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7525,分502頁顯示  上一頁  383  384  385  386  387  389  390  391  392 下一頁
其它辭典(續(xù)上)
李仕亨(克澹 仍樸 )
李化民(應侯 )
李化熙(五弦 )
李卑(侍平 )
李回寶(文祥 石屏 )
李國球(倩玉 )
李國祥(休徵 )
李日儼(生治 )
李正春(孟芳 )
李永芳
李精白(對泉 盟素 )
李蕃
李喬(世臣 藩王 )
李元鼎(梅公、吉甫、子彝 )
李奕茂(爾丞 鐘石 )

人物簡介

維基
李仕亨,字克澹,號仍樸,福建安溪縣人。萬歷四十六年(1618年)戊午科福建鄉(xiāng)試第六名舉人,天啟二年(1622年)壬戌科會試三百七十一名,二甲第四十九名進士,戶部觀政,三年授戶部河南司主事,監(jiān)管大通橋,六年改為督餉山西。七年升貴州司員外,升郎中,之后出任嘉興府知府,在任上政簡刑清,有政績。其著有《四書注翼》、《易本義翼》、《易解趨對》、《雜著迂言》等書。崇禎四年考察去職。

人物簡介

維基
李化民,號應侯,浙江揚州府興化縣人,進士出身。萬歷三十七年己酉科舉人,天啟二年(1622年),登壬戌科進士。七年授戶部山東司主事,改兵部職方司主事,崇禎四年(1631年),升武選司員外,晉郎中,出任嘉興府知府。在任期間重修煙雨樓。崇禎七年被革職,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594—1669 【介紹】: 明末清初山東長山人。明崇禎七年進士。選湖州府推官,擢四川巡撫、陜西總督,官至兵部右侍郎,總督三邊。順治初降清,累官刑部尚書。條奏慎刑五事,下部議行。以母老乞養(yǎng)歸。
維基
李化熙(1594年—1669年),字五弦,山東長山縣(今屬鄒平縣)人。明末清初政治人物。天啟四年(1624年)甲子科山東鄉(xiāng)試舉人,崇禎七年(1634年)甲戌科進士。任浙江湖州府推官。崇禎十六年(1643年),以都察院副都御史,巡撫四川。道改巡撫陜西,復詔總督三邊,統(tǒng)理西征軍務。清順治初年,召拜工部右侍郎,疏辭弗獲,不久轉左侍郎,累遷刑部尚書。乞終養(yǎng)。卒年七十六,入祀鄉(xiāng)賢。
李卑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34 【介紹】: 明陜西榆林人,字侍平。由千總擢守備,天啟二年官山海關游擊,坐事罷歸。崇禎二年鎮(zhèn)壓延慶回民起事,起為延安參將,轉戰(zhàn)陜西、山西,鎮(zhèn)壓農民軍,累擢臨洮總兵官。隨盧象升至湖廣,以疾卒。
李回寶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簡介

簡介
朝鮮真寶人。字文祥。號石屏。
李國球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李國球,字倩玉,江西廣信府鉛山縣人。黃貞甫督學豫章,奇賞之,天啟元年(1621年)辛酉科江西鄉(xiāng)試解元,崇禎元年(1628年)戊辰科進士,選庶吉士,以疾卒于京。國球為人孝友,口未嘗臧否人物,鄉(xiāng)黨咸稱之,祀鄉(xiāng)賢祠。
李國祥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南昌府南昌人,字休徵。天啟中官開封府同知。輯有《古今濡削選章》。

人物簡介

維基
李日儼,號生治,山西平陽府安邑縣鹽籍。萬歷四十年(1612年)壬子科山西鄉(xiāng)試第十八名舉人,天啟二年(1622年)壬戌科會試二百六十三名,二甲六十二名進士。都察院觀政,四年授戶部江西司主事,七年差云南主考,升廣西司員外、郎中,升漢中府知府,崇禎二年丁憂歸。崇禎五年起補河南府知府。

人物簡介

維基
李正春(?—?年),字孟芳,南直隸蘇州府太倉州民籍,常熟縣人。天啟元年(1621年)辛酉科應天府鄉(xiāng)試舉人,崇禎元年(1628年)戊辰科三甲第一百三十五名進士,授福建侯官縣知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34 【介紹】: 明末遼東鐵嶺人。明撫順所游擊。萬歷四十六年,后金兵圍撫順,永芳降,授三等副將,后擢為總兵官,為明邊將降后金之始?;侍珮O天聰間,從阿敏等攻朝鮮,訂盟而還。

人物簡介

維基
李精白,字對泉,號盟素,河南潁川衛(wèi)人,籍附河南開封府鄉(xiāng)試,明末政治人物。萬歷四十一年(1613年)中癸丑科進士,初任夏津縣知縣,四十三年(1616年)調昌樂縣。累官山東巡撫,替魏忠賢建生祠,焚香祝詞道:“堯天巍巍蕩,帝德難名”,謊稱見“麒麟出現(xiàn)”,“仁獸降臨”,又送上金器,刻有「孝男李精白」字樣。官至兵部尚書,殺人無數(shù),其宅后挖有“萬人坑”,受拷打致死者皆被拋入坑中。崇禎年間,被東林黨人彈劾,“交結近侍,又次等論,徒三年,輸贖為民”。
李蕃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山東日照人。萬歷四十一年進士。官御史、太仆寺卿。為魏忠賢心腹。同官排擊忠良,多其代草。出督畿輔學政,建忠賢生祠于天津、河間、真定,呼忠賢九千歲。崇禎初,被劾罷。
維基
李蕃,山東青州府日照縣人。萬歷三十七年(1609年)己酉科山東鄉(xiāng)試舉人,四十一年(1613年)癸丑科進士,授廬江縣知縣,天啟二年四月考選,授候補御史,十二月填補廣東道御史,始諂事魏廣微、馮銓、崔呈秀,復諂事魏忠賢,天啟四年大學士孫承宗督師請入朝,忠賢指使御史李蕃急奏,有樞輔舉動可駭一疏,引自古擁兵閫外,恐喝朝廷,如王敦、李懷光去來自如,不遵朝命,又謂樞輔此來,人(戶部侍郎李邦華)實召之云云,上大懼,至卻行,急傳兵部令承宗急還山海關。尋又奉忠賢命參論大學士朱國楨罷職而歸。五月正月管理章奏,六年三月出督畿輔學政,呼魏忠賢為“九千歲”,建祠河間、天津等地,七年十月官加太仆寺少卿。與同年李魯生,時號兩人為四姓奴。崇禎元年四月,廣西道試御史鄒毓祚疏劾太仆寺添注少卿|楊維垣、禮科給事中李恒茂,有“占氣得先,轉身得捷”之語,旨令直指其人,乃以維垣告,復言李恒茂與李魯生、李蕃號曰“三李”,為維垣密友,聲勢薰灼,故長安為之謠曰:“官要起,問三李”。今魯生、李蕃己劾免,恒懋亦乞立賜處分,于是二人皆罷。二年正月名定“逆案”,被削籍,又為吏科都給事中沈惟炳等疏言,判徒三年,贖為民。
李喬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簡介

維基
李喬(1595年—1654年),字世臣,直隸興化縣(今江蘇省興化市)人。明末清初政治人物。李喬為嘉靖、隆慶間內閣首輔李春芳曾孫,崇禎元年進士李嗣京之弟。萬歷四十六年(1618年)中舉人,萬歷四十七年(1619年)聯(lián)捷己未科進士,授河南靈寶縣知縣,調祥符縣。遷禮部郎中。天啟六年(1626年),奉命敕封藩王,過湖南,涉洞庭湖。當時魏忠賢勢力正盛,李喬淡然處之。崇禎改元,提學山東。崇禎四年(1631年),轉河南按察使,不久轉右布政使,兼攝治河。次年,轉陜西左布政使。此時農民起事軍隊蜂起,李喬盡力籌備軍餉。崇禎七年(1634年)冬,晉陜西巡撫,次年因鎮(zhèn)壓不力,被彈劾去職。崇禎十七年(1644年),福王立于南京。弘光元年(1645年),李喬薦補兵部左侍郎。五月初七,清軍大舉迫近,南京百官集結于清議堂議事。李喬、唐世濟有降清之意。十五日,清軍統(tǒng)帥、豫王多鐸到達南京,百官冒雨出城迎接。次日,大開洪武門,李喬與京營總督、忻城伯趙之龍率百官獻冊,行四拜之禮,隨即跪請多鐸進城。李喬隨即挾清軍告示,安撫民心。此時,清軍尚未強制剃發(fā)易服,李喬主動剃頭換裝,反被多鐸辱罵。晚年,優(yōu)游林下,課子弄孫。清順治十一年(1654年)卒。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末清初江西吉水人,字梅公。天啟二年進士。官至光祿寺少卿。李自成軍入京師,元鼎從之,授太仆寺少卿。順治元年降清,擢兵部右侍郎。坐事論絞,免死,杖徒折贖,未幾卒。有《石園集》。
滄海遺珠
李元鼎(1595-?)字吉甫,號梅公。江西吉水人,天啟二年(1622)進士,官光祿少卿。入清,官至兵部左侍郎,著有《石園全集》三十卷。
晚晴簃詩匯·卷二十一
李元鼎,字吉甫,號梅公,吉水人。明天啟壬戌進士,歷官光祿少卿。入國朝,官至兵部右侍郎。有《石園全集》。
簡介
字吉甫,號梅公,江西吉水縣人。生于明萬歷二十三年(一五九五)。天啟二年(一六二二)進士,授行人,升光祿少卿。入清,擢兵部右侍郎,轉左侍郎充殿試讀卷官。順治十六年(一六五九)落職歸里。筑梅山小隱,與遠山夫人倡和其間??滴蹙拍辏ㄒ涣摺穑┳溆诩?。有《石園全集》。其詞與遠山合刻為《隨草詩馀》,單行為《文江詞》。
維基
李元鼎(1595年—1670年),字子彝,號梅公,江西吉安府吉水縣(今江西省吉水縣)人,明末清初政治人物。天啟二年(1622年),登壬戌科進士。崇禎年間,授行人司行人。崇禎二年(1629年),改吏部考功司主事。崇禎三年,改文選司主事,崇禎四年,改稽勛司員外郎、考功司員外郎、文選司員外郎。升光祿寺少卿。崇禎十七年(大順永昌元年,清順治元年,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后,再授光祿寺少卿。李自成敗,李元鼎降清。同年,授太仆寺少卿。順治二年(1645年),升任太仆寺卿、太常寺卿。順治二年,授兵部右侍郎。順治八年(1651年),升任兵部右侍郎、殿試讀卷官、兵部左侍郎。去官回鄉(xiāng),優(yōu)游林下十馀年卒》

人物簡介

江上詩鈔
字爾丞,號鐘石,天啟中官北鴻臚寺序班。卒于崇禎二年,年四十五。著有松筠齋稿。赤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