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慶元慈溪人,字弘宗。理宗景定三年進士。為江州教授,學(xué)政修舉。擢為崇文院校書郎,不趨附賈似道。斥監(jiān)沅東稅,官至禮部郎中。宋亡,徙家云湖山,自號介白散人,終身不出。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明州鄞縣人,字安卿。史浩從子。寧宗嘉定中,以國子舍生蒞春坊事,帶閣門宣贊舍人,知邵陽。有《友林乙稿》。
全宋詩史彌寧,字安卿,鄞縣(今浙江寧波)人。浩從子。寧宗嘉定中知邵州,八年(一二一五)任滿。后再知邵州。有《友林詩藁》二卷,今存《友林乙藁》一卷。事見本集有關(guān)詩?!∈窂泴幵?,以華陽高氏蒼茫齋影印宋景定刻本為底本。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200—1257
【介紹】:
宋慶元慈溪人,字守叔。理宗寶慶二年進士。歷知嘉興府、泉州兼提舉市舶,改知寧國府。有戶部遣官督賦急如星火,夢觀言“寧委官以去,毋病民以留”,力求奉祠,遣官夜遁得免。累遷給事中兼國子監(jiān)祭酒,權(quán)吏部侍郎,奏事抗論益切。求補外,出知建寧府,蠲租稅,省刑罰,人以為有古循吏風(fēng)。俄以疾卒。
全宋詩孫夢觀(一二○○~一二五七),字守叔,號雪窗,慈溪(今浙江慈溪東南)人。理宗寶慶二年(一二二六)進士,調(diào)桂陽軍教授。歷知泉州、寧國府、建寧府。官至給事中兼國子祭酒。寶祐五年卒,年五十八。有《雪窗集》二卷。事見《履齋遺稿》卷三《孫守叔墓志銘》?!?a target='_blank'>宋史》卷四二四有傳。
全宋文·卷七九一二孫夢觀(一二○○——一二五七),字守叔,號雪窗,慈溪(今浙江慈溪)人。寶慶二年進士,調(diào)桂陽軍教授,累官添差通判嚴(yán)州。召為武學(xué)博士、太常寺丞兼諸王府大小學(xué)教授,出知嘉興府、泉州、寧國府。以廉吏遷司農(nóng)少卿兼資善堂贊讀,再遷太府卿,以論罷。復(fù)召為起居郎兼侍右侍郎、給事中兼贊讀,權(quán)吏部侍郎,以集英殿修撰出知建寧府。寶祐五年卒,年五十八。見吳潛《孫守叔墓志銘》(《履齋遺集》卷三,又《雪窗集》附錄),《宋史》卷四二四本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200—1274
【介紹】:
宋安豐人,字誠甫,一字成文,號紫源。汪澈從孫。理宗淳祐六年進士。歷通判建康府、荊湖制置司參議。累擢權(quán)兵部尚書、荊湖安撫制置使、知江陵府。所至興學(xué)校、撫貧苦、募軍卒。勸賈似道去安樂、修守備,遭斥而不用。度宗咸淳末,元兵大舉伐宋,為江淮招討使,至高郵,聞似道師已潰,江漢守臣皆望風(fēng)降遁,失聲悲慟,扼吭而卒。
全宋詩汪立信(一二○一~一二七五),字誠甫,號紫源,婺源(今屬江西)人。理宗淳祐七年(一二四七)進士(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九)。寶祐五年(一二五七),通判建康府(《景定建康志》卷二四)。歷知池州、常州、江州。度宗咸淳間授荊湖安撫制置使兼知江陵府,以移書責(zé)賈似道誤國罷。恭宗德祐元年,聞似道兵敗蕪湖,江漢守臣望風(fēng)降遁,失聲三日而死。年七十五?!?a target='_blank'>宋史》卷四一六、《至正金陵新志》卷一三有傳。今錄詩三首。
全宋文·卷七九三○汪立信(一二○一——一二七五),字誠甫,號紫原,婺源(今江西婺源)人,徙居六安。淳祐元年,借補承信郎。七年,登進士第,授烏江主簿。辟沿江制幕,通判建康府,擢京西提舉常平,知昭信軍。景定元年,差知池州。又權(quán)知常州,改江州、鎮(zhèn)江府、潭州。權(quán)兵部尚書、荊湖安撫制置使、知江陵府。德祐元年,為端明殿學(xué)士、沿江制置使、江淮招討使,拒元兵,至高郵。宋兵潰蕪湖,扼吭而卒,年七十五。贈太傅。見《宋史》卷四一六本傳,《至大金陵新志》卷一三上之中。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200—1269
【介紹】:
宋徽州歙縣人,字申甫,一字瑞甫,號訥齋。理宗紹定二年進士。為江陵教授。寶祐中累官參知政事,尋拜右丞相兼樞密使。對國本、人才、吏治、財計、備邊、愛民等國事大政,多所論列,指陳得失。丁大全謀奪相位,元鳳力辭去,提舉宮觀。開慶間蒙古攻宋,起判平江府兼淮、浙發(fā)運使。度宗咸淳三年,再任右丞相兼樞密使,旋被劾罷。卒謚文清。有《訥齋文集》。
全宋詩程元鳳(一二○○~一二六九),字申甫,號訥齋,歙縣(今屬安徽)人。理宗紹定二年(一二二九)進士。寶祐四年(一二五六),拜右丞相兼樞密使。六年,提舉洞霄宮(《南宋館閣續(xù)錄》卷七)。開慶兵興,起判平江府。度宗即位,進少保。咸淳三年(一二六七)拜右丞相兼樞密使。四年致仕,五年卒,年七十。有《訥齋集》,已佚。《宋史》卷四一八有傳。今錄詩十一首。
全宋文·卷七九一五程元鳳(一二○○——一二六九),字申甫,徽州(今安徽歙縣)人。紹定元年進士,調(diào)江陵府教授,歷太學(xué)、宗學(xué)博士,進秘書丞,兼刑部、右司郎官,遷著作郎。上疏指陳時病激切,出知饒州。召拜監(jiān)察御史,升殿中侍御史,兼侍講。寶祐初進尚書吏部侍郎兼中書舍人,兼同修國史、實錄院同修撰。遷工部尚書。三年,特授同簽書樞密院事。進參知政事,尋拜右丞相兼樞密使。六年罷,提舉洞霄宮。開慶兵興,起判平江府,兼淮浙發(fā)運使。度宗即位,仍拜右丞相兼樞密使。咸淳四年致仕,次年卒,年七十。著有《訥齋文集》。見程述祖《程公家傳》(《新安文獻志》卷七五),《宋史》卷四一八《程元鳳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241
【介紹】:
宋臨安富陽人,字強父。寧宗開禧元年進士。歷江西轉(zhuǎn)運司干官。理宗時遷著作郎,歷知臺、婺州,擢監(jiān)察御史。進左司諫、殿中侍御史,主張“欲保江南,先守江北”,以抗擊蒙古軍進攻,反對議和。嘉熙元年,簽書樞密院事,次年進參知政事,三年拜左丞相兼樞密使。守法度,抑僥倖,不私親黨,召用老成,尤樂聞讜言,時人稱為“公清之相”。卒謚文清。
全宋詩李宗勉(?~一二四一),字彊父,富陽(今屬浙江)人。寧宗開禧元年(一二○五)進士,調(diào)黃州教授。嘉定十五年(一二二二),為太學(xué)博士。理宗紹定元年(一二二八)遷著作佐郎。四年,知臺州。五年,知婺州。端平元年(一二三四)召為監(jiān)察御史,進左司諫。二年,除工部侍郎兼給事中。嘉熙元年(一二三七)進簽書樞密院事。二年,參知政事。四年十二月卒。事見《咸淳臨安志》卷六七,《宋史》卷四○五有傳。
全宋文·卷六九四九李宗勉(?——一二四一),字彊父,臨安府富陽(今浙江富陽)人。開禧元年進士,歷黃州教授、太學(xué)博士、國子博士,出為嘉興府通判。召為秘書郎,遷著作郎,兼權(quán)兵部郎官。出知臺、婺州。拜監(jiān)察御史,上疏力阻宋師伐金,又言內(nèi)降之弊。進左司諫,拜殿中侍御史,升工部侍郎兼給事中。嘉熙元年除端明殿學(xué)士、同簽書樞密院事,擢參知政事。三年,拜左丞相兼樞密使。宗勉在相位,守法度,抑僥倖,不私親黨,召用老成,時人稱之。四年卒,謚文清。見《南宋館閣續(xù)錄》卷七、八,《咸淳臨安志》卷六七,《宋史》卷四○五本傳,《續(xù)宋宰輔編年錄》卷一三。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201—1257
【介紹】:
宋廣州番禺人,字俊明,號文溪。理宗寶慶二年進士。歷秘書郎、著作郎、直秘閣。淳祐初,累擢龍圖閣待制、吏部侍郎。在職不畏強御,史嵩之、賈似道俱為所劾。卒謚忠簡。有《文溪存稿》、《文溪詞》。
全宋詩李昴英(一二○一~一二五七),字俊明,號文溪,番禺(今廣東廣州)人。理宗寶慶二年(一二二六)進士,授汀州推官。除廣東經(jīng)撫司主管機宜文字。端平三年(一二三六)召為太學(xué)博士。嘉熙二年(一二三八)遷秘書郎兼沂王府教授,出為福建建寧憲倉提舉。丁父憂。淳祐六年(一二四六)召為右正言兼侍講,以劾史嵩之、趙與■等,罷。十二年,起為江西提刑,兼知贛州。寶祐二年(一二五四)除大宗正卿,兼國史院編修官、實錄院檢討官,兼翰林侍講學(xué)士。三年,因論救御史洪天錫斥宦官董宋臣等專權(quán),與俱貶,遂歸隱五羊文溪。五年卒,年五十七。謚忠簡。遺著由門人李春叟于元至元三十一年(一二九四)編為《文溪存稿》。事見本集卷首李春叟序、清康熙李際明刊本卷首裔孫李殿苞《忠簡先公行狀》,《宋史翼》卷一六有傳?!±铌挠⒃娢寰恚杂坝∥臏Y閣《四庫全書·文溪集》為底本。校以《兩宋名賢小集》卷二○四《文溪集》(簡稱名賢集)、明崇禎李振鷺重修《李忠簡公文溪存稿》(簡稱崇禎本)。
全粵詩·卷三八李昴英(一二○一 — 一二五七),字俊明,號文溪,番禺(今廣東廣州)人。宋理宗寶慶二年(一二二六)進士,授汀州推官。除廣東經(jīng)撫司主管機宜文字。端平三年(一二三六)召為太學(xué)博士。嘉熙二年(一二三八)遷秘書郎兼沂王府教授,出為福建建寧憲倉提舉。丁父憂。淳祐六年(一二四六)召為右正言兼侍講,以劾史嵩之、趙與 等,罷。十二年,起為江西提刑,兼知贛州。寶祐二年(一二五四)除大宗正卿,兼國史院編修官、實錄院檢討官,兼翰林侍講學(xué)士。三年,因論救御史洪天錫斥宦官董宋臣等專權(quán),與俱貶,遂歸隱五羊文溪。五年卒,年五十七。謚忠簡。遺著由門人李春叟于元至元三十一年(一二九四)編為《文溪存稿》。事見本集卷首李春叟序、清康熙李際明刊本卷首裔孫李殿苞《忠簡先公行狀》,《宋史翼》卷一六有傳。
全宋文·卷七九三八李昴英(一二○一——一二五七),字俊明,號文溪,番禺(今廣東廣州)人。寶慶二年廷對第三,調(diào)汀州推官,累遷兵部郎中、福建提舉。淳祐初除吏部郎官,擢右正言,以直聲聞。十二年除江西提刑、兼知贛州。寶祐二年召為大宗正卿,兼國史編修、實錄院檢討。除兼侍講,進太常卿,擢龍圖閣待制、吏部侍郎。三年丐歸,五年卒,年五十七。謚忠簡。有《文溪集》二十卷,為門人李春叟輯。見李殿苞《忠簡先公行狀》,姚虞《文溪先生傳》(粵十三家集本《文溪集》卷首),《宋史翼》卷一六《李昴英傳》。
人物簡介
全宋詩趙時煥(一二○一~一二五七),字文晦,初名時敏,字克勤,晉江(今福建泉州)人。魏王廷美九世孫(《宋史·宗室世系表》二三)。寧宗嘉定十三年(一二二○)進士,授侯官尉。理宗淳祐五年(一二四五)除秘書郎,國史院編修、實錄院檢討(《南宋館閣續(xù)錄》卷八)。八年,出知撫州,移端州,改廣西提刑。寶祐三年(一二五五)提舉江西茶鹽司。五年卒,年五十七。著有《恥齋雜稿》,已佚。事見《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五八《趙克勤吏部墓志銘》。今錄詩四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湖州人,字牧叔,一字牧之。理宗紹定間為鉛山令,為政寬平,人號為佛,家置像而祀。嘉熙二年,除直秘閣,為浙東提刑,兼知衢州。
全宋詩章謙亨,字牧叔,湖州(今屬浙江)人。理宗紹定間知鉛山縣。嘉熙三年(一二三九)為浙東提刑,兼知衢州。清同治《湖州府志》卷七一有傳。今錄詩八首。
全宋文·卷七八七一章謙亨,字牧之,一字牧叔,湖州(治今浙江湖州)人。嘉定末知泰興縣,紹定間為信州鉛山令,為政寬平,人號為生佛。端平初任干辦諸司審計司。嘉熙三年除直秘閣、浙東提刑、兼知衢州,風(fēng)采為一時所稱。見《寶慶會稽續(xù)志》卷二,《宋史全文》卷三二,嘉靖《鉛山縣志》卷九,《吳興備志》卷一三,《宋詩紀(jì)事小傳補正》卷四。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七四六八鄧文舉,字仲文,南劍州劍浦(今福建南平)人。嘉定十七年除簽書建康軍節(jié)度判官廳公事。見《景定建康志》卷二四,雍正《福建通志》卷三四。(按雍正《福建通志》載鄧文舉以淳熙十四年登進士第,「淳熙」疑當(dāng)作「嘉定」。)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邵武人,字元之。寧宗嘉定元年進士。歷廬州觀察推官、知真州兼淮南運判、將作監(jiān)、大理卿。理宗紹定、淳祐間兩忤時相,閑居十九年。晚遷起居舍人,極言無隱,卒為當(dāng)?shù)浪伞毜v二年以集英殿修撰致仕。
全宋詩上官渙酉,字元之,號靜庵,邵武(今屬福建)人。寧宗嘉定元年(一二○八)進士,調(diào)蘄春尉,累官通判鎮(zhèn)江府。理宗寶慶初知真州兼淮南轉(zhuǎn)運判官。端平三年(一二三六),知池州兼提舉江東常平茶鹽。淳祐元年(一二四一),除右漕郎官,累遷起居舍人。寶祐二年(一二五四)致仕。事見清道光《福建通志》卷一七九,明嘉靖《邵武府志》卷八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慶元鄞縣人,字子尹。史彌忠子。寧宗嘉定十年進士。歷朝奉郎,以將作丞兼知真州,權(quán)淮南轉(zhuǎn)運判官。曾率眾捍敵于儀真。后擢大理丞兼知揚州。卒年七十八。
全宋文·卷七六六一史巖之,字子尹,慶元府鄞縣(今浙江寧波)人,彌忠子,嵩之之弟。嘉定十年進士。端平間以將作監(jiān)丞、大理丞知真州、揚州。嘉熙中歷軍器監(jiān)、秘書少監(jiān)、太府卿、刑部侍郎、戶部尚書,均兼知臨安府。以敷文閣學(xué)士知隆興府。淳祐間,以龍圖閣學(xué)士知紹興府。遷端明殿學(xué)士、知福州。開慶元年為沿江制置副使。終資政殿大學(xué)士。見《南宋館閣續(xù)錄》卷七,《會稽續(xù)志》卷二,《咸淳臨安志》卷四九,《延祐四明志》卷五,《萬姓統(tǒng)譜》卷七四,雍正《江西通志》卷四六。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饒州浮梁人,字祥夫。第進士。官蘄春主簿。金兵至,郡守李誠之問誰能共守,諸寮佐不應(yīng),獨時鳳曰:“見危授命,臣子大節(jié),臨難茍免,吾不忍為?!弊渌烙陔y。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瀘州人,字成叔,號復(fù)山。寧宗嘉定二年進士。累官至簽書樞密院事。理宗端平三年,進參知政事,尋以資政殿學(xué)士知紹興府。嘉熙、淳祐間,兩為參知政事。尋出知福州,兼福建安撫使。后被劾落職,卒于嘉興。
全宋文·卷七○四七李鳴復(fù),字成叔,號復(fù)山,瀘州(治今四川瀘州)人。嘉定二年進士,歷官權(quán)發(fā)遣金州兼干辦安撫司公事。召入朝,授司農(nóng)寺丞,遷兵部郎中、軍器少監(jiān)、大理少卿,拜侍御史兼侍講。端平三年,權(quán)刑部尚書、兼給事中,除簽書樞密院事。拜參知政事,出知紹興府。嘉熙初復(fù)為參知政事兼知樞密院。淳祐四年出知福州,為福建路安撫使。后提舉宮觀,卒于嘉興?!?a target='_blank'>宋史》卷四一九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271
【介紹】:
宋建昌軍南豐人,字立之。理宗淳祐四年進士。由邵武軍判官入為國子正,累遷秘書監(jiān)。景定四年,拜侍御史,遷刑部尚書。度宗即位,拜殿中侍御史兼侍講。后為端明殿學(xué)士、簽書樞密院事。咸淳六年,兼權(quán)參知政事。直言清節(jié),屢上書言國是。卒謚文定。有《寄懷斐稿》、《曲轅散木集》、《經(jīng)史明辨》、《經(jīng)史管見》等。
全宋詩陳宗禮(一二○三~一二七一),字立之,號千峰,南豐(今屬江西)人。理宗淳祐四年(一二四四)進士,年四十二(《隱居通議》卷九)。十二年為邵武軍判官(明嘉靖《邵武府志》卷四)。入為國子正,累遷太常少卿,出為廣東提點刑獄,以與吳潛唱和,責(zé)永州居住。景定四年(一二六三)拜侍御史,淮西路轉(zhuǎn)運判官,遷刑部尚書,復(fù)以事罷。度宗即位,拜殿中侍御史,尋權(quán)禮部尚書。逾年,為廣東經(jīng)略安撫使兼知廣州。咸淳六年(一二七○)簽書樞密院事,七年,兼權(quán)參知政事,卒(《續(xù)宋宰輔編年錄》卷一九)。謚文定。有《寄懷斐藁》、《曲轅散木集》等,已佚?!?a target='_blank'>宋史》卷四二一有傳。今錄詩十首。
全宋文·卷八○八九陳宗禮(?——一二七○),字立之,號千峰,建昌軍南豐(今江西南豐)人。少貧力學(xué)。淳祐四年進士及第,調(diào)邵武軍判官,入為國子正,遷太學(xué)博士、國子監(jiān)丞,轉(zhuǎn)秘書省著作佐郎。拜太常少卿,以直寶謨閣、廣東提點刑獄進直煥章閣,遷秘書監(jiān)。景定中拜侍御史,直龍圖閣、淮西轉(zhuǎn)運判官,遷刑部尚書。度宗即位,兼侍講,拜殿中侍御史。遷禮部侍郎,權(quán)禮部尚書,廣東經(jīng)略安撫使兼知廣州。咸淳六年加端明殿學(xué)士,簽書樞密院事。同年以兼權(quán)參知政事致仕,尋卒,謚文定。著有《寄懷斐稿》、《曲轅散木集》、《兩朝奏議》、《經(jīng)筵講義》、《經(jīng)史明辨》、《經(jīng)史管見》、《人物論》等?!?a target='_blank'>宋史》卷四二一有傳。