將家中供祀的佛像毀棄,換上耶穌像。事實上,李之藻認識利瑪竇之初,利瑪竇就勸他入教,但未成功,主因是李之藻有妾,而天主教奉行一夫一妻制,李之藻與利瑪竇來往多年之后,終于下決心休離妾,正式受洗,但李之藻本人“賭博成癮,誰也比不上他那樣酷愛下棋、打麻將。”熹宗天啟元年(1621年),出任光祿寺少卿,負責研制大炮,天啟三年(1623年)去職。思宗崇禎二年(1629年)重新起復,負責修訂歷法,李之藻還自己制作了地球儀等天文儀器,府內幾乎到處都是儀器。晚年一目失明,一目視力甚弱,仍然嗜學不倦。次年(崇禎三年,1630年)病逝于任上。李之藻向明朝廷推薦傳教士所傳歷法,并自澳門葡萄牙人處引進大炮以抵御滿洲人。同時他也善于翻譯,許多西洋典籍直接或間接地藉由李之藻之手完成翻譯、校訂以及出版工作。在《坤輿萬國全圖》的題記中,李之藻表現(xiàn)出了對當時世界科技發(fā)展的程度的驚訝和強烈興趣。
人物簡介
維基李元調,字劬云,直隸寧國府太平縣(今屬安徽省黃山市)人。萬歷十九年(1591年)辛卯科應天鄉(xiāng)試舉人,萬歷二十六年(1598年)戊戌科進士。知奉新縣。勸農興學,懲猾恤貧,一時翕然稱賢父母。尋告歸,推升戶部主事,終不起。。
人物簡介
維基李養(yǎng)質(1564年—?),字從樸,號涵醇,山西平陽府蒲州人,民籍。乙酉鄉(xiāng)試四名,萬歷十四年(1586年)丙戌科會試三百四十五名,登三甲第一百十七名進士。兵部觀政,選授工科給事中,官至昌平道兵備副使。
人物簡介
維基李再命,直隸冀州(今河北冀州)人。同進士出身。萬歷十七年(1589年),登己丑科進士。萬歷二十四年(1596年),接替柳希點任松江府知府一職,1598年由許惟新接任。
人物簡介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字成甫,一字念方,豐城人。萬歷丙戌進士,改庶吉士,授檢討。有《李太史集》。
維基李啟美(1564年—?),字應成(成甫),號充予,江西南昌府豐城縣人,軍籍。壬午鄉(xiāng)試九名,萬歷十四年(1586年)丙戌科會試四十名,登三甲第十二名。通政司觀政,改翰林院庶吉士。十六年二月丁父憂。十九年三月授翰林院簡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