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全宋詩李宋臣,初名漢臣,字希杰,福州(今屬福建)人,頎子?;兆诔鐚幬迥辏ㄒ灰弧鹆┻M士(以上《淳熙三山志》卷二七)。知建陽縣(明嘉靖《建陽縣志》卷二)。高宗建炎中,知邠州、權(quán)涇原路提點刑獄(《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二四)。
人物簡介
全宋詩李賓王,字西坪(一作平),平江(今屬湖南)人。哲宗元符三年(一一○○)進士(《平江縣志》卷三八)。曾知澧州,累官樞密承旨,司農(nóng)少卿。欽宗靖康初金人議立張邦昌,賓王棄官而去。高宗建炎中卒于家。清同治《平江縣志》卷四三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泰州如皋人,字堯明,一字堯夫。王覿從子?;兆谛驮晟仙峒暗?。拒絕蔡京邀見,僅拜國子博士。后歷吏部員外郎、右司員外郎,為王黼所惡,以直秘閣出知岳州。卒年四十七。有《易說》。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建州建安人,字克家。為考城令,時督辦軍賦甚急,堅以民力匱竭為請。中官或以私囑者,卒置于法。初與王黼善,及黼當(dāng)國,未嘗一造其門。奉祠卒。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131
【介紹】:
宋洪州奉新人,字少汲,號西山老人。哲宗紹圣四年進士。欽宗靖康元年,以知應(yīng)天府為東道都總管,為金人所執(zhí),不屈,久之得歸。高宗紹興元年為刑部尚書,兼權(quán)禮部尚書,官至兵部尚書兼侍讀。工詩。有《西山老人集》。
全宋詩胡直孺,字少汲,奉新(今屬江西)人。哲宗紹圣四年(一○九七)進士。初為路州司戶,累遷監(jiān)察御史,出知平江府?;兆谡土辏ㄒ灰灰涣?,為淮南路轉(zhuǎn)運副使(《宋會要輯稿》選舉三三之二九)。宣和五年(一一二三),為東南六路轉(zhuǎn)運輦運撥發(fā)司官(同上書職官四二之一○)。靖康間知南京,為金人所執(zhí),不屈,久之得歸。高宗朝擢龍圖閣直學(xué)士知隆興府,進兵部尚書,卒。有《西山老人集》,已佚。事見清同治《奉新縣志》卷八。今錄詩四首。
全宋文·卷二九四八胡直孺(?——一一三一),字少伋,號西山老人。豫章(今江西南昌)人。紹圣四年進士,能詩。建炎元年為金人所得,既而歸之,為龍圖閣直學(xué)士、戶部尚書。建炎二年以龍圖閣直學(xué)士知洪州。紹興元年四月以刑部尚書權(quán)禮部尚書,兼侍讀,守兵部尚書。十一月以兵部尚書兼侍讀卒,贈端明殿學(xué)士。見孫覿《西山老人文集序》(《鴻慶居士集》卷三○),《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三、一三、四三、四六、四九。
人物簡介
全宋詩閻孝忠,字資道,開封(今屬河南)人(《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六),一說汶陽人(《蘭亭考》卷七)?;兆谛土辏ㄒ灰欢模?,提舉荊湖南路鹽香茶礬事(《宋會要輯稿》食貨三二之一五)。七年,為駕部員外郎、直秘閣(同上書選舉三三之三九)。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知蔡州(《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三)。今錄詩三首。
全宋文·卷二九四九閻孝忠,字資道,開封(今河南開封)人(一說潁昌人,一說汶陽人)。大觀初筮仕汝州,歷官宣教郎。宣和間提舉荊湖南路鹽香茶礬事,官至奉議郎、尚書駕部員外郎。建炎初以直秘閣知蔡州,城破被執(zhí),金人不知為太守,令挑擔(dān),遂乘間逸走西陵。后因郡人請,復(fù)權(quán)知州。孝忠通醫(yī)術(shù),曾輯錢乙《小兒藥證真訣》傳世,又著有《重廣保生信效方》一卷。見本人所作諸文,及見《宋會要輯稿》選舉三三之三九、食貨三二之一五,《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六、一三,《宋史》卷二○七《藝文志》六。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132
【介紹】:
宋徽州休寧人,字公弼。哲宗元符三年進士。高宗建炎初提點京畿刑獄,加直秘閣,知南京。南京陷,劉豫因使為守。唐佐與宋汝為密疏其虛實,遣人持蠟書告于朝,事泄被害。
全宋詩凌唐佐(?~一一三二),字公弼,休寧(今屬安徽)人。哲宗元符三年(一一○○)進士,授大名府司戶參軍,調(diào)夏津縣令。入為敕令所詳定官,歷提舉京畿、江東常平,知嚴(yán)州,以劾罷。高宗建炎初,起提點京畿刑獄。三年(一一二九),知南京。金人立劉豫,使為守,唐佐與宋汝為密遣人持蠟書告于朝,紹興二年(一一三二)事泄被害(《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五九)。宋《新安志》卷七、《宋史》卷四五二有傳。今錄詩三首。
全宋文·卷三三五五凌唐佐(?——一一三二),字公弼,徽州休寧(今安徽休寧)人。元符三年登進士第。政和初,為朝散郎、權(quán)發(fā)遣提舉江南東路常平公事。建炎初,提點京畿刑獄,三年加直秘閣、知南京。南京陷,劉豫因使為守。唐佐與宋汝為等密疏其虛實,遣人歸報。事泄,為劉豫所害,時紹興二年。有言其事于朝者,詔贈徽猷閣待制。著《易解》一卷。見《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五九、《宋史》卷四五二《忠義傳七》、《新安志》卷七、《新安文獻志》卷六四。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092—1159
【介紹】:
宋杭州錢塘人,字子韶,號橫浦居士,又號無垢居士。少游京師,從學(xué)于楊時。高宗紹興二年進士第一。歷著作郎及禮部、刑部侍郎等職。因與秦檜不和,被謫南安軍十四年。檜死,起知溫州。研思經(jīng)學(xué),多有訓(xùn)解。卒謚文忠。有《橫浦集》、《孟子傳》。
全宋詩張九成(一○九二~一一五九),字子韶,自號無垢居士,謫南安后號橫浦居士,祖籍開封(今屬河南),徙居錢塘(今浙江杭州)。十四歲為太學(xué)生,始從楊時學(xué)。高宗紹興二年(一一三二)進士第一,授鎮(zhèn)東軍簽判。五年,召為著作佐郎(《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八四、九○)。六年,遷著作郎(同上書卷九九)。八年,權(quán)禮部侍郎兼侍講,兼權(quán)刑部侍郎(同上書卷一二○、一二一、一二三)。以忤秦檜,出知邵州,未幾落職。十三年,謫南安軍居?。ㄍ蠒硪凰木牛?。檜死,二十六年,起知溫州(同上書卷一七一)。二十九年卒,年六十八(同上書卷一八二)。謚文忠。傳世有《橫浦先生文集》二十卷,另有《尚書說》、《論語說》、《孟子說》等,大多已殘佚。事見《橫浦先生家傳》(附見宋刻《橫浦先生文集》),《咸淳臨安志》卷六七、《宋史》卷三七四有傳。 張九成詩,以宋刻《橫浦先生文集》(藏北京圖書館)為底本,校以明萬歷吳惟明刻本(簡稱明刻本)、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另從《橫浦心傳錄》等書中輯得之集外詩,編為第五卷。
全宋文·卷四○三一張九成(一○九二——一一五九),字子韶,自號無垢居士,又號橫浦居士,杭州鹽官(今浙江海寧西南)人。少游京師,從楊時學(xué)。紹興二年中狀元,授鎮(zhèn)東軍簽判。歷著作郎,權(quán)禮部、刑部侍郎,知邵州。因反對議和,為秦檜所惡,謫居南安軍凡十四年。檜死,起知溫州,尋丐祠。紹興二十九年病卒,年六十八。寶慶初贈太師,封崇國公,謚文忠。九成研思經(jīng)學(xué),多有訓(xùn)解,著有《尚書詳說》、《中庸說》(存)、《大學(xué)說》、《孝經(jīng)解》、《論語解》、《孟子傳》(存)、《橫浦日新》(存)、《橫浦心傳錄》(存)、《重修神宗實錄》、《唐鲙》、《橫浦集》(存)等書。見《橫浦家傳》(《橫浦文集》附),《宋史》卷三七四本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福州永福人,原名汝霖,字允濟?;兆谡烷g進士。欽宗靖康間,金人犯境,佐師守城有勞。次年奉使至金,金欲招為臣,不屈,被囚居荒寺。后脫逃,全節(jié)而歸。除直秘閣,知泉州,尋卒。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處州青田人,字遂明。蔣繼周伯父。好學(xué),工文詞。仕為國子祭酒,出知饒州。
全宋詩蔣存誠,字遂明,青田(今屬浙江)人?;兆诔鐚幬迥辏ㄒ灰弧鹆┻M士,歷官國子祭酒,知饒州。高宗建炎間封開國子。有《國子先生集》,已佚。事見清光緒《青田縣志》卷一○。
全宋文·卷三二○二蔣存誠,字遂明,青田(今浙江青田)人。崇寧五年進士。宣和五年任國子祭酒,又知饒州。建炎間封開國子,食邑二百戶。著《國子先生集》。見《宋會要輯稿》職官二八之二三、光緒《青田縣志》卷一。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桂州興安人,字仲虎?;兆诖笥^間,通判融州。金人入犯,以兵入援京師,為程不棄所沮,遂罷官。南渡后,詣行在上書言時事,宰相趙鼎薦為中都官。炳文愿就外職,除瓊管安撫使。秩滿奏事,忤權(quán)臣意,辭歸。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092—1170
【介紹】:
宋萊州人,字起李,一作企李。徽宗政和二年進士。授單父縣丞。高宗紹興中,擢右正言,主張抗金,力斥和漢。除直秘閣、湖南提刑,為秦檜所陷,奉祠十六年。檜死,起知婺州,遷權(quán)給事中。孝宗即位,拜御史中丞。隆興元年,同知樞密院事,又拜參知政事,以疾力辭。次年致仕。為官清正,敢于直言,曾論劾秦檜余黨湯思退等朋比奸罔。善屬文,尤工詩。卒謚簡穆。
全宋詩辛次膺(一○九二~一一七○),字起季,萊州(今屬山東)人?;兆谡投辏ㄒ灰灰欢┻M士,調(diào)單父丞。高宗紹興五年(一一三五),為駕部員外郎(《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九○)。七年,為荊湖北路轉(zhuǎn)運判官(同上書卷一○九)。八年,提點荊湖南路刑獄(同上書卷一一八)。秦檜死,起知婺州。二十六年,權(quán)尚書禮部侍郎(同上書卷一七五),二十七年,試給事中,尋罷,起知泉州,移福建帥。孝宗即位,除御史中丞,同知樞密院事。乾道六年卒,年七十九?!?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八三有傳。
全宋文·卷四○四五辛次膺(一○九二——一一七○)字起季,一字企李,萊州掖縣(今山東掖縣)人,政和二年進士,紹興中,累遷吏部郎、湖北運判。七年,擢左正言,力諫和議,為秦檜所怒,出為湖南提刑。罷,奉祠。檜死,起知婺州,加秘閣修撰,擢權(quán)給事中。孝宗即位,除御史中丞。湯思退等朋附奸罔,皆以次論劾。隆興元年,同知樞密院事。尋拜參知政事,以疾祈免,除資政殿學(xué)士、提舉洞霄宮。乾道六年閏五月卒,年七十九,謚簡穆。為政清靜,立朝騫諤,善屬文,尤工于詩。有《屬辭比事》五卷、《奏議》二十卷、《箋表》十卷,皆佚。見《宋史》卷三八三本傳、《宋史·藝文志》,《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五三。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興化軍莆田人,字子晉?;兆诔鐚幬迥赀M士。歷兩浙、廣東提舉。賜對稱旨,除度支郎官。高宗建炎初知建州。先遣建州士卒三百屯廣州,后葉儂叛,有言屯卒從叛者,德昭不之信,屯卒得全活。苗傅、劉正彥之亂,擒苗、傅送京師。尋謝病歸。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093—1169
【介紹】:
宋無為軍人,字彥猷,號相山居士?;兆谛土赀M士。對策極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置下列。高宗紹興八年,通判滁州,上書力陳宋金和議辱國非便,大忤秦檜意,責(zé)監(jiān)南雄鹽稅,淪廢二十年。檜死,起知信陽軍,累遷湖南轉(zhuǎn)運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有《相山集》。
全宋詩王之道(一○九三~一一六九),字彥猷,自號相山居士,無為(今屬安徽)人。與兄之義、弟之深同河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進士第,因?qū)Σ邩O言聯(lián)金伐遼之非,抑置下列。欽宗靖康初調(diào)和州歷陽縣丞,攝鳥江令,以奉親罷。金兵南侵,率鄉(xiāng)人退保胡避山。鎮(zhèn)撫使趙霖命攝無為軍,朝命為鎮(zhèn)撫司參謀官。高宗紹興間通判滁州,因上疏反對和議忤秦檜,責(zé)監(jiān)南雄州溪堂鎮(zhèn)鹽稅,會赦不果行,居相山近二十年。秦檜死后,起知信陽軍,歷提舉湖北常平茶鹽、湖南轉(zhuǎn)運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孝宗乾道五年卒,年七十七。有《相山集》三十卷(《直齋書錄解題》卷一八作二十六卷、《宋史·藝文志》作二十五卷),己佚。清四庫館臣從《永樂大典》輯為三十卷,其中詩十五卷。事見本集卷三○附錄宋尤袤《故太師王公神道碑》。 王之道詩,以影印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為底本。新輯集外詩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四○五七王之道(一○九三——一一六九),字彥猷,號相山居士,無為軍無為縣(今安徽無為)人。宣和六年進士,調(diào)和州歷陽丞,攝烏江令。靖康之難,之道率族黨聚保胡避山,全活甚眾。改承奉郎、差充鎮(zhèn)撫司參謀官,通判滁州。因上疏言和議辱國,大忤秦檜意,坐是淪廢凡二十年。紹興末,起知信陽軍,徙提舉湖北常平茶鹽公事、湖南轉(zhuǎn)運判官、權(quán)安撫使。后以朝奉大夫致仕,乾道五年終于家,年七十七。孝宗時其子王藺為樞密使,贈太師。著有文集三十卷、《相山長短句》二卷。見尤袤《贈故太師王公神道碑》(《相山集》卷三○),《宋史》卷二○八《藝文志》七及《宋史翼》卷一○本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094—1170
【介紹】:
宋信州弋陽人,字表卿?;兆谛土赀M士。歷太學(xué)博士、通判湖州。擢權(quán)禮部侍郎,充賀金生辰使。使還,兼權(quán)吏部侍郎,同知貢舉。因反對秦檜以科第私其子,罷去。后起知眉州,累除敷文閣待制。孝宗乾道二年,拜禮部尚書,屢勸帝辨忠邪、納諫諍。嘗奉命釐正《統(tǒng)元歷》,撰有《歷議》、《歷書》、《五星測驗》。
全宋文·卷四○六七周執(zhí)羔(一○九四——一一七○),字表卿,信州弋陽(今江西弋陽)人。宣和六年舉進士第二,紹興五年,通判湖州,累遷右司員外郎,擢權(quán)禮部侍郎,充賀金生辰使。使還,兼權(quán)吏部侍郎。因劾秦檜以科第私其子,罷去。起知眉州,徙閬州,又改夔州,兼夔路安撫使。乾道初,守婺州。次年四月,復(fù)為禮部侍郎。尋拜本部尚書。執(zhí)羔有雅度,立朝無朋比。治郡廉恕,有循吏風(fēng)。手不釋卷,尤通于《易》。撰有《歷議》、《歷書》、《五星測驗》各一卷。乾道六年卒,年七十七。見《宋史》卷三八八本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