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全宋詩李寅仲,字君亮,廣漢(今屬四川)人。孝宗淳熙五年(一一七八)進士。十五年,除秘書省正字。十六年,為秘書郎。光宗紹熙元年(一一九○)為著作佐郎。二年,知眉州。寧宗嘉泰元年(一二○一),為實錄院檢討官兼國史院編修官,遷國子祭酒。官至禮部侍郎。事見《南宋館閣續(xù)錄》卷八、九。今錄詩二首。
全宋文·卷六四一二李寅仲,字君亮,漢州雒縣(今四川廣漢)人。登淳熙五年進士第,為第三名,詔授文林郎,遷秘書省正字、秘書郎,再遷右司郎中。慶元六年八月,光宗薨,詔假寅仲煥章閣學士、朝議大夫、兼侍讀、咸安郡開國侯,充奉使金國告哀使。嘉泰初,權(quán)工部侍郎,兼國子祭酒。以寶謨閣待制知瀘州,遷潼川府路安撫使。見《宋會要輯稿》選舉二之二三、禮三○之六一、方域一九之三四,《宋代蜀文輯存作者考》。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廣陵人,字無害。孝宗淳熙中為海鹽丞,甚著名績。光宗紹熙初改海鹽令,興學教士,置鄉(xiāng)底堰八十余所及長豐閘,又自藍田廟開浦十八里以便鹽運,民受其利。
全宋文·卷六四○三李直養(yǎng),字正民。淳熙十四年為海鹽縣丞。嘉定五年為司封郎官。以臣僚言精神昏憒,職官廢弛,罷。見《宋會要輯稿》職官七三之四六,光緒《嘉興府志》卷七。
人物簡介
全宋詩江公亮,字元弼,開化(今屬浙江)人。溥子(《漫塘文集》卷二四《書衢州江氏小山祖墓記碑陰》)。寧宗嘉泰四年(一二○四)知句容縣(《景定建康志》卷二七)。
全宋文·卷三五○四江公亮,字元弼,衢州開化(今浙江開化)人。元符三年進士,政和三年任上虞縣丞。紹興初為倉部郎,遷左朝散大夫、直秘閣。十年,除宗正少卿。見《宋會要輯稿》職官六一之四八,《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三五,劉宰《書衢山江氏小山祖墓記碑陰》(《漫塘文集》卷二四)。
全宋文·卷六七○五江公亮,字元弼,衢州開化(今浙江開化)人。溥子。嘉泰四年知句容縣,嘉定間知撫州。見劉宰撰《書衢州江氏小山祖墓記碑陰》(《漫塘集》卷二四),程俱《北山集》卷一九、《景定建康志》卷二七。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206
【介紹】:
宋溫州樂清人,字立之。王十朋子。由太學以恩補承務郎。累官知黎州,平定邊亂。移知常州,以明義、厚俗、省爭訟為本。后為江東轉(zhuǎn)運判官。凡居官遇事有法理不順者,皆直前疏治,面折無諱,以果敢激烈稱。
全宋文·卷六三九四王聞禮,字立之,溫州樂清(今浙江樂清)人,十朋子。以父恩補承務郎,監(jiān)湖州烏青鎮(zhèn),徙泉州惠安丞。辟為四川鈐轄干官兼制司,再辟機宜文字。歷知常州、德安府。改太府丞,除考功郎。出任江東轉(zhuǎn)運判官。加直秘閣,提舉沖佑觀。開禧二年六月以疾卒。見葉適《運使直閣郎中王公墓志銘》(《水心文集》卷一七)。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五四二二孫介宗,字光裔,晉陵(今江蘇常州)人,覿子。淳熙七年知鄞縣。慶元間為朝請郎、權(quán)發(fā)遣興國軍事。嘉泰間知道州,四年初致仕。見其所撰文系銜及《寶慶四明志》卷一二。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207
【介紹】:
宋華州下邦人。弱冠從軍,善騎射。初以準備將討文州蕃部有功。寧宗開禧初,為興州正將。吳曦叛,與安丙、楊巨源等密結(jié)勇士,猝然殺之。事成,請乘機收復關(guān)外四州,親冒矢石,攻占西和,遂以中軍統(tǒng)制知西和州,尋被曦部將王喜遣人鴆殺。謚忠壯。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嚴州淳安人,字達卿。孝宗乾道八年進士。歷武昌令,通判嘉興。宰相鄭清之家奴暴橫,朝穎置之以法。除守岳州兼湖北提刑。有《靜軒集》。
全宋詩胡朝穎,字達卿,號靜軒,淳安(今屬浙江)人。孝宗乾道八年(一一七二)進士。歷武昌令,通判嘉興,知岳州兼荊湖北提點刑獄。寧宗開禧元年(一二○五),由知岳州任罷(《宋會要輯稿》職官七四之一九)。著有《靜軒集》三卷等,皆佚。明嘉靖《淳安縣志》卷一一有傳。今錄詩四首。
全宋文·卷六四一四胡朝穎,字達卿,號靜軒,嚴州淳安(今浙江淳安西)人。乾道八年登進士。歷武昌令、通判嘉興,除知岳州兼湖北提刑。著有《武昌雜詠》、《西湖百詠詩馀》各一卷,《靜軒集》三卷。見嘉靖《淳安縣志》卷一一。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臨安仁和人,寓居嘉興崇德,字子謙。莫琮子。孝宗淳熙十一年進士。為司農(nóng)簿,諫阻開邊之議。出知岳州、全州,率先造舟運漕。會靖江暴漲,民賴以濟。考績以最聞,除大理寺丞。請外任,除知永州,不赴,卒。有《浯溪文集》。
全宋詩莫若沖,字子謙,崇德(今浙江桐鄉(xiāng)西南)人。琮子。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進士。歷知安吉、吳江縣。寧宗慶元四年(一一九八),為司農(nóng)寺主簿(《宋會要輯稿》選舉二一之八)。開禧元年(一二○五),改將作監(jiān)丞(同上書選舉二二之二二)。出知岳州。召為大理寺丞,尋奉祠。有《語溪文集》十卷(《萬姓統(tǒng)譜》卷一二○)等,已佚。事見清光緒《桐鄉(xiāng)縣志》卷一一、一五。今錄詩四首。
全宋文·卷六五九七莫若沖,字子謙,臨安府仁和(今浙江杭州)人,寓居崇德,琮子。淳熙十一年進士,歷知安吉、吳江,所至有聲,除司農(nóng)簿。諫開邊,出知岳、全州。除大理寺丞,丐祠,卒。見《萬姓統(tǒng)譜》卷一二○,《宋詩紀事》卷五五。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宗室,居袁州,字德固。孝宗乾道二年進士。通判婺州。朱熹為常平使者時深器重之。奉行荒政,全活甚眾。歷任以廉能稱。終戶部尚書。
全宋詩趙善堅,字德固,太宗七世孫,袁州宜春(今屬江西)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進士。累官婺州通判,知寧國府。寧宗慶元間知處州(清光緒《處州府志》卷一三)。六年(一二○○),以兩浙轉(zhuǎn)運副使兼知臨安府。開禧二年(一二○六)為沿海制置使兼知慶元府,改知臨安府(《寶慶四明志》卷一)。三年兼敕令所詳定官。嘉定元年(一二○八),權(quán)戶部尚書(《宋會要輯稿》職官三七之四○)。明正德《袁州府志》卷八有傳。
全宋文·卷五八二九趙善堅,字德固,宋宗室,家于袁州。乾道二年進士。判婺州。慶元六年自中奉大夫、直敷文閣、兩浙運副除司農(nóng)卿、兼知臨安府。開禧元年權(quán)戶部侍郎,二年除工部侍郎,嘉定元年權(quán)戶部尚書。官至宣奉大夫、天水郡開國侯。見《宋會要輯稿》職官七三之三五、七三之四○,《寶慶四明志》卷一,《咸淳臨安志》卷四八,正德《袁州府志》卷七、八。
人物簡介
全宋詩郭晞宗,字宗之,仙居(今屬浙江)人。孝宗淳熙五年(一一七八)進士。歷通判處州,知道州,提舉福建路市舶。除瓊管安撫,未行卒。有《漫齋稿》,已佚。事見《嘉定赤城志》卷三三。今錄詩二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常州晉陵人,字卿秀,丁宗臣從孫。累官知臨江軍州事、戶部侍郎,力論復仇大義,言極憤切,孝宗為之動容。后以大中大夫?qū)氈冮w待制致仕,封晉陵縣開國男。
全宋文·卷六七○七丁常任,字卿季,晉陵(今江蘇常州)人。慶元中知臨江軍。六年九月為國信使使金。嘉泰二年以司農(nóng)少卿兼知臨安府。擢戶部侍郎,出知建寧府。后以大中大夫、寶謨閣待制致仕。見《宋會要輯稿》職官七三之三六、職官七四之二、刑法四之九○,《咸淳臨安志》卷四八,《宋史》卷三七,雍正《江西通志》卷四六,同治《福建通志》卷九二。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208
【介紹】:
宋隆興豐城人,字仲洪,號退軒。孝宗隆興元年進士。歷官四川制置使,改知潘州。召簽書樞密院,進爵郡公。為政嚴而不苛,帥蜀尤有惠績。有《退軒遺稿》。
全宋文·卷五七一七劉德秀(?——一二○八),字仲洪,號退軒,洪州豐城(今江西豐城)人。隆興元年進士及第。歷大理寺主簿。紹熙末為監(jiān)察御史。慶元初為右正言、兼侍講,遷右諫議大夫,力攻「偽學」。擢兵部尚書。五年,為四川制置使。嘉泰中改知潭州。入為吏部尚書。開禧元年,除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密院事。尋丐祠,除資政殿學士,與郡。嘉定元年卒。見《宋會要輯稿》職官四三之一七八、職官七九之一二、選舉一二之二三,《宋宰輔編年錄》卷二○,樓鑰《攻愧集》卷三九,《宋史》卷三一《寧宗紀》一,《南宋館閣續(xù)錄》卷九,《南宋制撫年表》卷下。
人物簡介
全宋詩劉用行(一一六八~一二四九),字圣與,晉江(今福建泉州)人。寧宗嘉定元年(一二○八)進士。歷揚子尉、知零陵、巴陵縣,通判道州,知桂陽軍、安慶府。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知潮州(清雍正《廣東通志》卷二六)。淳祐九年,知贛州,卒于官,年八十二。有《北山漫游集》,已佚。事見《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五《劉贛州》。今錄詩二首。
全宋文·卷六八八二劉用行(一一六八——一二四九),字圣與,泉州晉江(今福建晉江)人。嘉定元年進士及第。歷官揚子尉、零陵令、江西漕司干官,改秩巴陵縣,通判道州,擢知桂陽軍。入為太常寺主簿。出知安慶府、潮州、袁州、贛州。淳祐九年二月卒,年八十二。見劉克莊《劉贛州墓志銘》(《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五三)。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慶元鄞縣人,字元禮。嘗知鹽官縣,剖決經(jīng)歲未決訟事。孝宗淳熙中,擢知常州,尊禮耆儒,增修學校,浚治河道,民賴其利。累擢司農(nóng)少卿、戶部侍郎。后罷守婺州,民為立祠。卒年七十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168—1248
【介紹】:
宋福州閩縣人,字恭甫。寧宗嘉定元年進士。歷籍田令、太學博士。理宗即位,首陳正心為治國平天下之綱領(lǐng),遷著作郎。出知潮州,訓閱軍兵,平息盜寇,安撫峒僚,治績有聲。端平初,召為禮部郎官,累官兵部尚書,后以端明殿學士提舉洞霄宮。有《東澗集》。
全宋詩許應龍(一一六九~一二四九),字恭甫,閩縣(今福建福州)人。寧宗嘉定元年(一二○八)進士,授婺源尉,尋知婺源縣(明弘治《徽州府志》卷四)。三年,為汀州教授(明嘉靖《汀州府志》卷一一),浙東宣撫司掾。十年,召為主管戶部架閣文字,累遷國子丞,宗學博士。理宗寶慶二年(一二二六),除秘書郎兼權(quán)尚右郎官。三年,遷著作佐郎。紹定二年(一二二九),出知潮州。端平初,召為禮部郎官,累遷試吏部侍郎,侍讀。嘉熙元年(一二三七),為中書舍人,給事中。三年,同簽樞密院事(《宋史》卷二一四)。淳祐五年(一二四五),知婺州(清康熙《金華府志》卷一一)。九年卒(《宋史》卷四三),年八十一。著作未見著錄,清四庫館臣據(jù)《永樂大典》輯為《東澗集》十四卷,其中詩一卷。事見清乾隆《福建通志》卷四三,《宋史》卷四一九有傳。 許應龍詩,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為底本,新輯集外詩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六九一六許應龍(一一六九——一二四九),字恭甫,號東澗,福州閩縣(今福建福州)人。五歲通經(jīng)旨,嘉定元年舉進士,調(diào)汀州教授。累遷籍田令、太學博士、國子博士、國子丞、宗學博士。理宗即位,首陳「正心為治國平天下之綱領(lǐng)」,遷著作郎。丐外,知潮州,有治聲。端平初,召為禮部郎官,遷國子司業(yè),兼權(quán)直舍人院,遷國子祭酒、兼學士院權(quán)直。后試吏部侍郎,升侍讀,權(quán)兵部尚書。兼吏部尚書,遷兵部,兼中書舍人。嘉熙三年,拜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密院事。累辭,以端明殿學士提舉洞霄宮。淳祐九年正月卒,年八十一。有《東澗集》。見《資政許樞密神道碑》(《庸齋集》卷六)及《宋史》卷四一九本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