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越州山陰人,字子駿,號樵風(fēng)。傅墨卿從弟。徽宗政和五年進(jìn)士。為考功員外郎兼太子舍人,因不從方士林靈素授符箓被譖,出為蒲圻縣丞。高宗初,除直龍圖閣、知越州,徙知婺州。召拜秘書少監(jiān),尋權(quán)戶部侍郎。官至中書舍人、給事中。有《樵風(fēng)溪堂集》、《夏小正戴氏傳》。
全宋詩傅崧卿(?~一一三八),字子駿,號樵風(fēng),會稽(今浙江紹興)人?;兆谡臀迥辏ㄒ灰灰晃澹┻M(jìn)士(《南宋館閣錄》卷七)。除辟雍正,改婺州州學(xué)教授,遷國子正。丁憂服除,召為考功員外郎、兼太子舍人。被譖,出為鄂州蒲圻縣丞。高宗建炎三年(一一二九),為中書門下省檢正諸房公事(《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二四)。四年,除直龍圖閣、知越州,尋移婺州(同上書卷三一、三四)。紹興元年(一一三一),試秘書少監(jiān),權(quán)尚書吏部侍郎、充淮東宣諭使(同上書卷四八、五○)。二年,充徽猷閣待制,為都督府參謀兼權(quán)知建康府(同上書卷五三、五八)。六年,試中書舍人兼權(quán)戶部侍郎(同上書卷一二二)。事見宋《嘉泰會稽志》卷一五。今錄詩三首。
全宋文·卷三八二○傅崧卿(?——一一三八),字子駿,號樵風(fēng),山陰(今浙江紹興)人。政和五年登進(jìn)士甲科,宣和中累遷考功員外郎,兼太子舍人。建炎中,召為中書門下省檢正官,充浙東防遏使。除直龍圖閣、知越州,改婺州。進(jìn)秘書少監(jiān),權(quán)戶部侍郎,充淮東宣諭使,加徽猷閣待制,知建康府。紹興二年,落提舉洪州玉隆觀。六年,充都督府參謀官,復(fù)集英殿修撰,進(jìn)中書舍人。七年,加給事中,兼史館修撰。八年,充徽猷閣待制、提舉江州太平觀,卒。著有《樵風(fēng)集》六十卷、《奏議》十五卷、《西掖制誥》三卷、《夏小正戴氏傳注》四卷(存)。見《宋會要輯稿》職官四二之七○、職官三九之一、職官四○之八、職官七○之一○、選舉二○之二,《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二四、二九、三一、五八、五九、一○○、一○二、一○四、一一五、一一六、一一八、一二二,《嘉泰會稽志》卷一五。
宋登科記考字子駿,號樵風(fēng)。越州山陰縣(今浙江紹興)人。政和五年(1115年)進(jìn)士。政和五年省元,終給事中兼史館修撰。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湖州武康人,字士愨?;兆诔鐚幬迥赀M(jìn)士。為江山令,以李綱薦,授刪定官。高宗紹興初,金人圍急,呂頤浩薦守永州,兼鄂岳安撫使,修筑城壘,教閱士伍。后晨起巡城,霜滑墜足而卒。
全宋詩成無玷,字士瑴,一作士愨(明董斯張《吳興備志》卷一一)、白圭(明徐象梅《兩浙名賢錄》卷一五),武康(今浙江德清西)人。徽宗崇寧五年(一一○六)進(jìn)士,調(diào)江山令(明嘉靖《武康縣志》卷七)。高宗建炎間,李綱薦為刪定官。紹興初,呂頤浩薦知鄂州。金人至,堅(jiān)守巡城,霜滑墜足而卒。事角《嘉泰吳興志》卷一七。
全宋文·卷三二○○成無玷,字士愨,吳興(今浙江湖州)人。崇寧五年進(jìn)士。宣和初為馀杭丞,遷江山令。以李綱薦,授刪定官。建炎中,知鄂州。紹興初守永州,兼鄂岳安撫使,卒于官。見《嘉泰吳興志》卷一七,《宋詩紀(jì)事》卷三六。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建州浦城人,字去華。舉進(jìn)士。除國子博士。靖康之亂,于太學(xué)叱責(zé)金將,身被劍擊,絕而復(fù)蘇。高宗聞其名,召拜禮部郎中。
全宋詩祖秀實(shí),字去華,浦城(今屬福建)人。洽子。弱冠鄉(xiāng)薦入太學(xué),徽宗宣和二年(一一二○)釋褐特擢第一,授承事郎、除國子博士。欽宗靖康之亂,金人以劍擊之,絕而復(fù)蘇。累官福建路轉(zhuǎn)運(yùn)使,移廣東提刑,知衢州。卒年七十。事見清光緒《續(xù)修浦城縣志》卷二○、二一。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韶州曲江人,字清臣。高宗建炎二年進(jìn)士。精于《春秋》。為韶州教授,遷邕州通判、攝州事。發(fā)廩賑饑,全活甚眾。遷知德慶府,卒。
人物簡介
全宋詩錢伯言(?~一一三八),字遜叔,會稽(今浙江紹興)人。協(xié)之。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八月,知杭州,十月,移知鎮(zhèn)江府(《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八、一○)。三年,責(zé)澧州居住,再貶永州安置(同上書卷二一)。紹興八年,卒于巖州(同上書卷一二四)。今錄詩七首。
全宋文·卷三二六三錢伯言(?——一一三八),字遜叔,會稽(今浙江紹興)人,協(xié)子。宣和元年,以中散大夫、知襲慶府賜進(jìn)士出身,直秘閣。累官徽猷閣待制。三年十二月落職,提舉南京鴻慶宮。后知海州。七年四月落職提舉亳州明道宮。建炎元年,任開封尹,試尚書吏部侍郎,晉龍圖閣直學(xué)士、知杭州,移知鎮(zhèn)江府。以失守棄城謫永州安置。紹興八年卒于嚴(yán)州。見《宋詩紀(jì)事補(bǔ)遺》卷二九,《宋會要輯稿》職官六九之一一、職官六九之一七、選舉九之一六。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真州人,字立道?;兆诖笥^中賜上舍出身。高宗紹興三年權(quán)監(jiān)察御史,論劾不避權(quán)貴。以兵部尚書知處州,抑強(qiáng)扶弱,所部肅然。召除吏部尚書,拜參知政事,尋遭劾罷,以資政殿學(xué)士再知處州。請祠,提舉臨安洞霄宮。卒謚忠肅。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四二○九林安宅(一○九九——一一八一)字居仁,侯官(今福建福州)人,敷之從子。建炎二年進(jìn)士。紹興中知新昌縣,轉(zhuǎn)建州觀察推官,尋通判漳州。二十八年為廣南東路轉(zhuǎn)運(yùn)判官,歷江南西路、兩浙路轉(zhuǎn)運(yùn)副使。三十二年改戶部郎中。隆興元年知臨安府。乾道元年為右諫議大夫、戶部侍郎。二年同知樞密院事兼權(quán)參知政事。淳熙中以端明殿學(xué)士奉祠。八年卒,年八十三,積階至正奉大夫。見《淳熙三山志》卷二八,《宋會要輯稿》職官三二之五三、職官七八之五一、選舉三四之一二、食貨六三之一八,《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六七、一七九、一九八,《宋史》卷三七三《洪皓傳》,道光《福建通志》卷一七二。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潭州衡山人,字季長,號退齋居士。侯彭志弟?;兆谡臀迥赀M(jìn)士。官至右文殿修撰。有《退齋集》。
全宋詩侯延慶,字季長(《百菊集譜》卷四),長沙(今屬湖南)人?;兆谡臀迥辏ㄒ灰灰晃澹┻M(jìn)士,調(diào)繁昌主簿(清嘉慶《湖南通志》卷九○)。高宗建炎三年(一一二九),為嚴(yán)、信州統(tǒng)制官(《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二九)。紹興元年(一一三一),為起居舍人,出知潮州(同上書卷四一、四七)。三年知虔州,召修起居注(同上書卷六七、六八)。有《退齋集》(《宋詩紀(jì)事小傳補(bǔ)正》卷二),已佚。今錄詩三首。
全宋文·卷三八三六侯延慶,字季長,號退齋居士,長沙(今湖南長沙)人,一說衡山人,彭老弟。政和五年進(jìn)士。宣和中知邵州。建炎中歷統(tǒng)制官,通判衢州,權(quán)禮部員外郎。紹興初擢起居舍人,除右文殿修撰,秘閣修撰,知潮、虔二州。累官右朝奉大夫、守太常少卿,復(fù)為起居舍人。著有《退齋居士文集》二十八卷。見《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二九、三一、四一、四七、六七、七三、七四,趙希弁《郡齋讀書附志》卷下,嘉慶《湖南通志》卷九。
人物簡介
全宋詩晁公為,字子莫(《天臺續(xù)集別編》卷五),鉅野(今山東巨野)人。補(bǔ)之子。高宗建炎三年(一一二九)除倉部員外郎,出知臺州。紹興元年(一一三一),因其妻受囚賄金事覺,放罷,遂不復(fù)用(《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三一、四六、七四、八八)。今錄詩二首。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三二○二桂南升,字志和,號東湖散人,貴溪(今江西貴溪)人。重和元年進(jìn)士。康王即位,擢吏部員外郎,尋知惠州,兼本路安撫。秩滿,倅道州。見嘉靖《廣信府志》卷一七。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歙州歙縣人,字周佐。汪叔詹弟?;兆诖笥^三年進(jìn)士。宣和初,為虞部郎,出知泗州,改知袁州,傳送軍糧,繕論城池。高宗建炎時(shí),江西列城多失守,袁州獨(dú)全。紹興中,知舒州,貸民墾荒,頗有政績。終朝請大夫。
全宋文·卷三七七八汪希旦,字周佐,歙州歙縣(今安徽歙縣)人。登大觀三年進(jìn)士第。宣和初,自虞部郎出知泗州,進(jìn)秩直秘閣,又移知袁州。紹興中知舒州,終朝請大夫。見《新安志》卷七、八。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140
【介紹】:
宋河?xùn)|步佛山人。太行山義士。高宗紹興九年,復(fù)石、代等十一州,授華州觀察使、統(tǒng)制河?xùn)|忠義軍馬、知代州。改任建寧軍承宣使、河?xùn)|路經(jīng)略安撫使。金兵圍慶陽,率部赴援,行至延安,為叛將趙惟清所執(zhí),械送金軍右副元帥,不屈而死。謚義節(jié)。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100—1136
【介紹】:
宋襄州鄧城人,字覺民。徽宗宣和三年上舍及第。累遷右諫議大夫。欽宗靖康初,力主割棄太原、中山、河間三鎮(zhèn)。高宗建炎四年,上言裂河南、江北數(shù)十州地為藩鎮(zhèn),付以兵權(quán)。由參知政事遷尚書右仆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秦檜自金歸,力薦其忠。紹興元年,為秦檜所排擠,罷相,知溫州,退居天臺。
全宋詩范宗尹(一○九八~一一三六)字覺民,鄧城(今湖北襄樊西北)人?;兆谛腿辏ㄒ灰欢唬┥仙岬堑?,累遷侍御史、右諫議大夫,罷歸。張邦昌僭位,復(fù)其職,遣詣康王勸進(jìn)。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出知舒州,又以受偽命事責(zé)置鄂州。后召為中書舍人,遷御史中丞,拜參知政事。四年,守尚書右仆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御營使(《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三三)。紹興初為秦檜所擠,落職知溫州。六年,退居天臺,卒,年三十七。《宋史》卷三六二、《嘉定赤城志》卷三四有傳。今錄詩六首。
全宋文·卷四二五一范宗尹(一一○○——一一三六),字覺民,襄陽鄧城(今湖北襄樊西北)人。宣和三年上舍登第。累遷侍御史、右諫議大夫,請棄三鎮(zhèn)以紓禍,坐罷。張邦昌僭位,復(fù)其職。建炎初出知舒州,以言者論其嘗受偽命,責(zé)置鄂州。后召為中書舍人,遷御史中丞。三年,拜參知政事,次年繼呂頤浩為相,累拜尚書右仆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知樞密院事。紹興初罷,以觀文殿學(xué)士提舉洞霄宮,沈與求劾之,落職,未幾命知溫州。退居天臺,六年八月卒,年三十七。謚宗肅?!?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六二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140
【介紹】:
宋吉州龍泉人,字次仲?;兆谡烷g進(jìn)士。高宗紹興初歷禮部員外郎,廣東、廣西提點(diǎn)刑獄公事。十年以司封郎中為起居舍人、權(quán)工部侍郎。時(shí)秦檜與金約議和,以孝友同舍生,冀其助己,乃私訪之,孝友曰:“議和本非至計(jì),因遂銷兵,如后患何!”檜不懌。尋卒,詔除敷文閣待制致仕。
全宋文·卷三四○五郭孝友(?——一一四○),字次仲,吉州龍泉(今江西遂川)人。政和五年登進(jìn)士第。紹興初為禮部員外郎,五年提點(diǎn)廣東刑獄公事,移廣西。后以尚書司封郎中為起居舍人。十年十二月,權(quán)尚書工部侍郎,俄卒,詔除敷文閣待制致仕。見《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七一、八六、一三八,《南宋館閣錄》卷七,《宋元學(xué)案補(bǔ)遺》卷一九。
人物簡介
全宋詩陳彥才,字用中,平陽(今屬浙江)人。徽宗宣和中進(jìn)士。曾知連江縣、泉州。以不附秦檜著。事見《竹坡詩話》卷上,明嘉靖《溫州府志》卷三有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