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184—1251
【介紹】:
宋興化軍莆田人,字元邃。王晞亮曾孫。寧宗嘉定元年進士。授潮陽尉,歷知梅州、肇慶府,有治績。進考功郎中,兼國史院編修官和實錄院檢討官,嘗論太學文體冗繁,宜以變之,為理宗所納。后以風聞去職,需次汀州卒。
全宋詩王太沖(一一八四~一二五一),字元邃,莆田(今屬福建)人。寧宗嘉定元年(一二○八)進士。歷潮陽尉,湖北、浙東提刑檢法官,知梅州、肇慶府,官至禮部郎兼國史院編修官、實錄院檢討官。理宗寶祐十一年卒,年六十八。事見《后村大全集》卷一五五《禮部王郎中墓志銘》。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福州古田人,字颙之,號雙溪。少穎悟,年十三通《周易》。寧宗慶元五年進士。為道州教官,以闡揚正學為己任。召試館職,累遷著作郎。力言禁錮道學之非,忤大臣意,出知吉州,致仕歸。
全宋詩蘇大璋,字颙之,號雙溪,古田(今福建古田東北)人。寧宗慶元五年(一一九九)特奏名(《宋會要輯稿》選舉一之二五),任道州教授。嘉泰四年(一二○四),除秘書省正字兼實錄院檢討、國史院編修。開禧二年(一二○六),知吉州。事見《南宋館閣續(xù)錄》卷八、九,清乾隆《福建通志》卷四三。今錄詩三首。
人物簡介
全宋詩趙汝造(一一八四~?),字淳山。太宗八世孫(《宋史·宗室世系表》一三)。寧宗嘉定十三年(一二二○)進士(清康熙《縉云縣志》卷四),調邵武判官。事見《縉云趙氏總祠志》卷一。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七○四五孫德輿,字行之,福州福清(今福建福清)人。嘉定元年中進士第二名。五年,以秘書省正字主管戶部架閣文字。歷校書郎、著作佐郎,出知衡州,嘉定十三年為江西提刑。見《宋會要輯稿》職官七五之三○,選舉二一之一三、二二之二四,《淳熙三山志》卷三一,《南宋館閣續(xù)錄》卷八、九。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七○四○應謙之,字亨甫,婺州永康(今浙江永康)人。朱熹門人。紹熙元年登進士第。嘉定間知襄陽府,移知均州。十一年,金兵圍隨州、棗陽軍,游兵至漢上,謙之棄城走,坐降罷兩官。官終江西提刑。見劉克莊《玉牒初草》,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二六,《儒林宗派》卷一○,光緒《襄陽府志》卷一八。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婺州金華人,字少白。戚如圭從弟。從呂祖謙游,篤于修身齊家之道,見諸實用,不為空言。以進士授郴州教授,遷國子博士。出知臺州,尋改袁州,政績大著,甫受代而卒。門人私謚貞白先生。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185—1254
【介紹】:
宋婺州義烏人,字元齡。從朱熹弟子徐僑游。寧宗嘉定十六年進士。歷知遂安、南昌縣,興教化,行善政。遷吉州通判,未幾攝郡事,判獄廉慎。理宗為作《訓廉》、《謹刑》二銘。嘗摭古之可法戒者二百事疏之,號《銘心偶錄》。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六七六二滕強恕,字仁伯,婺州金華(今浙江金華)人。登紹熙四年進士第二。嘉定間歷秘書郎、著作郎、軍器少監(jiān)、宗正少卿。出知袁州,造平政橋,置州儲倉。秩滿,除江西轉運判官。見《南宋館閣續(xù)錄》卷七、八,正德《袁州府志》卷六。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臺州黃巖人,初名居敬,字簡卿,改字資深、資道,號方巖。孝宗淳熙十四年進士。為右司諫,首論韓侂胄擅權,當誅之以謝天下。寧宗嘉定間以集英殿修撰知隆興府,鎮(zhèn)壓郴州瑤族李元礪起事。移鎮(zhèn)襄陽,以言者罷,閑居十一年。召遷工部侍郎,出知溫州,郡政大治。理宗時歷知福州,以大中大夫致仕。有《方巖集》。
全宋詩王居安,字資道,初名居敬,字簡卿,號方巖(《赤城集》卷一七《方巖王公文集序》),黃巖(今屬浙江)人。孝宗淳熙十四年(一一八七)進士,授徽州推官,遷江東提刑司干官。入為國子正、太學博士。寧宗開禧三年(一二○七)為秘書丞,兼國史院編修官、實錄院檢討官,遷著作郎(《南宋館閣續(xù)錄》卷七、九)。韓侂胄誅,擢右司諫,兼侍講。次年,出知太平州,歷兩浙西路提點刑獄,知隆興府、襄陽府,以言者罷,閑居十一年。嘉定十五年(一二二二)知溫州。理宗寶慶元年(一二二五)知福州。以龍圖閣直學士致仕。有《方巖集》,已佚?!?a target='_blank'>宋史》卷四○五有傳。今錄詩八首。
全宋文·卷六六七五王居安,字資道,初名居敬,字簡卿,號方巖,臺州黃巖(今浙江黃巖)人。淳熙十四年舉進士,授徽州推官,請試,改江東提刑司干官。入為太學博士,遷司農丞、著作郎兼國史實錄院檢討編修官。擢右司諫,上疏首論韓侂胄之罪,乞誅戮以謝天下,繼兼侍講。出知太平州,徙隆興、襄陽府。嘉定十五年召還朝,遷工部侍郎。復出知溫、福二州,升龍圖閣直學士、大中大夫。致仕歸,卒。著有《方巖集》、《經(jīng)界弓量法》一卷。見《赤城集》卷一七《方巖王公文集序》,《嘉定赤城志》卷三三,《宋史》卷二○五及四○五本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建昌軍南城人,字善之。光宗紹熙元年進士。累官吏部侍郎。寧宗嘉定中,為四川制置使,勛名甚著。致政歸,會郡守被殺,朝廷遣將屠城,子述力陳民冤,乃止。
全宋詩聶子述,字善之,號定齋,南城(今屬江西)人。光宗紹熙元年(一一九○)進士。寧宗開禧中知瑞金縣。累官吏部侍郎。嘉定十二年(一二一九),出為四川制置使(《宋史》卷四○)。有《定齋集》,已佚。事見清同治《南城縣志》卷一○。今錄詩二首。
全宋文·卷六七一○聶子述,字善之,建昌軍南城(今江西南城)人。治詩賦,中紹熙元年進士。嘉定六年除秘書丞,遷著作郎。七年,以工部侍郎為將作少監(jiān),兼實錄院檢討官。十二年為利州路安撫使,移任四川制置使。寶慶初以吏部侍郎兼修國史。晚年以宣奉大夫知贛州。著有文集十卷,號《定齋集》。見《宋會要輯稿》禮三○之八三、崇儒七之三三,《南宋館閣續(xù)錄》卷七、八、九,《隱居通議》卷二三,《宋史》卷三九、四○,雍正《江西通志》卷五○。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福州侯官人,徙居長樂,字震之。光宗紹熙五年進士。知泰州,累官廣東轉運使、龍圖閣學士。寧宗嘉定九年使金賀正旦,不辱使命。
全宋詩陳伯震,字震之,長樂(今屬福建)人。光宗紹熙四年(一一九三)進士(清乾隆《福建通志》卷三四)。寧宗嘉定六年(一二一三),主管吏部架閣文字(《宋會要輯稿》選舉二一之一三)。七年,知泰州(清嘉慶《揚州府志》卷三六)。九年,為軍器監(jiān)丞(《宋會要輯稿》選舉二一之一四)。十四年,知安慶府(同上書職官七五之二九)。理宗寶慶元年(一二二五),提舉廣東常平,遷廣東轉運副使(清雍正《廣東通志》卷三六)。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六四六○楊汝明,字叔禹,眉州青神(今四川青神)人。登紹熙四年進士第。歷官校書郎,嘉定八年官軍器少監(jiān),兼權左侍郎官、考功郎官。為起居舍人,禮部侍郎。歷瀘南帥,官至工部尚書。見魏了翁《瀘州贍軍田記》(《鶴山大全集》卷四八)、《哭楊尚書》(卷九一),《道命錄》卷八,《南宋館閣續(xù)錄》卷八,《宋代蜀文輯存作者考》。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慶元鄞縣人,字強仲。汪大猷子。寧宗嘉定七年進士。官武義丞,調荊門簽判,歷知華寧縣、武岡軍,入為太府少卿。理宗寶慶三年,擢直寶謨閣知徽州。工詩好學。
全宋詩汪立中,字強仲,鄞縣(今浙江寧波)人。寧宗嘉定七年(一二一四)進士。知武岡軍(清光緒《寶慶府志》卷一○五)。理宗寶慶二年(一二二六),知徽州。事見《蒙齋集》卷一二《徽州秀錦閣記》。今錄詩三首。
全宋文·卷六七○五汪立中,字強仲,慶元府鄞縣(今浙江寧波)人,大猷子。慶元六年為宣教郎、婺州武義縣丞。嘉定七年進士及第。知武岡軍,十六年任吏部郎中。寶慶三年,以直寶謨閣知徽州,卒。見袁甫《徽州秀錦閣記》(《蒙齋集》卷一七),周必大《汪公大猷神道碑》(《文忠集》卷六七),《寶慶四明志》卷八,《宋會要輯稿》職官八之六八,《明一統(tǒng)志》卷六三。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果州廣安人,字能父。以蔭補官。累遷知果州,勤于政事,節(jié)用而愛人,嘗以官府之余財代民賦以佐邊需。遷知眉州而卒。
人物簡介
全宋詩董與幾,字叔存,德興(今屬江西)人。光宗紹熙元年(一一九○)進士。嘗為湖北提舉,官至朝議大夫。有《韻光集》,已佚。事見明正德《饒州府志》卷二、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